2015年自然保護領域基金會增至51家(2)
時間:
小崔2
公益活動
在自然保護基金會的項目實踐中,探索出了多種自然保護與地區發展相結合的有效模式。其中以&ld;金秀模式&rd;為代表的幸福家園項目,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典范。據報告顯示,中國綠化基金會幸福家園項目以替代保護的方式,幫助西部貧困地區的家庭種植生態經濟林,以此達到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家庭經濟收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目標。&ld;金秀模式&rd;開展的三年來,為當地農戶年均增收3000元,解決了5萬人口的貧困問題,同時發展茶企業和旅游業,拉動超過5億元的投資,實現項目投入產出1:30的良好效果。
老牛基金會發揮組織樞紐作用,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等多方機構合作,共同設計并啟動了&ld;內蒙古盛樂國際生態示范區&rd;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自然保護念及方法,以&ld;喬灌草&rd;相結合的方式打造&ld;生態修復與經濟發展相平衡&rd;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有效地防止了北部草原荒漠化,其高效規范和國際化的運作讓老牛基金會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
自然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的《環保法修訂案》,進一步明確了國家、企業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責任,同時鼓勵將民間力量納入環境治的機制中。未來,基金會作為自然保護的樞紐,鏈接的政府、企業、國際組織等多方力量,必然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