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我們該怎樣“學雷鋒”
小朋友們,大家知道嗎?每年的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學雷鋒日。這兩天,網上出現不少身穿軍大衣、頭戴綠軍帽、手持沖鋒槍的&ld;雷鋒照&rd;。這就是學雷鋒嗎?今天我們該怎樣學雷鋒?今天就這個話題讓我們一起來好好的討論一下吧。
&ld;模仿雷鋒的裝扮只是一種走形式。&rd;在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云看來,社會多元,人們可以有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喜好。如果真是雷鋒的&ld;粉絲&rd;,除了擺些樣子拍照外,更應學習雷鋒甘于奉獻、為人民服務的精神。&ld;雖然雷鋒已離我們很遙遠,但是雷鋒的奉獻精神永遠不會過時。一個只有22年的短暫生命,卻感動中國50多年,成為中國人民的道德楷模,這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寶庫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rd;
不過,高云也認為,新時代學習雷鋒精神也應該與時俱進。&ld;前行路上,誰能不需要幫助?為孩子讓出一個座位,為環衛工人送一碗熱湯,為臨盆的產婦搭一個臨時&ls;產房&rs;,這些不就是學雷鋒嗎?&rd;全國人大代表、鹽城市文聯副主席蔣婉求對此深表認同:&ld;就像一首本來很美的樂曲,如果你周而復始聽了很多遍也會感到膩味。&rd;所以,蔣婉求認為,雷鋒精神要不斷賦予它新的時代內涵,比如加強團結協作、從事志愿服務等等。
老人跌倒,你敢扶嗎?本來應該不難回答的問題,如今卻成為不少人的兩難抉擇。河南大學生孟瑞鵬舍己救人,為逃避責任,落水兒童的母親選擇了說謊。這一事件近日來在社會上持續發酵,甚至有網友發帖戲謔道:&ld;雷鋒要活在這個時代,還不得被訛哭啊?&rd;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盛小云10多年前就曾扶起過一位摔倒在地的老人,還把老人送到醫院,后來老人的家人親自過來感謝。&ld;扶起老人卻被敲詐,這樣的事情畢竟是少數,現在的炒作卻是引導大家不要去當好人。&rd;
盛小云尤其關注孩子們的思想道德教育。&ld;我們都說學雷鋒要從娃娃抓起,但是在當下的教育領域,學校和家長都過于推崇分數、升學率等考核硬指標,嚴重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樂于助人、思想品德好的孩子,如果分數差些,為什么不能進好的大學,這樣的孩子其實對社會更有用處。&rd;盛小云認為,學雷鋒的當務之急,是要營造全社會做好人的正能量。&ld;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向善向好的品德教育,媒體也應對社會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rd;
學習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倡導,更要靠一個個個體的身體力行。見到路邊有人乞討,蔣婉求經常會給錢。有人覺得她被乞丐騙了,當作笑話相傳。但蔣婉求不以為意,&ld;只要他不危害社會,我給他錢,向他傳遞的是助人的力量,這種情懷多多少少會影響他。&rd;她覺得,其實,學雷鋒并不是一定要做&ld;高大上&rd;的事,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撿起路邊的一張廢紙、拾走道上的一顆釘子,不以善小而不為,總能用自己的正能量影響他人、改變社會。
&ld;積小善而聚大德,時間在變、社會在變,學習雷鋒的形式可能有些變化,但雷鋒精神的內核一直在傳承。&rd;全國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團董事長高德康說,對于普通市民,學習雷鋒主要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于企業而言,則是要秉承&ld;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就是其社會效益的最大化&rd;的念,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高德康說,波司登捐贈5000萬元發起成立國家民政部直屬管的&ld;德康博愛基金會&rd;。去年云南魯甸重大地震發生后,德康博愛基金會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向災區捐贈價值11686782萬元物資,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多年來,波司登在光彩慈善、科教文衛、扶危救困和公益環保等領域捐款捐物累計接近7億元,認真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認為,社會本來是千姿百態的,不可能強制要求每一個人都無私奉獻,但是社會應以弘揚正能量為主,用實實在在的機制或制度倡導與人為善、助人為樂。&ld;如果一個人助人為樂,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同。盡管助人為樂者不是為了回報,但社會應該樹立鼓勵這種精神的導向。比如設立見義勇為基金,重獎見義勇為者,讓英雄&ls;流血不再流淚&rs;;高校優先錄取有豐富義工經歷的學生;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有志愿服務經歷且表現突出者。&rd;當然,楊震也提醒,有些措施要以建立誠信體系為前提,否則容易弄虛作假。
&ld;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rd;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走訪慰問道德模范、幫扶遇到特殊困難的道德建設先進人物,努力在全社會樹立當好人有好報的鮮明導向。為此,我省專門成立江蘇省美德基金會,制定《關愛和幫扶道德建設先進人物的實施辦法》,以制度形式將禮敬有德之人、關愛道德模范固定下來,先后資助道德建設項目110個,幫扶道德建設先進人物480多人次,資助總金額超過2100萬元。
楊震說,當更多人選擇崇尚雷鋒精神、相信人性中美好一面,當更多人或以無私付出或以細微舉動溫暖著大家、得到了精神回報,那個社會向上向前的力量會越聚越多,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