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成為一種社交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市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做慈善。公益成為了一種社交的意義,公益在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公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和義務。想要了解更多公益活動信息嗎?請看
為盲胞讀書,為&ld;熊貓血&rd;捐款,為孩子捐贈一個書包。在微信的世界里,公益不再是單純的一次捐贈,通過微信的關聯,網友捐贈項目的動態,直接推送到指尖;通過手機在社交網絡、朋友圈內發起捐款,將朋友與圈子連接起來,利用&ld;圈子&rd;的力量成倍放大公益的影響力。
從2008年到2013年,5年時間,騰訊捐款平臺捐款總額達15億元,但到2014年,僅一年捐款量就達到1億元,一年捐款人次超過500萬,這正是微信、手機、手機支付等移動互聯網社交工具讓公益門檻更低、更加便利的直觀呈現。2014年已成為移動平臺公益的重要節點。&ld;網絡時代,人人公益&rd;因為騰訊公益和數以千萬計的愛心網友變為現實。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事長陳一丹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公益組織,尤其是大型的公募基金會將不再是主導公益項目的中心,他們更多地成為服務網友需求的機構。在騰訊平臺,每一個人除了可以便利地捐贈,更可以發起自己的公益項目。2014年騰訊樂捐平臺1000余個公益項目,多數為個人項目。
因為深知技術驅動造福社會的力量,騰訊基金會還在不斷嘗試探索技術與公益結合的前沿與可能。
2014年9月19日,在第三屆慈展會&ld;社會價值投資國際研討會&rd;上,友成基金會推動的中國首個&ld;社會價值投資聯盟&rd;宣布發起。用市場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ld;社會價值投資&rd;為企業家們的新公益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2007年,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提出了一個創新的念‐影響力投資。資本也可以&ld;善良&rd;而有&ld;耐心&rd;,它幫助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的同時也產生盈利。用可持續的盈利性商業投資實現應對社會挑戰的公益目標,作為對慈善的補充。
在中國,這樣的念也在傳統的捐贈式的公益觀中萌芽。2013年,友成基金會首次在國內提出社會價值投資。普惠、共享、可持續,政府、市場、社會在這場思想的傳播中精誠合作。
2014年,聯盟的探索則讓&ld;念&rd;成為一種實踐和行動。據介紹,未來聯盟將著力促進資本關注和解決社會創新型企業的融資和發展瓶頸問題,也為資本遴選具備社會、商業雙重價值的項目及資源,其關注的重點領域包括教育、健康、環境、養老、公共安全和反貧困等,優先支持為這些領域公共服務體系提供解決方案的社會創新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