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42家基金會領域率先發起行業自律聯盟
要想讓國內的慈善慈善事業能夠有進一步的發展,也為了更規范,讓廣大人民捐助的錢都花在該花的地方,需要對我國的各種慈善機構進行規范,這樣才能夠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借著云南省率先啟動社會體制改革的時機,基金會領域率先發起行業自律聯盟。8月29日-30日,基金會中心網主辦的&ld;自律&iddt;變革&iddt;發展--基金會透明暨基金會中心網三周年大會&rd;在昆明舉行。來自政界、學界、企業、民間組織和媒體的260多名與會者,共同探討如何推進基金會行業的專業與透明,重建公益領域的社會公信力。
據基金會中心網總裁程剛介紹,中基透明指數(FTI)是基金會中心網研發的一套基金會透明標準評價體系,指數共含60項指標。在FTI運行一年后,基金會行業的透明情況有了明顯提升,平均分值達到5479分。其中,滿分機構從2012年底的17家上升到了35家。在前不久的蘆山賑災中,FTI 已經開始影響捐贈的走向。32家公募基金會的捐贈里有11家FTI滿分的公募基金會募得的捐贈最多,占公募基金會籌款總額的76%。
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在比較汶川和雅安地震后的基金會信息披露情況時指出,以基金會中心網為代表的信息披露平臺是影響中國基金會透明度提升、行業自律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應促進和扶持這類平臺性或支持性組織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政社分離。
&ld;&ls;中基透明指數&rs;最重要的價值,就是給公眾一把打開基金會透明大門的鑰匙,然后&ls;用腳投票&rs;&rd;基金會中心網事長、南都公益基金會事長徐永光指出。
不過,社會組織近年來的發展不容樂觀,根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社會組織在第三產業的增加值比重下降到0 23%,這個數字甚至比2007年的028%還要低18%。與此同時政府撥付的社會事業服務費六年內增加了203%。全國3000多家基金會中,資助草根G的基金會只能以個位計,2012年基金會高達3057億元捐款中,支持草根組織的項目的資金不到1%。徐永光表示,公募基金會今后的創新方向應該是與草根G共享公募權,公募基金會如果繼續延續支持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計劃經濟思維,籌款越多,留給草根G的資源空間就越少,對行業發展就越不利。
大會宣布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會長何道峰為自律聯盟首任主席,42家基金會自律聯盟成員承諾,將全程公布接受、撥付和使用捐款的情況,接受捐款人和社會監督,接受政府監管,承擔一切相關的法律責任,用透明度來重拾公眾對公益慈善組織的信心。
在何道峰看來,從公共到公益是社會變革的本質,而行業自律和社區建設是公益的兩大核心領域。他認為,行業自律是中國公益建設的首要問題,公益行業的升級和凈化都離不開行業自律,這是中國社會面前的歷史機遇。同時,他表示基金會透明指數的建立并非行業自律的最終目的,行業自律更應該推動行業內組織能力的提升,其核心目的是帶動組織自治水平、經營能力、管能力、規劃與應變能力乃至行業公信力的提升。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