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么需要學拼音 學習拼音的好處
拼音雖然是語言學習中最基礎的環節,但完全掌握拼音需要孩子擁有一定思維能力,所以不可操之過急。那么你知道寶寶為什么需要學拼音嗎?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學習拼音的好處。
寶寶為什么需要學拼音 學習拼音的好處
孩子進小學前,到底要不要學拼音?記者隨機采訪了義烏一所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王老師,他們班上的情況挺有代表性:40個學生,90%的孩子存在提前學拼音、寫字等情況。也就是說,真正零起點的孩子,只有幾個。
家長們為什么都提前讓孩子學了拼音?王老師從事8年語文教學,她推測,家長擔心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已經學過拼音,小學就不教或者教得很快,擔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
“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小學的教育是正規化、系統化的,拼音就是教學大綱里的內容。”王老師說,就算幼兒園教過,小學還是會重新教,“雖然沒有接觸過拼音的孩子,剛開始幾節課會學得慢一點,但我們肯定是教會為止。”
王老師說,孩子上小學前,適當接觸一些拼音是有好處的,前提是引導為主,家長或者幼兒園老師如果充當拼音老師的角色,反而還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比如王老師很苦惱,很多孩子會拼音,但不標準,還有幾個學過寫字,但拿筆姿勢不對。對于這些孩子,老師反而要花更多時間去教,孩子也要花更多時間糾正。
對于這點,省特級教師、賓王幼兒園園長余巧娟也有同感:“拼音有一定拼讀技巧,幼師沒有經過這項專門培訓,容易教錯,導致孩子入小學后糾正困難。”
還有一個負面影響是孩子提前學得多,上課反而不專心,最終養成不好的習慣。“再往高年級走,提前學的優勢沒有了,情況就很難說了。”王老師說。
專家觀點
培養習慣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幼兒園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擔憂,小學老師的無奈……進入小學前到底要不要學拼音、漢字或者算術?這是很多人糾結的問題。
浙江省教育廳就做好“幼小銜接”教育提出了指導意見:幼兒園不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這一點也得到了參與論壇的義烏市多位幼教專家的認可。
“幼兒園嚴禁實施‘拔苗助長’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義烏市教育局局長王建新態度明確,學前教育要尊重幼兒的成長心理和發展規律。
發言嘉賓、省特級教師、義亭小學校長朱向陽說,有些東西該提前教,比如習慣。幼兒園的重點是培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教育孩子運用各種感官,提高認識世界的習慣和能力。”
余巧娟說,禁止“小學化”并不提倡一刀切。“不是說幼兒園和班級教室里不能出現任何拼音、文字、算式。有些孩子對文字特別敏感,看了幾次無意中全記住了,這有什么不可以?”
對于剛進入小學的孩子,老師該怎么教?葉立新認為,一年級可以開設入學課程,設置一些熟悉學校、認識同學、寫字習慣等課程,讓新生更好地完成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