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0-3歲早教內容有哪些 早期教育的意義
當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大家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么,什么是幼兒早期教育?在0-3歲之間,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早教的重點和采取的方式各有何不同。那么寶寶0-3歲早教內容具體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0-3歲早教內容
一、視聽感官訓練
1、視覺訓練
①色感訓練:家長可給寶寶選購一些色彩豐富鮮艷的衣物、被褥、玩具與圖書,讓寶寶多接觸這些色彩繽紛的物品,有助訓練寶寶的色感。
②視力訓練:家長可多與寶寶玩捉迷藏、藏東西與物品轉移等游戲,以此訓練寶寶的視力。
③眼手合一訓練:家長可與寶寶玩耍,以一個物品為目標,吸引寶寶的目光,然后讓寶寶用手去觸碰。
2、聽覺訓練
①多給寶寶播放一些悅耳、動聽的樂曲,這不僅能訓練寶寶的聽覺,還有助陶冶情操哦!
②在寶寶牙牙學語的時候,家長可多教導寶寶正確的吐字發音方式。
③帶有音響與樂曲的玩具是家長購買兒童玩具使的首選,因為這樣的玩具有助刺激寶寶的聽覺。
二、觸覺訓練
家長可與寶寶進行皮膚接觸,也可用各種不同的物品去接觸寶寶,給予寶寶不同感覺、不同質地的皮膚刺激,讓他的觸覺變得更好。
三、嗅覺訓練
常讓寶寶聞嗅花朵、食物、沐浴品等有明顯氣味的東西有助于增強寶寶的嗅覺,但要注意給寶寶聞嗅的物品必須是無害的。
四、味覺訓練
在寶寶發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除了牛奶,家長還可以給寶寶品嘗其他一些帶有咸、甜、酸以及無味的食物,讓他的味蕾受到刺激,擁有良好的味覺。
0-3歲早期教育的意義
1.促進嬰幼兒大腦的發育,開發智能。
2.對嬰幼兒心理發展產生良好影響。
3.對嬰幼兒生理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礎教育。在國外,許多國家很早就提出了對0-3歲的嬰幼兒進行智力的開發。新西蘭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從出生開始。秘魯、加納等國家把0-6歲教育列入了國家行動計劃。他們認為:0-3歲是早期教育的黃金期,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3歲以前大腦發展很快,嬰幼兒時期也是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是口語、數字邏輯概念掌握的關鍵期,是行為、性格、人格發展的奠定期。2009年溫家寶總理也提出了要在中國大力發展早期教育,把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作為國家的發展目標。
綜上所述,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及能力的培養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而非智力因素以及能力的培養的關鍵時期在6歲以前,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后經過三年的發育,進入幼兒時期,從3歲-6歲是學齡前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早期教育階段,這是人的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我國古諺語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幼兒期是人生熏陶漸染的開始,人的許多基本能力是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如語言表達、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如果把他本人17歲達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歲時就達到了50%,4-8歲又增加了30%,8-17歲又獲得了20%。可見幼兒在5歲以前是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進行早期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所實施的早期教育良好,將是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關鍵。
我國新修《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要與0-3歲嬰幼兒的保育教育相銜接。早期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