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 這些壞習慣很可能危及孩子生命(2)
這個估計大多數家長都已經了解了,盡量不要讓小寶寶無人看管下趴著睡覺,尤其是不要趴在很軟的東西上睡覺,這很容易造成孩子窒息。
車上的安全氣囊,能夠拯救成人的性命,但是它強大的沖擊力則對兒童產生很大的危險。開車時,父母總希望能從后視鏡里看到寶寶,以便哄著他。但 是,寶寶必須臉向后坐在嬰兒汽車椅上,直到他有1歲上。1歲以下孩子的頭占全身的比例很大,萬一發生汽車碰撞,他的頭會猛烈向前沖,頸椎受到傷害。
可怕的數據:
在美國,曾有一年,有137個兒童死于汽車前座的案例氣囊。
正確的做法:
12歲以前的孩子只能坐在汽車的后座。1歲以前的寶寶只能面朝后坐,以避免發生頸椎傷害的事故。
盡量把家里的有尖角的家具都裝上一個圓的保護角,以免尖角對孩子造成傷害;電器插座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會用小手指去捅他能發現的任 何一個小洞洞,如果插座不保護好,可能會造成孩子觸電;還有的父母會給冰箱加鎖,以免特別淘氣的孩子爬進冰箱里;還有給抽屜加鎖的或者加上一種保護裝置, 以免孩子夾到手;總之,家里需要保護的地方孩子挺多的,只要父母用心,就會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多數家長無緣無故是不會將寶寶單獨留在浴缸里的,可是統計數字卻告訴我們,有一半以上的嬰兒溺死是發生在自家的浴室里的。因為就在父母收簽一個快遞或者去接一個電話的時候,就那么幾分鐘,孩子便淹死在浴缸里。在25厘米深的水里,只需1分鐘,嬰兒就可能會淹死。
正確的做法:
絕對不要讓寶寶單獨留在有水的地方;寧可不接電話、不開門,也絕對不要將寶寶單獨留在浴缸里。馬桶蓋上裝安全扣。把水桶和臉盆里的水全部倒干,并且養成習慣。
家長一定要把危險的東西或者藥品之類的東西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否則孩子很容易誤食這些東西,造成危險。
記得在電視看到過一個報到,一個媽媽是做洗滌劑之類的生意的。一天,鄰居的一個奶奶想從他們家買點潔廁靈,和這位媽媽說過以后,奶奶就出去了。這位媽媽就用一個雪碧瓶子給鄰居奶奶裝了一些,放在了門后邊然后就出去辦事了,打算等回來以后,再給鄰居送過去。
她臨時出去辦事,把孩子留給了奶奶,兒子在家里自己玩兒了半天,感覺口渴,忽然看見門后邊有一瓶&ld;雪碧&rd;,于是,問都沒問,就直接拿起來喝了起來。可想而知,孩子的腸胃將會受到多么大的損傷。
有些時候,老人看孩子,因為追不上孩子,就會用力把奔跑中的孩子拉住,這樣的后果是很容易造成孩子胳膊脫臼,而且一旦胳膊遭遇過脫臼,就很容易造成習慣性脫臼,這對于孩子來說是很痛苦的。
我的一個同事孩子的胳膊就形成了習慣性脫臼,現在2歲多,胳膊已經脫臼好幾次了。脫臼的原因就是姥姥眼看著要追不上奔跑中的孩子,又怕孩子摔 倒,于是就抓住孩子的胳膊往回拽,于是一拉一扯的過程中,孩子的胳膊就脫臼了。其實孩子摔個跟頭倒沒什么,可是這胳膊脫臼了,孩子就太難受了。
一定不要讓孩子單獨上電梯,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進電梯。
我就曾經犯過一次這樣的錯誤,電梯來了,樂樂蹦進去了,我卻在門口和開電梯的小阿姨聊天,結果,電梯門關上了,把樂樂獨自一人關在了電梯里,電 梯直接就上了15樓。好在那次是有驚無險,孩子安全地從電梯里走了出來,但是卻哭得淚人一般。經過那事,孩子好幾天都害怕電梯,見到誰都說:&ld;媽媽把我關 電梯了,電梯上15樓了。&rd;從此以后,我從來沒有在電梯口和人聊過天。
有的家長肯定覺得健身器材有什么,孩子愿意玩就玩唄。其實,這些健身器材看似不錯,但是對孩子來講,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我曾經看到過一篇報到,一對打工的父母因為忙于生意,讓姐姐帶著5歲左右的弟弟出去玩兒。姐姐就帶著弟弟到門口的一處公園去玩健身器材。正玩兒著的時候,淘氣的弟弟把頭從某個健身器材的底部伸了過去,沒想到這個時候,
沒有恢復原位的健身器材回到了原位,一下子就把弟弟的頭夾在了那里。聽到了弟弟的呼救聲,姐姐趕過來幫忙,可是因為力氣小,根本搬不動健身器材。等姐姐找人來救弟弟的時候,弟弟已經窒息而亡了。
估計所有的父母都會給孩子講這個道,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在此我就不細說了。
很多時候,孩子被拐賣就是因為一顆糖果,一根冰棍兒,所以,一定要叮囑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不是我們疑心太重,而是現在的社會令人不安的因素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