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 春季病毒活躍注意預防流感
&bsp; 春天是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氣溫回升,加上時不時的梅雨天氣,導致病菌滋生、繁殖速度加快,稍不留神,就會感染各類疾病。尤其是小朋友們,身體抵抗力差,發育還不健全的時候,家長們更要小心注意預防流感。下面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專家是怎么教大家預防的。
專家認為流腦、風疹、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暴發風險小,流行可能性不大
醫學指導
廣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鳴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二科主任王建
文/廣州日報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陳鳳娟
廣州有中學近日出現多例諾如病例,也有個別學校家長接到校方關于春季防疫的提醒,稱&ld;春季是流腦、風疹、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學校是人員密集的地方,一旦發生呼吸道傳染病,極易引起局部暴發流行&rd;,提醒家長注意孩子&ld;如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不得回校&rd;,&ld;癥狀消失后72小時才可上學&rd;。
對此,傳染病專家認為,近年來廣州防疫計劃做得好,目前流腦、風疹、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暴發的風險小,引起流行的可能性不大。相對而言,流感是每年春季需要重點預防的傳染病。
個別現象
有學校現諾如病例
家長收到預警通知
近日,位于廣州白鶴洞的市真光中學爆發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疫情,多名學生到醫院就診,已明確是諾如病毒引起的。發病學生均為輕癥病例,無需住院。疫情出現后,校方接受疾控人員專業防疫消毒培訓后馬上對課室、宿舍、飯堂、廁所、水源等進行全方位清潔和多次消毒。
&ld;我兒子學校也有不少同學患病請假。&rd;陳女士告訴記者,她也接到的孩子所在小學發來的春季防疫提醒稱:&ld;春季是流腦、風疹、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學校是人員密集的地方,一旦發生呼吸道傳染病,極易引起局部暴發流行,為了保障師生身體健康,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請家長們注意孩子如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不得回校,應立即向學校班主任或校醫報告,并及時到醫院就醫……癥狀消失后72小時才可上學。&rd;
接到學校的短信提醒,不少家長有些擔心:孩子感染上上述各種傳染病的風險到底有多大?該怎么預防呢?
專家說法
流腦風疹腮腺炎
流行可能性不大
&ld;其實廣州這些年來的計劃免疫做得不錯,很多孩子在一定年齡都會接種疫苗以防病。&rd;廣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鳴介紹說,絕大多數廣州孩子出生后都參與各種疫苗接種計劃,基本都打過預防流腦的疫苗和麻風腮三聯疫苗,后者就是專門用于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等三種兒童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ld;當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孩子都接種疫苗,有些即使接種了也不是百分之百都有效。&rd;王鳴說,所以這些年來流腦、風疹、腮腺炎還時有散發病例出現。而流行性出血熱主要是老鼠傳播的,雖不在國家常規疫苗接種計劃內,但必要時也有疫苗可供預防注射。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二科主任王建根據多年的臨床觀察介紹說,近期門診只接到個別諾如病患者,陳女士和不少家長擔心的&ld;流腦、風疹、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rd;病例確實沒有。
&ld;從流行時間來看,流腦一般是在11月到次年1月之間比較容易出現。&rd;王建說,流腦病毒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但傳播力不是很強。2004年底至2005年初廣州大學城地區民工、居民和學生中確實曾局部暴發過流腦疫情,但近10年來只有零星病例出現。而且,在廣州,一般每年到了3月份以后流腦流行的可能性都較小。至于風疹、腮腺炎,于計劃免疫做得越來越好,大范圍爆發不可能。而流行性出血熱一般是在夏秋季發病,通過接觸帶病毒的老鼠或是受病毒污染的臟水傳染上的,在老鼠出沒的郊區或環境比較臟亂差的地方才會有風險。
不過,這些年來城區注重防鼠、滅鼠和食品、環境和個人衛生,衛生條件明顯改善。也就是說,上述學校春季防疫提醒所涉及的多種傳染病,目前在廣州暴發的風險小、引起流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專家分析
春暖濕重病毒活躍 流感進入高發季節
&ld;春季氣溫回升,濕氣重,細菌和病原體相對活躍,這種外部環境導致傳染病相對高發。&rd;王建提醒說,廣州地區往年進入3月份最常見的傳染病是流行性感冒,按分型有甲、乙兩種,大部分病人患的是甲型流感,乙型相對少些。流感病毒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也可因接受感染者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ld;中招&rd;,出現急性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呼吸道等典型癥狀。
而據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楊智聰介紹,進入3月初,流感明顯比1月、2月份有所&ld;抬頭&rd;。目前廣州的學校也加強了流感預防工作,從晨檢到教室通風、對學生進行勤洗手等防病常識都在不斷重申。
&ld;除了流感,往年春節有個別學校會出現水痘病例。&rd;王建介紹說,水痘主要是以接觸性的傳染為主,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一般冬春季相對多見些。此外,每年到春夏交替時節,手足口病也會有較高的傳播風險。
&ld;而因氣候原因細菌繁殖加快,春季于食物不潔引起的諾如病毒感染也時有發生。&rd;王建說,這種腸道病毒只在個別飲食衛生出問題的集體單位局部暴發,一般不會造成大流行。
專家提醒
孩子發熱嘔吐腹瀉 盡早就診查明病因
&ld;預防流感、水痘,以及上面提到的流腦、風疹、腮腺炎,當然最好是接種疫苗。&rd;王建說,而除了注射疫苗之外,平時少去人口密集、通風效果差的公共場所湊熱鬧。家長要督促孩子養成勤洗手、勤換衣物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規律作息,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勞逸結合等等,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王建提醒說,發熱、嘔吐、腹瀉可能是某些傳染病的相關癥狀。遇到孩子發熱,如果精神不濟,或出現39℃以上的高熱,一定要馬上到醫院就診。如果查明是流感或諾如病等傳染病,一定要做好自我隔離,比如患上流感時要戴口罩,防止病毒因咳嗽、噴嚏或是近距離交談等可能通過飛沫傳染給其他人。隔離觀察期間,生活用品和飲食用品要跟身邊人嚴格分開,直到癥狀消失、不再具有傳染性為止。
&ld;只要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像流感之類,是可以用藥降低傳染性、縮短其病程的。&rd;王建說,臨床上早期流感用奧司他韋治療效果不錯,不但能降低傳染性,還能緩解不適癥狀,減少并發癥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