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紙巾1分鐘把娃哄睡 醫生稱是催眠術
各位家長朋友們,有時候家里的寶寶非常的調皮,想要哄孩子睡覺發現太困難了,這個時候家長朋友們,應該怎樣做呢?看看國外的一個家長是怎樣用一張紙巾來給孩子催眠的吧。
一張紙巾1分鐘就能把娃哄睡?近日網上熱傳的這一視頻,讓不少新手爸媽眼熱不已。這種哄睡方式是什么原,方法靠譜嗎?廣州有心醫生拿自家9個月大的娃試驗,結果顯示,不靈。心醫生認為,這更像是催眠前的導入,使用不得法或造成傷害。
廣東武警總隊醫院心科主任唐記華的朋友圈里也在瘋傳此視頻。視頻顯示,一外國友人拿著一張紙巾自上往下輕撫嬰兒面部,沒多久嬰兒就合眼睡了。唐記華和同事們討論后,偏向認為這是催眠起的效果。為了證實真偽,唐記華是一名曾給多位病人催眠過的心醫生,她給自家9月大的寶寶試了試,然而卻沒有成功。如果不是剪輯效果的話,醫生們給了一個解釋:&ld;可能是視頻里的小孩正好屬于容易被催眠的類型。&rd;
什么是催眠?很多心疾病,比如神經癥病人會有歇斯底里等無法控制的表現,其實是早年受到的一些創傷沒有得到很好處,便壓抑到潛意識中,在成年后時不時地釋放出來。&ld;解鈴還須系鈴人&rd;,要治療這些心疾病,就要到達病人的潛意識中進行溝通,催眠技術便是到達潛意識的一種手段。
所謂導入,就是將患者從正常的清醒狀態誘導到催眠狀態之中。正規的催眠導入借助鐘擺、圖案或者語言,使眼睛慢慢疲勞,進入到一種類似睡眠而非睡眠的狀態。此時,人的意識進入一種相對削弱的狀態,潛意識開始活躍,像海綿一樣能充分汲取催眠師的指令。也就是說,在催眠狀態下人是清醒的,而不是睡著的。如果像視頻中的寶寶一樣完全熟睡了,那催眠師就沒有辦法與患者的潛意識對話啦。
唐記華不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種手法。憑借醫學基本素養,她認為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都有自己的自然睡眠狀態,即使是同歲的寶寶,每個個體也有自己的生活節律,依靠技術人為加以干擾,是不符合發育規律的。&ld;而催眠導入后,干擾人的潛意識,更可能會造成人為的潛意識傷害。&rd;
番禺何賢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黃綺玲介紹,一般來說在三種條件下能促進孩子睡眠,即環境安靜、光線不要太亮、溫度在22-25℃。視頻中大致能滿足這三個條件。加上視頻中的嬰兒年齡較小,本來就處于比較容易睡著的狀態,所以當紙巾從臉上掠過,支持力差的小嬰兒就很容易被哄睡。黃綺玲也不推薦這種哄睡方式,她很擔心有的父母為了省事直接把紙蓋在嬰兒臉上忘記拿下來。另外紙巾的衛生問題也要考慮。
很多新手父母為如何讓嬰兒入睡發愁,黃綺玲表示,新生兒一般要睡20-22個小時,但個體差異也很大。&ld;如果寶寶不能睡這么多時間,但醒時反應靈敏,智力發育和同齡兒相近,沒有異常行為表現,就不用擔心。&rd;臨床中真正有睡眠問題的孩子不多,主要都伴有其它疾病,&ld;比如腸道不舒服&rd;。黃綺玲建議,有的寶寶天生難入睡,對于這類寶寶,家長可適當讓其在白天多做一些活動,晚飯后不要安排太過激烈的活動,可以聽聽音樂、講講小故事。&ld;最重要是大人也要改變熬夜的習慣,給寶寶營造好的睡眠環境&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