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智發育的異常現象及防治方法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這個時候父母平時應注意觀察,一旦孩子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檢查,盡早干預。這樣才能夠保證孩子能夠比較健康的成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孩子特別安靜。小的時候特別安靜,不哭不吵,睡眠時間很長;到了稍微大一些,也沒有欲求,總是安安靜靜地躺著。孩子對刺激反應遲鈍或者沒有反應。到了3個月以后,仍然對周圍沒有興趣,不注意別人說話,眼睛也不注視物體,見到親人不笑;只有反復刺激才能有所表現,但表現異于別的孩子,比如哭的時候沒有音調變化,更像尖叫。
肌肉無力,動作不協調。孩子滿3個月以后,頸部仍然無力,不能自已抬頭;到7個月不會坐,8個月不會爬,滿1歲不會站,走路時雙腳互絆等。
行為比其他孩子幼稚。正常孩子到3個月時候總是喜歡看并玩弄自己的手,而心智異常的孩子到6個月以后才注視自己的手;正常孩子到半歲以后一般都不會再把手放到嘴里吮吸,但智力不佳的孩子則要持續吮吸到2歲以后;正常孩子到了1歲3~4個月以后,不再把東西往地下扔,而智力不佳的孩子則還要這樣做很長時間等。
能力落后。添加輔食之后很久都不會咀嚼,經常被嗆到并導致嘔吐;很少咿呀學話,不會發音等。
孩子的心智發育異常,越早發現、越早干預治療,治愈的可能性越大。如腦癱患兒如果發現得早,有90%以上可以治愈。防止心智異常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不管孩子看上去是否正常,定期帶孩子去醫院做體檢和進行發育商的測試。
發育商的測試主要從社會適應性、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和社交等五大方面對孩子發育情況進行全面衡量,結果比較精確。如果發育商的測量結果得分較低,需要進行神經心發育測試,以便盡早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干預治療。在孩子1歲以前每3個月進行一次測試,1歲以后每半年進行一次測試,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