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從小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總有一天父母們會離開孩子,那時,孩子們的生活自能力價值就完全的體現出來了,作為父母,應該怎樣訓練孩子的生活自能力呢?想要了解更多早教方面的知識內容嗎?請看
生活自能力指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的能力,包括穿衣服、收拾鞋襪、床鋪、獨立進食等等。這對于孩子將來也是有好處的,那么家長應該怎樣訓練孩子的生活自能力呢?
在幼兒園里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老師都會注意讓孩子自己去做,從小就養成孩子力所能及的習慣。但是回到家里,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常常卻因為溺愛孩子,嫌孩子吃飯慢、會弄臟自己,就把孩子的一切生活包攬了,養成了孩子依賴別人的壞習慣,所以培養孩子自能力受限要拒絕溺愛包辦。
孩子因為年齡小的緣故,在自的時候常常不動方法和程序,碰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去教導孩子,而不是代替他去做。
孩子在剛學會穿衣服的時候,興致是很高的,但是學會后孩子很可能會失去興趣甚至不會再做,這個時候父母就會代替去做,這樣孩子得不到反復練習的機會,是不利于生活自能力培養的。
3歲的孩子可以完成簡單的吃飯、洗手、刷牙等;4歲的時候就可以折疊被子,自己的床鋪等;56歲的孩子則可以開始要求迅速齊,洗漱都完成的很干凈了;再大一點的時候,就要逐步要求會一些類似掃地、澆花等簡單的家務勞動了。
腰圍孩子創設合的、必要的條件,比如說擁有自己的小床、自己的被子;衣服放置在比較低的櫥柜里;洗臉盆和毛巾都小而輕便。
比如說擦臉的順序應該是用毛巾擦眼睛、臉、鼻子、額頭。然后才是耳朵、耳背,最后才是頸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