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孩子動手能力 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現代的社會,家庭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于獨生子女非常的寵愛,但是這樣并不是幫助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很多大學生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就像溫室里的花朵。孩子的動手能力應該從小培養、那么父母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呢?
1. 不要什么都代勞,相信孩子能完成
到了吃飯時間了,寶寶還跑來跑去,不愿意乖乖的去吃飯。于是媽媽奶奶全家就端著食物一邊喂一邊哄;上小學了,還有媽媽提著個小書包,擔心孩子受苦受累不認真學習。這些例子都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愛子心切的媽媽們注意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性格與母親的教育有著很大關系。
父母長期的代勞,孩子便覺得遇到什么難事都有父母處理。久而久之,便不會自己動手做事情了,一旦孩子遇到難事,沒有父母的幫助就會不知所措,和身邊的孩子對比,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他人。甚至,父母一切都包辦的話,會培養他們驕縱任性的脾氣與個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應該讓寶寶自己完成能力范圍的事。寶寶是個天生的模仿演員,只要媽媽耐心的示范與引導。寶寶便很快就能完成媽媽交代的任務。當寶寶完成了之后,媽媽應該給多點鼓勵,比如:寶寶不會自己用餐具進食時,媽媽就可以拿起湯匙,手把手的引導寶寶怎么拿起湯匙,怎么進食,并讓寶寶習慣在桌子旁邊進食。
當寶寶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父母不能夠一看見寶寶哭就心軟,而應該堅持讓寶寶自己完成。在鼓勵寶寶的同時,也需要幫助寶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寶寶通過克服困難而提升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那么他們的自信也會得到更多的增加。
2.利用游戲激發孩子的興趣:如手工、積木、皮泥等
一成不變的培養方式,也會讓寶寶感到厭倦,如果媽媽能夠從寶寶的興趣出發,讓寶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么收效肯定會翻倍!游戲中歡樂愉快活潑的氣氛,是培養孩子主動性、創造精神和思考能力養成的重要環境,也是提升孩子動手能力重要場所。
媽媽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比如做做手工、捏捏橡皮泥、自由拼圖、組裝玩具、折紙等,還可以從寶寶喜愛的玩具入手,為寶寶設計一套合適的能力游戲,讓寶寶在愉快的氣氛下能力慢慢增長,并打開無盡的想象力,培養孩子向上的自信心和努力達到目的的意志力。
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如果游戲太難,寶寶一開始就會因為困難而失去興趣。小積木是個很有用的玩具,家長可以先把積木疊成一個簡單的造型,讓寶寶在旁邊觀察學習。疊好之后讓寶寶疊個相同的出來。
在疊積木的過程中,寶寶學會了如何認真的觀察事物,還學會了怎么想辦法解決事情。隨著難度的增加,讓寶寶慢慢地計算疊好的積木有多少塊,或配合孩子的學習,適當加入一些簡單的算術問題。家長變戲法般地更改游戲規則,不容易讓孩子覺得厭倦,而這種玩樂型的學習方式,也使得枯燥的學習變得好玩許多。
3.鼓勵孩子多動手。如整理房間、清洗小物品等
下班回來后做晚餐、洗碗、拖地等一系列家務,讓下班回家的媽媽更加疲倦不已。鼓勵自己的孩子做起力所能及的家務,也是幫助媽媽減壓,“偷懶”的好方式哦!
事實上,鼓勵孩子多動手做家務好處頗多,不但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還能讓他們學會感恩。簡單的掃地、擦擦桌子、整理自己的房間,是在寶寶的能力范圍之內的。當你的小女兒跟你說:“媽媽,我覺得抹桌子很累”的時候,你便可以溫柔的告訴她說:“媽媽每天都要整理寶寶的東西,那媽媽累不累呢?”這種小小問題,能夠讓小寶寶有所思考,原來媽媽每天也是很辛苦的啊!從而讓寶寶體會到媽媽的辛勞,更懂得感恩和幫忙減輕家長的負擔,也促進孩子學會助人為樂。
當孩子做好一件事后,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無論孩子做得不好或幫倒忙了。媽媽都要記得說聲感謝的話。他會明白自己的這種行為是值得肯定的。也意識到自己是家里的一員,有責任為父母做點什么,從而提高孩子的責任感。
小編要特別提醒一下各位媽媽,在讓孩子做家務時,需要注意分配工作的合理性,盡量安排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還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如果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不小心把自己傷到了,那可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4.多表揚孩子,讓他有成就感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做家務?很多孩子是害怕自己做不好而被責怪。媽媽要適當反思一下了:自己的語氣是不是過于嚴格?或者是不是說錯了什么話?
好的贊揚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所以,當孩子做得不好時,也不要急著去批評他,與其給孩子施加壓力,還不如表揚他。如果媽媽告訴孩子,他已經比上次進步了很多,只要再堅持就能成功。孩子獲得的動力將會更大,還可以幫助他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
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越具體越好,這樣很容易讓他們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便于他們找準以后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玩完玩具之后,自己把玩具擺放的整整齊齊,并放回到了原處。如果媽媽只是說:“寶貝,你今天表現很好喲。”表揚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很好”具體指的是什么內容。媽媽不妨說:“寶寶今天自己把玩具收拾這么整齊,你真棒!”這種很具體的表揚,能夠讓孩子明白自己進步在哪里。
而那些較空泛的表揚,如“你真厲害”、“寶寶好聰明”之類的話語,雖然能暫時讓孩子高興,但孩子不明白自己究竟好在哪里,以及為什么會受到表揚,并不利于孩子的長期進步,且容易讓他們養成驕傲、聽不得半點批評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