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含飯會引起蛀牙 怎樣解決寶寶含飯難題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的寶寶在吃飯的時候,總是愛含飯嗎?有時候一口飯含在嘴里半天都不咽,這樣的話,一頓飯吃的時間就過長,影響了寶寶的消化能力。有什么好方法能夠解決這一難題呢?下面就來和5068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含飯的常見原因
習慣了吸吮的寶寶要學會咀嚼和吞咽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寶寶3歲以后仍然含飯,很有可能跟寶寶長期吃流質、細軟食物使咀嚼功能沒有得到充分訓練有關。
當寶寶感冒或腸胃功能紊亂時,可能會含飯。此外,有蛀牙時,為避免疼痛,寶寶也會選擇含飯。
寶寶含飯不咽往往會得到家人更多的關愛及持續關注,寶寶一旦發現含飯與被關注之間存在聯系,含飯行為就會被強化。
寶寶已經吃飽了,你還要求他繼續多吃點,那他就會用含飯這種獨特的方式告訴你:我已經飽了。
媽媽的原因
很多媽媽總是生怕寶寶吃得少、營養攝入不足影響生長發育,試想,寶寶在沒有饑餓感的狀態下是不可能有良好食欲的。
寶寶都有獨立做事的愿望,如吃飯時自己用小手抓,但于能力有限,往往把飯桌搞得一團糟。為圖省事,媽媽干脆采用喂飯方式,這無意中剝奪了寶寶自己吃飯的樂趣,使寶寶失去了吃飯的熱情。
性急的媽媽不能忍受寶寶吃飯的速度而不停催促,結果使寶寶情緒受到影響,食欲降低,將飯含在嘴里不肯下咽。
有的媽媽在吃飯時讓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邊玩邊吃。有趣的事情總是比吃飯更有吸引力,這就導致寶寶只顧玩而忘記了吃飯。不能集中注意力吃飯,飯在嘴里便如同嚼蠟。
為了營養而忽視了飯菜的口感,或者不重視變換飯菜的花樣,都會導致寶寶食欲欠佳。
如果就餐的規矩太嚴苛,氣氛緊張,即使飯菜色香味俱全,寶寶也會視吃飯為一件無趣的事。
經常含飯的寶寶常因吃飯速度慢導致攝入食物量少,身體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素,有時甚至發生缺乏某種營養素的狀況。
含飯容易腐蝕牙齒,引起齲齒。此外,還會降低乳牙的使用率,影響牙床骨和面部肌肉、骨骼的發育,導致一系列口腔問題。
經常含飯或咀嚼不充分,都會影響口腔肌肉的力量和舌頭的運動能力,對發音不利,尤其是一些卷舌音的發音將變得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