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我能力 培養孩子自我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主、自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能力并不是簡單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而是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指引。下面小編給大家搜集了一些培養孩子自我能力的方法,一起來看一看吧。想要了解更多早教方面的知識嗎?請看
嬰兒最初都是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應該智地逐漸擴大孩子的活動空間,讓他走出屋外,奔跑在庭院,甚至走得更遠,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長。
擴大孩子的活動空間,有各式各樣的方法。比如給孩子一面墻,他可以懸掛自己的物品,也可以把它當畫板……
生命是時間組成的。雖然和每一個人一樣,孩子的一天也是24小時,但是他可以自己安排的時間有多少呢?如果時間的安排完全成人包辦,孩子只是去執行,那么孩子的生活能力就永遠也培養不出來了。
給孩子時間,能引導孩子不斷地思考自己,規劃自己,從而發展了他安排生活‐‐一種人的重要的生存能力。
用&ld;拔苗助長&rd;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培養孩子,肯定要失敗的,但是認為&ld;樹大自然直&rd;,消極地完全&ld;順其自然&rd;的態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去體驗,這才是我們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
每一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系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系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ld;窮人的孩子早當家&rd;,這句話自有它的道。生活在窮困潦倒家庭中的孩子,那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但是,現在生活提高了,難道孩子就只能當&ld;紈绔子弟&rd;?當代,在順境條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急需探討、解決的難題。
有經驗的家長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能力和優良的品質。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雖然&ld;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rd;,但是如果自己不善于抓住機遇,縱使你滿腹經綸,身懷百技,機遇也會和你擦肩而過。
現在,許多家庭對孩子&ld;包辦過多&rd;,常常會剝奪了孩子自己的選擇權力,也影響了他們學會在關鍵時候抓住機遇的能力。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矛盾,而解決矛盾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家長應該是鼓勵孩子去面對這些矛盾,而不是回避它。
如果打架了,誰來裁決誰對誰不對呢?有一位家長的經驗是:一定讓孩子自己去評,成人不要急于表態,要相信他們能逐漸爭論清楚。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孩子從小既要學會合作,又要學會競爭。但是怎樣讓孩子學會競爭和合作呢?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
當然,我們在中小學生中,更多地是要教育他們友好地競爭,要學會合作,學好本領,準備將來在全世界去和各國競爭。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現在他的選擇上,但家長于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真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而如果從來不給他選擇的權利,孩子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是不會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成人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同時,缺少引導的地方,孩子的創造性有時反而會變成一種破壞性。
給孩子創造一個條件,有利于發展他的自主性,學習自主、自立地生活。在孩子做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的任務。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