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哪些性格需要糾正
現代家庭的父母一般都對自己的孩子比較寵愛,容易造成孩子的壞性格,早教就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那么孩子的哪些性格必須要改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早教方面的知識嗎?請看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家的時候,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生人,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最尷尬的情形莫過于,死活不肯跟長輩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為蜷縮的刺猬了。
事實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他們的害羞大都只表現在陌生環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無論什么氣質的孩子都可以成材。
一位媽媽這樣描述她的煩惱:&ld;我三歲多的孩子常常大發脾氣。當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時,他就會賴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帶他出去,因為他常常大發脾氣。每次他發脾氣,哄勸、呵斥、打罵、教訓等各種各樣的方法,我都嘗試過,盡管當時花費力氣和時間能把他&ls;安撫&rs;或者&ls;鎮壓&rs;下去,可是這種事情一次次發生,弄得我筋疲力盡。&rd;
情商(E)在80%的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情緒管能力。情緒控制是需要父母們花費很多心思教育的內容。對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導孩子管情緒無疑更加困難。通常的情況是,壞脾氣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壞脾氣。
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個急脾氣的人,孩子就很容易從你那引發一場戰爭,兩人相互大叫,沒有贏家。如果你忽略他發脾氣或者走開,其實很清楚的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發脾氣是不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孩子學習規則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記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過發脾氣達到了不合的目的,他就會再發脾氣,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
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畢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質。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他就根本不會開始去做事,即使在別人的促使下開始了,一個小小的困難就能絆倒他,因為他從來沒有相信過自己是可以的。
近來研究人員發現,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誤用&ld;賞識教育&rd;的結果。很多父母(老人)為了鼓勵孩子,動輒將&ld;真棒&rd;、&ld;最聰明&rd;、&ld;最厲害&rd;掛在嘴邊,一點點好的表現都夸贊不已。但是,孩子在外獲得的信息與此反差極大。他很容易就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還差得很遠。
經歷教育往往比語言教育來得深刻。關注過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備受關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錯,非常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嘗試。
3-6歲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交往上,他們還不解友誼真正的含義。&ld;好朋友&rd;也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長卻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ld;社交高手&rd;。
在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發現這樣的特質:愿意分享、有愛心、愿意幫助他人、遵守規則、主動。而另一些則是&ld;另類人物&rd;。有的孩子很容易與他人發生沖突;有的孩子不斷地&ld;故意&rd;&ld;撩&rd;別人,讓同伴反感;還有的孩子游離在人群之外,很難參與游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成為一個&ld;社會人&rd;,如果他們在人際方面有困難,是一定需要大人幫助和支持的。通常孩子不合群有以下原因:最常見的是,這個孩子的行為常常觸怒他人。跟大人一樣,兒童也不喜歡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壞性的行為,他們不喜歡跟不遵守游戲規則的人玩。
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通常也會有人際交往的問題,因為他們解游戲規則有困難,也容易在游戲中稍有不如意時發脾氣。此外害羞的孩子也會存在不合群的問題,他們很容易被別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