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觀念是什么 早教有哪些新觀念
早教是父母對孩子進行的初步教育,早教可以培養孩子的性格以及心。但是早教不僅僅是讓孩子學習,早教的觀念現代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現代的早教已經不是以前的早教。那么早教的新觀念是什么呢?相信許多家長朋友們都還是不太了解,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你與嬰兒之間的感情品質,有助激發嬰兒的腦部發展,健全的感情能力與智力。在過去,有許多專家把教養嬰兒的重點放在認知能力的發展上,因而產生了一些促進嬰兒腦部發育的課程。許多父母認為,既然一點點刺激就可以對嬰兒腦部發展有幫助,干脆愈多刺激愈好。于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還要處心積慮地使用教學資料或智高玩具。
直到現在,許多幼兒發展專家還認為,嬰兒從初生到兩個月還不具備社交、認知的能力,也沒有這些需求,他們認為初生兒只有一些基本的生活動循環,例如:睡與醒、白天與黑夜、吃飽了或餓了、哭鬧等等。這些專家甚至稱這段時期為正常的孤獨期。當然,嬰兒會有心需求,但是研究者認為嬰兒只是針對一些感官刺激,例如味覺、觸覺而做出反應。
大約在嬰兒8周大的時候,一件奇跡似的事情發生了。小寶寶的視力開始進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并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觸。這個初次的視覺經驗在社交與感情能力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寶寶的參與對于建立穩固的依戀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加州大學教授舒爾指出,&ld;母親充滿感情的臉,對嬰兒是最強有力的刺激,而嬰兒對母親臉龐的強烈興趣,特別是她的眼睛,帶領他和母親陷入一段相互的凝望。&rd;其結果是:嬰兒腦部的腦內啡濃度上升,使他產生愉悅幸福的感覺。重點是,這樣的幸福感來自于親子的感情互動。
在嬰兒即將屆滿一歲之際,他們逐漸從爬行慢慢開始學走,此時,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方式也開始有了改變。舒爾指出,研究者觀察到,12個月大的幼兒從母親那邊獲得較多的正面回應,而18個月的孩子則獲得較多的教導與指引。而研究發現,母親平均每9分鐘就對他搖搖學步的孩子發出一次&ld;不可以……&rd;的警告,這可能是因為開始學爬、會走的嬰幼兒喜歡探索充滿危險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