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動物怎么辦 孩子害怕動物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膽子小,害怕動物怎么辦?其實這是有原因的。父母只需找到原因,對癥下藥就可以解除孩子的恐懼心,讓他們不在害怕,那么孩子害怕動物的原因有哪些呢?相信許多家長朋友們都還不太了解,趕緊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都說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對于小動物,每個寶寶的態度卻是不盡相同。有的寶寶看到小動物就挪不動腳步,非要和小動物玩上一會兒才能走;而有的寶寶害怕小動物,任憑爸媽怎么勸說都不肯靠近小動物。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有些孩子如此害怕動物呢?
有的孩子非常害怕動物,尤其是比自己還要高還要大的動物,覺得動物會咬人,會把自己吃掉。每個孩子,對動物的恐懼是因人而異的。其實孩子產生恐懼心的原因,可能自己受過傷害。
有的孩子可能因為成長經歷中有過被動物玩具或真實動物傷害的經歷,所以會特別害怕某一種動物或幾種動物。
例如,有位媽媽告訴我們,她的女兒3歲的時候被小狗咬過手,自此之后,女兒看到貓、狗之類有牙齒的動物,就會變得異常害怕,不敢接近。
父母對孩子成長是影響最大的人,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習慣,會影響孩子對事物的看法。有的孩子是因為平日受到過大人們的嚇唬,因此變得害怕動物。
如有的爸爸媽媽會對寶寶說:&ld;如果你不聽話,狗狗就會來咬你!&rd;,&ld;不乖乖吃飯就會被隔壁的狗狗叼走&rd;之類的話,久而久之,在寶寶的心目中,狗是一種兇惡的動物,愛咬人,從而對狗產生恐懼情緒。
隨著電視、電影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孩子接觸電視、電影的年齡越來越早。小孩還處于發育階段,對身邊的事物、聲音、畫面都比較敏感,因此,電視、電影、書籍等一些恐怖的畫面,會影響孩子對動物的看法。
蝙蝠都是吸血鬼、狐貍都是反面角色的故事情節影響了幾代人,對于不辨是非的孩子,這些恐怖的情節根深蒂固刻在心里。
例如,有的家長在家里播放《動物世界》的電視片,畫面里的動物在廝打,老虎、獅子等攻擊性較強的動物在吃小動物,這些畫面,會導致孩子覺得動物是會攻擊自己。因此,當小朋友看到動物時,會產生懼心,從而遠離。
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人生成長的搖籃。兒童時期是人的許多良好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的養成時期,個人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個教育歷程。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長中至關重要。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小孩子的好奇心重,容易模仿大人們的行為。如果有的媽媽膽子小,見到蟲子或老鼠等動物會嚇得尖叫,寶寶便接收到了&ld;這種動物很危險&rd;的信號,因而對動物產生恐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