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前 這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bsp; 孩子們要上幼兒園了,也就意味著他們將要獨自面對一個沒有家長陪伴的新環境,雖然孩子們會表現出諸多的不適應,但是沒辦法,孩子們始終要踏出這一步,才能成長起來。所以,與其家長們在一旁干著急,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寶寶入園前,都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的。
韓 昭
西安品格希望城幼兒園園長
寶寶第一次離開家進入幼兒園、第一次來到小學開始正規作息時間和課程的學習,是成長中經歷的重要階段。此時的寶寶對進入幼兒園和小學的生活充滿了期待、激動、焦慮、不安……家長們在這個時期需要注意什么?需要關注孩子哪些方面的培養?就此,我們采訪了西安品格希望城幼兒園園長韓昭。
什么時候上幼兒園最合適
關于寶寶上幼兒園的年齡,韓園長告訴記者,孩子的入園年齡我們一般認為是3歲左右,但于幼兒園一般都是在秋季開始招生,很多孩子在那個時候并不是剛好3歲,所以我們的原則是寧晚不早。當然了,這個也要視孩子的具體能力來定,因為孩子發育的早晚以及智力、身體等各方面的情況不同,所以不能完全根據年齡來判斷。
如何給寶寶選擇幼兒園
韓園長建議,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幼兒園附近玩耍,讓孩子看到幼兒園里的哥哥姐姐們是怎么玩耍的,讓孩子對這所幼兒園產生好奇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本能上不會抗拒進幼兒園。此外,現在的幼兒園有很多種,比如有藝術、雙語、國學等。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要仔細詢問幼兒園自身的特色,通過聽園長的介紹以及與幼兒園老師的對話中了解老師的教育思想,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不要出現,家長本來希望孩子能夠在國學方面啟蒙,但是最后卻選擇了一家雙語幼兒園,這顯然是無法達到家長的期望值的。
先讓寶寶熟悉幼兒園環境
在熟悉的環境中,寶寶會消除恐懼感。媽媽可以在周末帶著寶寶去幼兒園看看。在去的路上,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討論周圍的環境,如&ld;你看,那兒有一棵大樹,這里有一家便利店,媽媽每天在這兒給你買好吃的。然后,咱們沿著花園里的小路往前走,一直走到頭,就是幼兒園了。&rd;走到幼兒園外,要有意識地讓寶寶看看,幼兒園的院墻上畫著什么;大門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如果有畫,要給寶寶講一講,加深寶寶對幼兒園的好感。
有些幼兒園允許參觀,那就可以帶著寶寶參觀一番。院子里一般是大型體育設施,媽媽可以陪著寶寶玩一會兒。再帶著他看看,院子里種了什么花草樹木、養著什么小動物、有什么有趣的東西等等,加深寶寶對幼兒園的熟悉程度和好感。如果能參觀室內,那就更好了,可以領著寶寶到處參觀,比如廁所、洗手池、臥室、游戲室等等。
讓寶寶初具生活自能力
媽媽要培養寶寶獨立進餐,用杯子喝水,自己洗手,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的能力。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規則,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比如,飯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處等,不要讓寶寶在家中隨心所欲、毫無規則意識,否則孩子入園后,面對幼兒園的各項要求會無所適從。
寶寶在家的時候,媽媽也可以有意地按幼兒園作息時間安排寶寶的活動。如幫助寶寶建立適宜的午睡習慣,一般幼兒園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半。早上入園時間為8時左右,晚間睡眠時間最好不要晚于9時。
引導寶寶用語言表達愿望
寶寶在家的時候,跟父母交流可能不用說話,僅僅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就能讓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到幼兒園以后,有些表情和動作就難以被老師或同伴解,以至寶寶的愿望得不到滿足,會使他們感到委屈,從而影響孩子上幼兒園的情緒。因此,要告訴寶寶在幼兒園有什么需求要主動跟老師說。另外,父母對孩子說話時,也要盡量清楚、禮貌、語氣溫和,發音準確,不要用疊音字。
為寶寶創造交往的機會
媽媽應教寶寶學會關心他人,與同伴分享玩具與食品,體驗交往的樂趣,幫助和安撫身處困難環境的人。平時有空媽媽也可有意帶寶寶去小朋友較多的場所,為寶寶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寶寶在具體的交往環境中學會與人交往,幫助寶寶早日適應幼兒園生活。 記者 王凡
本文來源:西安晚報責任編輯:黃歡_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