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群體非常的龐大,并且隨著人們對孩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教育無疑成了最重要的事兒。大多數家長都比較信奉贏在起跑線上這一觀點,所以大家都不干示弱,早早的給孩子們報各種類型的興趣班,力在將孩子打造成一個全面發展的才子。但是,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知道該如何給孩子選興趣班嗎?
浩浩媽媽的苦惱:我兒子5歲半了,這兩天正忙著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現在的興趣班太多了,怎樣給孩子選擇呢?
支招:家長千萬不要為了圓自己的夢,或者因為周圍別的小朋友選擇了某個班就跟著去選某個班。既然是興趣班,自然要根據孩子的興趣 來選。現在外面的各種班良莠不齊,因此,在選擇之前,建議你實地考察一下,看看他們授課的形式是怎樣的,如果過于死板機械,建議就不要報。這樣的班很容易 讓孩子產生逆反心,即便他本來有興趣,可能也因為受不了這種壓力而變得毫無興趣了。凡是那種壓制孩子天性的事情建議都不要做。
琛琛媽媽的苦惱:我女兒學過繪畫,也學過小提琴,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都不了了之,為什么之前她喜歡的事情現在好像都不喜歡了?
支招:孩子的興趣本來就是變的,所以她一時的興趣并不能代表她永久的興趣。很多時候,她的興趣不能算是興趣,只能算是好奇,一旦 她的好奇心滿足了,她的興趣也就隨之消失了。所以,給孩子報這種班有時候確實挺冤的,畢竟你和她都不知道她什么時候會突然興趣消失。其實媽媽們在報名之前 可以先試聽幾次,如果孩子真的一直感興趣,再報名也不遲。
文文媽媽的苦惱:文文五六歲時就表現出對很多事物感興趣,為此我也煞費苦心讓她參加了不少興趣班,可謂琴、棋、書、畫樣樣都學,一周要趕幾個興趣班的&ld;場子&rd;,最近我發現她上課總是安靜不下來,注意力也不集中,這是為什么?
支招:不少學齡前兒童都會出現做事&ld;虎頭蛇尾&rd;的情形,如果此時家長再讓其參加各種興趣班,提供過多刺激,孩子會在學習中產生挫 折感和厭倦感,注意力會更加難以集中。針對這種情況,家長不應過多安排各類興趣班。最好精心選擇一到兩個興趣班,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興趣,又能使其集中注意力。
蕾蕾媽媽的苦惱:我女兒從小就學習芭蕾,而且在幼兒園的表現一直很好,還是芭蕾班里的小老師,可最近半年她一直對學芭蕾有抵觸情緒,還偷偷跟她爸說:&ld;我不想學芭蕾了,我喜歡幼兒園的舞不喜歡芭蕾。&rd;我該怎么辦?
支招:是否堅持我覺得主要是要看孩子的表現。如果她只是有點畏難情緒,但是還不至于讓她覺得這個事比較可怕,堅持到一定的程度, 她能跳得很好了,她確實會有一種成就感。但是如果這個事情成了她的心病,我覺得還是放棄的比較好。畢竟,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心健康,讓她有個快樂的童年 比讓她擁有一技之長更重要。
東東媽媽的苦惱:我給5歲的兒子報了輪滑班,但是只上了一節課他就不喜歡,以后都不愿意去了,我應不應該縱容他?
支招:孩子不管學什么,還是以興趣引導作為重點。他根本就不感興趣的活動,為什么一定要逼他去做呢?沒有一個孩子將來會全能,一 個不是全能的孩子,他一樣可以很快樂,很成功。孩子喜歡什么,你就創造條件讓他去感受,跟他一起參加這類活動,在活動中拓展出更多的內容,以興趣來引導他 深入地去探究,他就會學會&ld;苦中作樂&rd;,在艱苦堅持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體驗到一種成就感。
小美媽媽的苦惱:我女兒很喜歡跳舞,每次聽到音樂或者是看到別人表演,她都能自己舞起來。我也覺得這樣很好。但是在家里給她放卡 通的唱歌的碟子,她好象不怎么愛看,既不跟著唱也不跟著跳,有時還會迷糊的想睡覺呢。這是我選的碟子問題,還是我采用的方法不正確。她現在2歲4個月,我 應該怎么做才能進一步促進她的音樂能力呢?
支招:建議給她聽一些很經典的音樂,哪怕她玩的時候作為背景音樂也行,讓她看似無所用心地接受音樂的熏陶,還有就是鼓勵她認真去 分別各種有著細微差異的聲音,多運動,學著聽和打一些節奏等等,這些都是開發寶寶音樂智能的非常好的方式,既沒壓力,又能讓她開開心心地接受音樂的熏陶。
小龍媽媽的苦惱:兒子這個暑假前就特別想學跆拳道,可是他的老師說孩子特別調皮好動,不宜學。看著孩子那么高的積極性,我該不該讓他學?
支招:既然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那么高,讓他去試試也沒什么關系呀,就當是玩好了。如果去試過了,他不愿意再學,再放棄也不遲啊。老 師估計是擔心他比較好動,怕到時候學不出什么成績來不好交代吧。你把老師的顧慮打消了,讓孩子去玩玩好了。如果孩子小的時候,他這些積極性總是被打消,對 他心成長其實不太有利的。
小怡媽媽的苦惱:我女兒和鄰居家的小女孩一起報的興趣班,那個小女孩很會表現,在幼兒園及興趣班都是小名氣的,我讓女兒和這個小女孩一起學會不會對女兒自信心有影響?我以后這方面該如何引導女兒?
支招:報興趣班之后,家長一定要抱著&ld;只問耕耘不問收獲&rd;的態度去面對,更多地引導孩子去享受這個過程,而不是定一個目標,去感 受達到這個目標之后的情緒。如果這樣,孩子就會很有壓力。如果你在課后跟她談論的都是一些跟興趣班相關的好玩的事情,不是結果,孩子也就不會在意別人比他 強,并因此感到沮喪了。并且,如果她能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享受過程上,她反而能更加心無旁騖地去融入,自然就會學的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