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胎教什么時候開始最好 適合的小音樂
胎教,是來自母體與寶寶的第一次交流,更是開啟寶寶智慧之門的一把金鑰匙。那么音樂胎教從什么時候開始最好?適合胎教的音樂又有哪些呢?
音樂胎教最好的時間
胚胎學研究證明,孕8周胎兒這時候開始神經系統初步形成,聽神經開始發育;孕24周胎兒左右耳蝸的形態和聽神經的分化基本完成;從孕17周開始胎兒有聽覺。
結合聽覺神經發育和胎兒大腦發育特點,進行音樂胎教的最佳時間在孕17周開始,一直持續到寶寶出生。
適合胎教的音樂
一、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做個勇敢的寶寶
作曲家運用樂器來刻畫人物和動物的性格、動作和神情,形式新穎活潑,旋律通俗易懂,富有藝術魅力。
長笛的高音區表現小鳥的靈活好動;弦樂描繪了彼得的機智勇敢;雙簧管生動地刻畫出鴨子那蹣跚的步態;爺爺老態龍鐘的神態由大管渾厚、粗獷的聲音來表現;狼陰森可怕的嚎叫用三只圓號來體現。
當然,最可寶貴的還是這部作品的思想內容:只要團結起來,勇敢而機智地進行斗爭,任何貌似強大的敵人都是可以戰勝的。整個樂曲生動活潑,猶如在面前展開一幅生動的畫。
準媽媽們,去聽聽吧,讓你的小寶寶跟小鳥、小貓、小鴨子玩玩,并與彼得一起戰勝惡狼,做一個勇敢的寶寶。
二、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二樂章——淡淡的悲傷與思鄉
這一樂章是整部交響曲中最為有名的樂章,其濃烈的鄉愁之情,表達了德沃夏克對祖國無限眷戀之情。樂曲中那舒緩的旋律,表現出淡淡的相思,淡淡的哀愁。
準媽媽們,盡情的享受吧!讓舒緩的旋律撫平焦躁的心情,隨著旋律一起入睡。
三、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與鳥兒一起嬉戲
睡醒了該活動一下了,聽聽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吧!整首樂曲歡快清新,特別適合在熟睡的早晨傾聽。那跳躍的旋律猶如杜鵑在歌唱,它以輕快、活潑的節奏和清新、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
聽一聽活潑、可愛、明朗的《杜鵑圓舞曲》,讓肚子里的小寶寶做做運動吧。
四、格里格的《培爾·金特》組曲中《在山魔王的宮殿里》——感受力度與節奏
培爾·金特是一個非常討厭的家伙,做了許多壞事,大家不喜歡他,他只好自己去流浪。有一天他來到山魔王的宮殿里,引來了許多小妖怪。樂曲描寫了培爾·金特嚇得魂不附體的場景。聽詼諧可愛的旋律,感受力度在樂曲中由弱到強直到極強的過渡,你也會看到許多小妖怪在亂舞的場景。
準媽媽們,帶著你的小寶寶經歷一下小妖怪的宮殿吧。感受不同的節奏、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音色,相同的旋律帶給我們不同的體驗——弱的聲音的神秘,強的聲音的緊張。
胎教音樂的特點
胎教音樂要注意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節奏性。正常胎兒的心跳頻率大多是在120~160次/分鐘,只有當音樂的節拍速度與胎兒心跳的節拍速度大致吻合的時候,胎兒在母體中的情緒才容易安定下來。所以這與有的人認為要給胎兒聽搖籃曲的想法實際上是大相徑庭的。
在利用音樂進行胎教時,最好不要只給聽幾首固定的曲子,應該多樣化。但在選曲時應注意到胎動的類型,因為人的個體差異往往在胎兒期就有所顯露,胎兒有的“淘氣”,有的“調皮”,也有一些是老實、文靜的。這些既和胎兒的內外環境有關,也和先天神經類型有關。一般來講,給那些活潑好動的胎兒聽一些節奏緩慢、旋律柔和的樂曲,如“搖籃曲”等;而給那些文靜、不愛活動的胎兒聽一些輕松活潑、跳躍性強的兒童樂曲、歌曲,如“小天鵝舞曲“等。那將對胎兒的生長、發育起到更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