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發生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怎么辦
胎膜早破指的是胎膜在臨產前破裂的現象,發生率約占分娩總數的6%-12%。一旦出現胎膜早破的情況,很容易導致早產、圍產兒死亡、宮內及產后感染率升高等問題。那么,胎膜早破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呢?面對胎膜早破,又該怎么辦呢?趕緊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吧!
胎膜早破怎么辦?胎膜早破原因是什么?母嬰網小編提醒您注意:在臨產前胎膜破裂,稱為胎膜早破,其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占分娩總數的27%~17%。發生在早產者約為足月產的25~3倍。其對妊娠、分娩不利的影響是早產率升高,圍生兒死亡率增加,宮內感染率及產褥感染率皆升高。
胎膜在臨產之前發生破裂稱為早破水,這是分娩時十分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通常是于胎位不正、骨盆狹窄、胎寶寶的頭與媽媽骨盆不相稱、羊水過多所致,但當子宮頸口發生病變,如多次做人工流產使子宮頸重度裂傷、形成疤痕,可使羊膜腔內壓力不均勻,致使胎膜早破;除此,在孕末期依舊進行性生活,引起子宮內感染,特別是精液內的前列腺素,誘發了子宮發生收縮,從而改變了羊膜腔內的壓力造成早破水;另外,劇烈的咳嗽、突然大笑、或大怒、做較重的體力工作、外力沖擊腹部、摔倒等,都可使腹腔內的壓力驟然升高,壓迫胎膜,遭到破裂。
孕媽媽可突然感到有水從陰道內流出,時多時少,連續不斷地往外流。如果胎膜破口較小,或破裂的地方較高時,則羊水的流出量少,如果從陰道內往上推動先露時有羊水流出,即可確定是胎膜早破;反之,推動先露部但并不見流液增多,往往可能是尿失禁。胎膜早破對母子二人都有危險,必須趕快去就醫。
胎膜是胎寶寶的保護膜,一旦破裂便失去了保護作用。首先,細菌可沿著陰道上行進入羊膜腔內感染胎寶寶,使胎寶寶發生缺氧;其次,細菌也可經胎盤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菌血癥、敗血癥,還會增長產后出血、產褥感染和羊水栓塞的機會,使媽媽生命受到威脅,除此,羊水外流致使子宮變小,刺激子宮發生收縮,如果此時尚不足月,就會引發胎寶寶早產,于器官功能不全,因此生活能力差,對胎寶寶生存很不利;另外,還可造成嚴重威脅胎寶寶生命臍帶脫垂。
胎膜早破因素-
胎膜早破因素-
胎膜早破因素
胎膜早破因素-
胎膜早破因素-
胎膜早破是妊娠晚期較常見的孕期并發癥,其發生率約為分娩總數的27%~17%。胎膜早破的孕婦,除出現陰道流水外,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所以,常易被忽略。但胎膜早破對母兒的不良影響卻是顯著的。
孕媽媽也一定要在孕期定時做產前檢查,一般在懷孕5‐7個月間,每個月去做一次檢查;懷孕7‐9個月,每半個月去做一次檢查;懷孕9個月以上時,每周去做一次檢查,有特殊情況隨時去就診。
不要去做劇烈的活動,不要再提重物,也不要走長路、跑步、長途顛簸及工作得太緊張;避免去擁擠的場所和擠公交車。
在懷孕的末期3個月,一定要減少性生活,尤其是最后的1個月,切記性生活是禁止的。
一旦破水,不管是否到預產期,有沒有子宮收縮,都應立即去醫院就診。為了預防胎寶寶的臍帶脫出,破水后應立即抬高臀部躺下,外陰墊上一片衛生棉,不可再入浴,就是趕往醫院的途中也需采取躺臥姿勢。
胎寶寶尚未足月時發生破水,可采用期待療法治療。懷孕28‐32周時,應力爭保胎治療,以維持到懷孕3周或以后分娩,懷孕33‐35周時,特別是33‐34周時,則應在保持外陰清潔的情況下等待48‐72小時,如果沒有感染可期待至35周,以明顯降低胎寶寶發生不測。
如果胎寶寶發生宮內感染、缺氧窘迫時,應緊急做剖腹產手術,盡快讓胎寶寶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