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寶寶早入盆是什么原因 應該如何應對
胎兒入盆,是指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下,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使其身體得到鞏固的一種現象。通常情況下,也就意味著孕媽媽腹中的胎兒已經默默地做好了出生的準備。當然,也不乏一些特殊狀況,比如,胎寶寶早入盆,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一大早就接到閨蜜林林郁悶不已的電話:&ld;我剛檢查完,胎寶寶入盆了!&rd;習慣于晚起床的我,正在貼秋膘的美夢中沒有回過神來,不自覺的接了句:&ld;入盆好啊,恭喜你馬上要見寶寶了!&rd;電話那端傳來林林的河東獅吼:&ld;你快醒醒啊!我才28周就入盆了,好什么好!&rd;
呃……將手機離耳朵再遠一些,我揉了揉還沒有完全清醒的眼睛,又習慣性的看了看身邊的二寶,還好他依舊在香甜夢中沒有被這大嗓門吵醒。忽然反應過來,對啊,林林才孕28周,怎么就入盆了?
匆匆趕到醫院,林林已經辦好了入院手續,郁悶的平躺著病床上‐‐保胎!看見我進來又激動的想從床上坐起來,還好被旁邊她的老公一把按住:&ld;醫生讓你絕對安靜平躺??!&rd;我點頭示意,看著她似乎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其實了解她的我還是從她有些蒼白的唇和飄忽的眼神中看出了她心中的恐慌。這是林林的第一個寶寶,大齡懷孕本就辛苦。
林林躺在床上給我講:B超已經看不清楚胎兒的雙頂徑,但是寶寶實在太小,所以想要保胎必須絕對靜養,也就是臥床雙腳太高躺,盡可能的不動,即便是去洗手間都要小心翼翼。并且需要在醫院觀察嚴密觀察著,以防隨時可能的生產。林林還自我解嘲的說,可能是與她上個月太忙碌勞累有關。工作忙得團團轉,忙的忘記了自己是個孕婦。這不,胎寶寶不樂意了,報應就來了吧!
正常情況下,孕36周左右,胎寶寶的頭部將進入到媽媽的骨盆中,也就是胎頭的雙頂徑進入到媽媽盆腔入口的下端,并與骨盆相對稱,這種現象被稱為&ld;胎兒入盆&rd;。這也是胎寶寶準備好降臨所給媽媽發出的信號。胎寶寶入盆的時間也會因人而異,早的就在孕33周就出現入盆跡象,還有的要等到分娩才會入盆。
不過胎寶寶入盆早并非一定會早產。每個孕婦的入盆時間都會有所差異,提前入盆可能是因為胎寶寶本身較小或者是胎頭小而孕婦骨盆大;也有可能是因為準媽媽運動量有些過大了。即便是入盆了,只要沒有破水、見紅、宮縮頻繁等臨產現象就不用特別擔心,有的孕婦入盆后1-2個月才生產,因此早入盤并不一定會早產,準媽媽不必過于擔心,但確實要小心謹慎對待。
胎兒入盆時敏感的準媽媽是會有感覺的,比如:出現尿頻,因為入盆后龐大的子宮進一步壓迫膀胱,讓準媽媽尿意連連;有些準媽媽會有墜痛感,肚皮發緊,私密處疼痛;當胎寶寶入盆后,隨著胎位下移,子宮對臟器的壓迫感會明顯減輕,會使準媽媽忽然產生輕松的感覺,呼吸都顯得格外通暢……
導致胎寶寶不入盆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胎寶寶過大;胎寶寶頭部與準媽媽骨盆無法對成,胎頭難以下降;胎寶寶出現臍繞頸的情況;準媽媽是前置胎盤等等。
林林是一個有著風風火火性格的女子,拖延在她身上蕩然無存。即便是懷孕了,也依舊是馬不停蹄的忙來忙去,所以出現胎寶寶早入盤也是極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既然已經如此了,就沒有必要太過于緊張。該保胎就保胎,該靜養就靜養,最好提前入院隨時監控胎心胎動,萬一不小心提前生產,現代的醫學技術對于早產兒的施救來講也是比較成熟的。
林林也只好苦笑著,心不甘情不愿的&ld;享受&rd;著&ld;衣來伸手飯來張口&rd;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