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多久胎教最佳 準媽胎教要避免這些誤區
現在準媽媽懷孕以后一般都會給孩子進行各種胎教的,很多的孕婦都想知道肚子里面的那個小家伙的腦袋瓜里,到底在發生著一些什么樣的奇妙的事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內容吧。
以前研究人員認為,胎兒要晚至7-8個月大,才開始擁有最初級的&ld;學習&rd;能力,故大多數胎教也始于此時。但美國研究者在一項專題研究中發現,胎 兒的智力水平遠比我們原先知道的要高得多,出現初級學習能力的時間也比我們想像的要早得多?;诖耍瑢<覀冋J為:胎教其實可以提前至懷孕僅僅4個月時。
加州大學生學家戈德曼通過對200余名不同種族、不同性別的胎兒的研究發現,早在僅3周大時,許多胎兒就能對外界作出相應的反應,只是較為遲鈍而已。到4-5個月時,反應已經堪稱靈敏。如,當外界有巨大聲響發出時,胎兒會立即隨之緊縮一下。
當胎兒長至6個月時,便可能對動聽的音樂、普通的說話聲和難聽的噪音做出明確的區別:當播放悠揚的樂曲時,胎兒的頭會轉向發出聲音的一側,身體 還會&ld;悠閑&rd;地伸展一下,有的面部甚至還出現了類似微笑的表情;當外界出現馬達的轟隆聲等噪音時,胎兒大多會把頭轉到另一側,有的還會用一雙小手捂住一對 小小耳朵;胎兒能夠聽到大人的講話,分辨男性和女性的聲音,并且開始&ld;監視&rd;母親的情緒。味覺方面胎兒已經有初步的發展,能夠分辨出苦味、甜味或酸味,并 對甜味有天生的偏愛。吸吮手指是他們的另一種本能:胎兒多會花很多時間吸吮自己的小拇指,這不僅為bb日后的第一餐做好了準備,而且能幫助他發現自己身體 上有趣的東西,比如皮膚的感覺和拇指的大小。因此,胎兒在子宮內吸吮拇指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探索世界的開始。
當胎兒長到7個月時,聽到的許多聲音已能牢牢記憶在腦海里,并對其一生產生微妙的影響。研究者通過試驗證實,此時如對胎兒唱一首歌,其出生后就 可能對這首歌十分敏感,一般可能不學自會,或稍稍教一下便能掌握這首歌的要領。不過,如果雙親都是搖滾樂迷,那么可千萬別讓bb此時&ld;共享&rd;搖滾樂那強烈 的節奏,否則只能增加胎兒出生后罹患多動癥的可能。如果想培養孩子對外語的興趣,那么不妨讓胎兒在此時多聽聽外語,盡管他們什么也聽不懂,但至少會有點語 感。如果此時胎兒能經常享受到母親隔著肚皮的按摩,那么他將提前享受到親情和愛撫,這對促進其心健康大有裨益。此外,讓胎兒聽聽電腦鍵盤之類的&ld;嗒嗒&rd; 敲擊聲也不錯,據說可有效地刺激其抽象思維的能力。
當胎兒長大到8、9個月的時候,其聽覺器官便變得更為敏銳,此時,他會靈敏地把頭轉向某一個聲源,或對多個聲源明智地做出選擇性傾聽。當然,對 胎兒最有吸引力的一定是媽媽的聲音。胎兒會在醒著的大部分時間里傾聽這種特殊的&ld;音樂&rd;,要是準媽媽們每天都把腳抬高并傾聽同一首舒緩的樂曲,胎兒就能夠 記住這支樂曲,甚至還能隨著音樂的節奏擺動身體。研究證實,這種&ld;音樂胎教&rd;實際上是一種對孩子最早的記憶力訓練,對日后培養孩子超強的記憶能力大有好 處。
聽覺之外,此時的胎兒對光也有了較為敏銳的反應:眼睛開始在黑暗中一開一合,似乎在為出生后做練習。到33周左右,胎兒能表現出其超高的&ld;情 商&rd;‐他們已具備感覺母親情緒的能力。當準媽媽和人爭吵、或者因為交通阻塞而喪氣的時候,小寶寶也會焦躁不安,甚至還會用自己的動作(如心跳加速或更多的 踢動)來回應外界的情況。
胎兒孕育所需要的一切物質條件,胎兒需要什么,母親就無償提供,可以說是安全舒適,應有盡有,你會說她(他)還需要什么環境呢?這里指的環境即胎兒生活的外環境,也即母親所處的環境,包括工作環境、居住環境等對胎兒的影響,也是胎教的一部分。
母體內的生、生化變化狀態及營養構成了胎兒的內環境。胎兒先天異常的發生,不外乎是不良的內外環境直接或間接作用于胚胎,使之發生異常。引起先天胚胎異常的因素稱之為致畸因子。這些致畸因子,可能遺傳、環境、生物、營養等諸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要使胎兒發育良好、健康乃至出生后智力超群,就必須重視環境因素對胎兒的影響。良好的環境,能使胎兒受到良好的感應,不良的環境,能使胎兒受到不良的感應。外界的色彩、音響和聲樂,乃至無限美好的大自然的景色等,不僅使孕婦置身于舒適優美的環境中,而且,孕婦也得到了美與歡快的感受,自覺心情輕松愉快,進而影響她腹中的胎兒。
總之,胎兒的身心、智能的健康發育,不僅需要良好的內環境,同時與胎兒生長發育的外環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年輕的父母們在工作之余,應常常帶著你的&ld;小寶寶&rd;去感受、享受大自然的美。
在一些&ld;胎教&rd;課上,你肯定這樣地記錄著:懷孕5個月時進行音樂胎教。每次5~12分鐘,6個月后,每次20分鐘,一天1~2次。連音箱擺放的位置都有講究,放在1米左右處,揚聲器對著腹部,分貝在65~75。不僅胎兒聽,準媽媽也得精神集中,一起投入。
專家告訴你真相:用聲音來刺激胎兒,無非是想對其生長發育產生積極影響。而實際得到的結果是胎兒的聽力閾值下降了。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聲波,是有害的噪聲,它有可能對胎兒造成易干擾和易激惹性。也就是說,本來給胎兒一定音量的聲音才能引起他的反應,而現在,一個比原來音量還要低的聲音就能引起他的反應,表面上看起來,胎兒變得伶俐了,但實際上,是胎兒得不到安靜的環境,神經變得緊張了。
有人建議,當胎兒踢肚子時,母親可輕輕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兒再踢,母親就再拍打。每天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據說,生下來的寶寶在聽、說和使用語言方面都能獲得最高分,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展。
專家告訴你真相:從剛生下來寶寶的生活狀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小寶寶除了要吃東西填飽肚子睜開眼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就連大小便他也可以閉著眼完成。對新生的寶寶你會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地去拍打他嗎?而且,當他還在腹中的時候,胎動并不是閑來無事在和你做游戲,他可能是伸個懶腰,或換個睡姿。你對他的拍打很容易引起他的煩躁不安,這并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
現在常推廣的&ld;胎教&rd;方法,都是從聽覺、視覺、觸覺方面對胎兒進行刺激。而聽覺、視覺和觸覺這些都是生學參數,并且,現在所發表的各種論文,其中所采用的實驗都是生學實驗。沒有臨床醫療實踐的科學結論。所以準媽媽們不能盲目地相信和遵循這些&ld;胎教&rd;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