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準媽媽應該遠離哪些
有了寶寶,準媽媽都很開心,十月懷胎中,準媽媽要定期到正規醫院檢查,這不僅僅是為了確保母體的健康,還是要防止胎兒出現不良狀況哦。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很多媽媽都擔心寶寶的健康,想著會不會有些因素會影響,下面就來和5068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胎兒發育吧。
胎兒的遺傳構成即基因型,明顯地控制著胎兒的生長和新生兒的體重。據研究,在決定新生兒體重的諸因素中,胎兒基因型的作用約占20%。如男性胎兒的基因型可增加新生兒的體重,因此,男性新生兒比女性新生兒的體重平均高150~200克。遺傳基因影響胎兒生長和新生兒體重的事實在不同種族間表現得十分明顯。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的異常一般都伴有胎兒生長遲緩。如 Trer綜合征(45,X0),其新生兒體重比正常者低10%~20%。
除胎兒遺傳構成對胎兒生長所發揮的遺傳控制外,胎兒生長還受父母遺傳因素的影響,其影響程度估計約為20%。實驗證明,母體的身高和體重與新生兒的體重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父親的身高和體重與新生兒的體重似乎沒有明顯關系。所以,影響胎兒生長的父母因素主要來自母體。母體的基因型還可以通過決定子宮的大小和功能而影響子宮內胎兒的生長。
胎盤功能的強弱對胎兒的生長有著重要影響,胎盤的重量是衡量胎盤功能的重要指標,因而常以胎盤與胎兒的重量比來表示胎盤的功能狀況。統計資料表明,胎盤與胎兒的重量比越大,胎兒的生長速度也越快。
實驗表明,胎盤的血循環狀況是調節胎盤和胎兒間物質轉運的關鍵,若胎盤內胎兒和母體間物質交換面積的減少,會引起胎兒生長遲緩;胎盤的代謝狀況也是影響胎兒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胎盤所產生的多種激素也明顯地調節著胎盤內物質交換過程。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不僅能維持卵巢黃體繼續存在,而且能使更多的葡萄糖進入生長中的胎兒體內。人胎盤催乳素(HPL)也有促進胎兒生長的作用。也有學者認為,HPL的促進胎兒生長作用是通過刺激胎盤生長激素的產生而實現的。胎盤產生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也參與胎兒生長調節過程。孕激素可通過提高母體血糖水平而增加胎兒胰島素的分泌,從而促進胎兒生長。雌激素可促進子宮和胎盤血液循環,從而促進胎兒生長。胎盤缺陷或功能不全會明顯影響胎兒生長。
母體良好的營養狀況是胎兒獲得足夠營養物質的基礎,而正常的胎盤是胎兒獲得營養的重要條件。如果孕期營養嚴重不足,胎兒的生長發育就會嚴重受阻。現在,孕媽媽們都很注重營養的補充,在此不再細說。
胎兒血液中胰島素完全胎兒的胰島所分泌。早在妊娠的第8周,在胚胎的胰腺和血液中便可檢測出微量的胰島素。胰島素不能通過胎盤屏障,胎兒胰島素可促進母體血糖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致使胎兒脂肪沉積,體重增加。
甲狀腺可增加神經因子的合成,從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此外,甲狀腺對肺、骨骼等器官的發育亦有很大影響。
生長激素對胎兒生長的作用有明顯的種屬差異。在人類,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一樣,似乎只影響骨骼的發育,不影響胎體的發育。
腎上腺分泌的皮質酮在某些器官的成熟發育(如肺和小腸)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但是,對于其中的某些器官,糖皮質激素雖可促進其成熟,但對其生長卻有抑制作用。不少實驗證明,外源性糖皮質激素對胎兒的生長有抑制作用,但這一作用有著嚴格的時間性。
胎兒產生的多種生長因素對胎兒的生長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十分活躍。研究揭示,有一族低分子量的多肽類生長因子對胎兒的生長有重要作用,可刺激多細胞的分裂,其在臍血中的濃度與新生兒的身長、體重和胎盤的大小、重量成正相關關系。
神經生長因子和上皮生長因子具有促進某些特定器官和組織生長和成熟的作用。上皮生長因子能促進多種細胞的分裂,并且能加速胎兒肺的成熟發育。神經生長因子可促進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
腎臟的存在是胎兒正常生長所必需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人推測,腎臟在維生素D的活性衍生物的產生中有著重要作用,而這種活性衍生物是胎兒骨骼生長所必需的一種因子。另外,腎臟與生長激素的降解和排出有關,因而可能參與生長激素的濃度和活性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