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三下"比"媽媽生氣了"更有效 不信試一試
&bsp; 孩子淘氣、不聽話,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于是,爸爸媽媽使盡各種辦法,但是效果并不顯著。這其中,大多數家長慣用的招數就是&ld;媽媽生氣了&rd;、&ld;媽媽不你了&rd;,這些辦法看似有效,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實,很多時候,&ld;數三下&rd;比&ld;媽媽生氣了&rd;更有效,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試一試哦!
在國內外的家庭教育中,&ld;我數三下&rd;都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雖然大多數時候,&ld;數三下&rd;后面,緊接著的是一個威脅的話語,比如&ld;媽媽就生氣了&rd;、&ld;媽媽就不你了&rd;、&ld;爸爸就要沒收玩具&rd;了等等,但是家長們在實踐中會發現,數過三下數字,往往比直接威脅孩子更有效。
琦琦是一個5歲女孩的媽媽,最近,她發現女兒身上有件特別驚奇的事情。&ld;都說小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一玩起來就不愿意回家。但幼兒園老師最近教家長使用了一種&ls;倒計時&rs;法,從10分鐘開始,到5分鐘、3分鐘、1分鐘,明確告訴孩子要結束當前的活動,女兒真的聽話地放手了。&rd;琦琦說。她把這種方法用在其它事情上,比如催促孩子睡覺,要倒計時,喊孩子起床,要倒計時,收拾玩具,數三下,大部分時候都好用。
&ld;以前,我總是以&ls;媽媽生氣了&rs;、&ls;我要揍你了&rs;來嚇唬女兒,早知道數三下或者倒計時就這樣有效,我早就用了。&rd;她說。但是,琦琦也有疑惑,有時候,&ld;數三下&rd;特別好用,有時候,連續數好幾個&ld;三下&rd;都不行,這是怎么回事呢?
在國家二級心咨詢師張秋看來,倒計時也好,數&ld;1、2、3&rd;也罷,都是一種幫助兒童轉移注意力,調節奏的有效方法。&ld;兒童的內在節奏感遠慢于成人的,尤其是性格內向和不喜歡運動的孩子。當他們在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時,這一點更加顯著。所以,一旦家長需要兒童停止當前的活動,進行新活動時,必須給他們留出遠大于成人的過渡時間。&ls;數三下&rs;正是這樣一種留出過渡時間,讓孩子慢慢把注意力從當前的事情上挪到另一件事上的辦法。&rd;
對于琦琦的疑問,張秋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連續數好幾次&ld;三下&rd;的情況,可能是孩子特別喜歡當前的活動,家長給孩子留出的過渡時間不夠。而長時間反復地數&ld;1、2、3&rd;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麻木,讓原本單純有效方法失效了。
&ld;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原本計劃數&ls;1、2、3&rs;,數到后來就變成了&ls;1、2、25、26……29、3。這還算有耐心的家長,性子急的,直接把孩子拉起來就走。結果孩子哇哇大哭,家長也不高興。&rd;
想幫孩子順利過渡,張秋建議,可以在每天早上,明確告知孩子當日的行程,并且闡明原因。當他們對未來進行的事情有所了解,甚至感興趣后,轉移注意力就順利多了。
比如,我們希望孩子能停止玩積木,好好吃飯,可以說:&ld;寶寶,現在我們要吃飯啦!吃完飯,你就會長高長大!如果飯后你還覺得不夠,就可以吃一個你最喜歡的砂糖橘!&rd;這時,原本對食物不感興趣的孩子,很可能會一邊盯著砂糖橘,一邊抓緊時間吃飯。
再比如說,如果想讓孩子從一個場景轉移到下一個場景,我們可以幫他們營造一種告別或開始的儀式感。比如一邊唱&ld;告別歌&rd;,一邊揮手和玩具或小朋友再見。時間長了,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