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伴侶助孩子健康成長
&ld;大家好,我叫小魚嘉嘉,我今年6歲。我喜歡小動物,我喜歡大象,河馬,長頸鹿,貓頭鷹……這些動物有的在動物園就能看到,有的要到非洲才能看到。&rd;2016 年環球資訊廣播迎來全新改版,節目間隙聽到的這個稚嫩的童聲萌化了無數的聽眾,不禁讓人想象這是一個牙還未長齊或豁了一顆的小寶貝。孩子的視角告訴大人,他們喜歡小動物,可是為什么喜歡小動物呢?在孩子眼里,動物又意味什么呢?是玩伴,是朋友,也是成長的護航。
在我國城市中,絕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他們長期生活在成人組成的環境中,很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狀態。一位兒童心專家說:&ld;現在的孩子擁有的東西太多了。讓他們學會去關心自身以外的東西是很有益處的。&rd;實踐表明,飼養伴侶動物可以豐富兒童的生活內容,培養兒童的愛心和責任心,有助于兒童性格的多方面發展。
與小動物相伴是兒童特有的天性。他們會把伴侶動物當做親密的朋友,甚至視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們喜歡與小動物一起嬉戲,向它傾訴心聲,并獲得安慰,擺脫孤獨,使兒童在自己的世界里獲得安全感。
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男孩說,如果他受到別人不公正的對待,回到家中就向小動物訴說自己所受的委屈。這時,小動物就成為自己最好的安慰。可見,與伴侶動物相交流,是兒童獲得安慰和友情的一種源泉。常能聽到小朋友說:&ld;小動物是我最好的朋友。&rd;
心學家們將這種伴侶動物與兒童之間的親密關系,歸功于伴侶動物的非歧視性。伴侶動物不會在意一個孩子在學校里是否是個好學生,也不會在意他是否辦了傻事或者是否調皮。不論孩子們受到了什么樣的挫折,伴侶動物都會給他們無條件的關注,無形之中幫助他們撫平心靈創傷和恢復自信。
伴侶動物可以教會兒童生命科學中最基本的知識,它們將一些自然常識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受到生動的教育,比如生命是如何成長、繁衍的;通過與小動物嬉戲玩耍,喂養、訓練和護小動物,兒童能逐漸了解小動物的各種行為和表情的意義,生命的艱辛、美麗與短暫,從而意識到生命的可貴,幫助兒童從小就養成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行為習慣。
伴侶動物可以豐富兒童的社交生活。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通過飼養伴侶動物,可以逐步增強與人交往的信心。只要您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兒童在同小動物玩耍時,臉上流露出的發自內心的興奮神情,您就會了解伴侶動物在孩子們的生活中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有小動物相伴的兒童更容易結識新朋友。伴侶動物還會為兒童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成年人可以幫助兒童照顧小動物,并與兒童共同分享伴侶動物帶來的生活樂趣,這種交流是完全沒有年齡差距的。伴侶動物幾乎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善大使。最近,劍橋大學對兩組兒童進行了對比研究,一組兒童飼養伴侶動物,另一組不飼養。研究結果顯示,飼養伴侶動物越多,孩子社交能力越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童年的生活對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伴侶動物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不僅能給兒童帶來歡樂和啟迪,使他們擁有多彩的童年,還有助于完善兒童的性格,培養兒童對家庭、社會和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