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培養子女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早期的教育和培養,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應該重視對孩子從小的教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培養子女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一、重視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
1.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時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需要大量的營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長也都舍得為孩子健康投資,但孩子如果沒有好的飲食習慣,不好好吃飯,化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呢,為此我們要重視孩子飲食習慣的培養,如:愉快地進餐,正確使用餐具,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邊吃邊玩,不貪吃零食等。
具體要注意的是:在吃飯時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或者邊吃飯邊看電視,對消化不好;也不要用許諾法(講條件)讓孩子吃飯,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講理、亂化錢、任性等不良習慣;不能讓孩子挑食偏食,家長自己也不要挑食,樣樣都吃;吃飯時不要過于責怪、批評甚至嚇唬孩子,以免孩子情緒緊張影響食欲;飯前不要給孩子吃零食,更不要無限量給吃零食。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營養平衡、身體健康。
2.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是幼兒生長發育、尤其是神經系統發育的必要條件。幼兒時期孩子的神經系統還沒發育完善,神經細胞容易疲勞,而大腦又處在發育最快的階段,睡眠能夠消除神經細胞的疲勞,對大腦起到保護作用。睡眠時人體又會分泌生長激素,促進人體長高,又能使幼兒身體的各個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孩子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食欲好,表現活潑快樂,智力活動提高,也就是我們說的反映快,思維敏捷、聰明。因此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于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睡眠時間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3-6歲的孩子每天應睡12小時左右,分二次,一次是夜里,一次是午睡當然孩子之間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所需的時間略有不同,主要以孩子白天的精神狀態好、情緒好為準。
培養要求主要是:按時睡覺、自己獨睡。睡覺有規律,能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早晨起床也有規律,不會睡懶覺,也不會因為沒睡醒而影響學習、耽誤家長上班等。孩子獨睡一則有利于養成好的睡眠姿勢,室內空氣好,二則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重視孩子衛生習慣的培養
幼兒時期,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較差,容易得各種疾病。培養孩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僅有利于孩子防病保健康,而且有利于生長發育,孩子經常生病,大人辛苦孩子發育不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主要重視平時,重點做好“四勤、四要、四不要”。
四勤:勤剪指甲,勤洗頭理發,勤洗澡換衣,勤漱口刷牙。
四要:早晚要洗臉,飯前便后要洗手,睡前要洗腳,生吃瓜果要洗凈或削皮。
四不要:不喝生水,睡前不吃零食,冬天不蒙頭睡覺,平時不挖鼻孔和耳朵。
另外,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合理穿衣,不要太多,有些孩子體質較差,經常感冒生病,對于這些孩子,家長不要因孩子生病就給他多穿衣服,這樣反而不好,因孩子稍微運動一下就出汗,更易感冒,有的家長提出不要讓孩子“玩”,這樣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好,也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長期下去只能使孩子自身的疾病抵抗力將更差。再有,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不要對孩子過于包辦,要讓孩子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等,不要怕孩子動作慢,穿不好,過多的包辦代替使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生活自理能力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