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把孩子管理好
把每個孩子都管理好,這是每個家長都希望的,然而有些孩子就是很頑皮,怎么管都不聽,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你一定很頭疼了吧?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家長如何管理孩子
一,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現在許多家長教育觀念仍然陳舊。他們認為只要孩子成績好,將來就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所以他們只關心孩子考試成績,不追求孩子能力的全面發展,不關注孩子的精神生活、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只追求分數的結果,給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壓力,使學生想學好又怕成績考不好,最后被家長全部否定,長此以往造成惡性循環使孩子失去學習的信心,失去成才的機會。其實我們教育子女不只是讓他成“才”,關鍵是成“人”。社會的發展,不僅僅需要高智商的大學生,更需要有一技之長的普通勞動者。因而我們對待孩子不僅僅要關心學習成績,更要從思想、行為、交往、能力等各方面去關注,使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使他們將來在社會上能有一席之地。家長們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還要努力為孩子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濃郁的家庭氛圍對學生的的學習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大家應該知道孟母“擇鄰三遷”、“斷機教子”的故事,足見家庭的教育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家庭要形成一種和諧民主的氛圍,家長要盡力為孩子安排獨立潔凈的房間學習。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不大聲說話、不看電視、不隨便到孩子房間;家長應盡量多讀書,積極充電,和孩子共同學習,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
二,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終身受益。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角度上來說,習慣是能力的通道,能力只有在良好習慣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作為家長要輔導孩子的學習是十分困難的,但培養孩子的習慣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老師只是指導學習方法,培養課堂學習習慣,而在家中時的學習習慣十分重要。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以下的學習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課前預習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閱讀的習慣等等,這些習慣的養成能有力促進孩子的學習進步。家長還要注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一個學習興趣濃厚的孩子,對各種現象和問題都會產生好奇感,在學習過程中,他們能傾注全部感情,甚至會達到一種癡迷程度。家長要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如:盡最大可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及時肯定孩子的成績,對他都有很好的激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