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
時間:
燕華2
家庭教育
家長們想要給孩子塑造一個好的性格,就要以身作則,因為孩子變成怎樣,往往決定性在家長身上,那么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塑造孩子的性格方法
1、培養獨立性:一方面是日常生活的獨立性,包括自己穿衣、吃飯等;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活的獨立性,包括人際交往、自信心等。
2、培養堅持性:家長們多培養兒童做事善始善終、作息早睡早起、堅持為集體做事等習慣。
3、培養果斷性:在一個復雜而困難的任務面前,能迅速果斷地做出決定,這個需要有大膽勇敢、沉著冷靜的性格。
4、培養交往能力:培養兒童和他人友好相處,多照顧關懷人,能愉快融洽地融入集體的能力。
5、培養自制能力:培養兒童養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的好習慣,清楚行動的目的和意義,做事不要拖拉,及時將任務完成。
影響孩子性格的因素
1、遺傳的作用:遺傳因素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礎,它為性格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家庭氣氛: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業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性格有積極的影響。相反,父母間的爭吵、隔閡、猜疑甚至關系破裂(父母離異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3、家庭結構:有研究表明,來自兩代人家庭的兒童在好奇心、堅持性、伙伴威望、與人關系及對勞動態度上均優于來自三代人家庭的兒童。這主要與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等因素有關。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目前我國獨生子女普遍的社會,如果不注重對獨生子女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教育,很容易使他們形成任性、不關心別人、自私等不良性格。
5、學校環境影響:學校教育對兒童性格主要是通過學校的傳統與校風,教師的性格、態度與行為,師生關系,兒童所在班集體,同學之間的關系等渠道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