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的秘籍鮮為人知
教育處一個好孩子,周圍的人都會羨慕不已,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好孩子,其實只要找到成功之道,你也會成為好父母。今天小編分享的是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的秘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的秘籍
1、不斷補充育兒知識
初為人父人母,面對新生的寶貝,很多爸爸媽媽一臉茫然,甚至有些手足無措。隨著寶貝一天天長大,各種各樣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可以通過向過來人請教,閱讀各種育兒書刊或參加各種父母培訓班、研討會來提高自己的育兒能力和技巧,這是成功養育聰慧寶貝的必需途徑之一。值得提醒的是,補充育兒知識不僅僅是媽媽的責任,也是爸爸的責任。因此,爸爸也要利用各種機會提高自己的育兒技能。
2、學會傾聽
寶貝為什么會做出一些令人費解的事情呢?他們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很多父母常常因不了解寶貝的想法,不能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而苦惱。掌握寶貝的脾氣秉性,增進與他們溝通的技巧,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莫過于傾聽。比如,當寶貝向你表達強烈的感受,如生氣和沮喪時,認真地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會幫助他們盡快擺脫所面臨的困境。
3、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
許多父母認為,寶貝小的時候對周圍的事物沒有什么感受,即使講給他們聽,他們也聽不懂或不明白。因此,向寶貝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件類似對牛彈琴的事情。研究表明,在寶貝面前表露父母的真實感受,可以給予寶貝更多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可鼓勵他談論更多自己的想法,增進親子之間的溝通與解。建議父母每天花一定的時間與寶貝交流,談談彼此在這一天的感受。無論快樂、悲傷還是沮喪,所有情感的表露都會對寶貝的心發育產生積極的影響。
4、抽出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伴寶貝
兒童教育專家曾經做了一項調查,調查對象是一些學齡前的寶貝。當調查者問道:&ld;你最喜歡爸爸媽媽做什么&rd;時,很多寶貝做出了如下的回答:&ld;媽媽給我講故事。&rd;&ld;爸爸跟我玩皮球。&rd;&ld;媽媽和爸爸帶我和小狗一起散步。&rd;&ld;媽媽和我一起畫畫。&rd;&ld;放暑假時帶我出去玩。&rd;這充分說明了寶貝非常愿意跟父母在一起,跟父母在一起是寶貝一種正常而迫切的心需求。研究表明,父母花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伴寶貝,可以幫助寶貝建立起自信心,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
5、永遠關心寶貝
無論寶貝年齡大小,乖巧與否,始終給予關心會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愛,將來更加成熟地走向社會。在跟寶貝相處時,父母一定要避免跟寶貝說:&ld;我不喜歡你。&rd;&ld;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交給警察叔叔。&rd;雖然父母是開玩笑或是嚇唬寶貝,但寶貝不可能解父母的真實心,他們會把父母說的這一切都當真,并因此遭遇前所未有的心壓力。
6、熱情而溫柔地擁抱寶貝
每天上班離家時,送寶貝到幼兒園時,回家見到寶貝時,和寶貝玩得十分開心時,當寶貝因為遇到困難而沮喪時……都要記得給寶貝一個熱情而溫柔的擁抱。
這會傳遞給寶貝一個信息:爸爸媽媽多么愛我!對寶貝來說,沒有比爸爸媽媽的愛更能增加安全感與自信心的了。
7、做好寶貝的第一任老師
寶貝天生具有模仿的能力,他們需要通過觀察父母怎么處事情,來決定自己以什么樣的方式處事情。因此,與其在寶貝犯錯誤時采取打罵等懲罰措施來改變他,不如在平時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給寶貝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來引導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打罵寶貝只能教他通過暴力來表達自己憤怒的情緒,并且會傳遞給寶貝這樣一種信息,打比他自己弱小的人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8、給寶貝足夠的自主權
從早上吃什么到出門穿什么,父母應允許寶貝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給寶貝一些選擇的自,能鼓勵他們培養自主觀念,教他們如何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和得到希望的結果。另外,通過給寶貝選擇的自,父母也能避免一些麻煩,如強迫寶貝做一些他們不愿意做的事,引起他們發脾氣。當然,父母也應該向寶貝說明,設立一些必要的合限制僅僅是為了關心他們的安全,讓他們過得更加愉快。
9、給予寶貝盡可能多的鼓勵
明智的父母更傾向于忽略寶貝的缺點,尋找寶貝盡可能多的優點來鼓勵他。因為,如果父母注意捕捉寶貝做得好的事情,然后加以表揚和鼓勵,這比寶貝做錯事時給他們提建議更能促使他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發展。
10、勇于向寶貝承認自己的錯誤
父母有時候在處寶貝的事情上也會犯錯誤,比如,當寶貝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惹得父母一肚子氣的時候,父母對寶貝的懲罰就可能過度,甚至根本就不合適。事后,父母可能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但又不想自食其言,把自己說過的話收回。其實,真正的好父母會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并且告訴寶貝這么做的:&ld;我當時太生氣了,沒有冷靜地想清楚該怎么做。現在我知道我這么做是不對的。好吧,我會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來處這個事情。&rd;父母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降低父母在寶貝心目中的威信,相反會給寶貝樹立一個良好的知錯就改的好榜樣。
11、給寶貝經歷失敗的機會
寶貝的成長歸根到底是他自己的事,只有寶貝自己才是成長的主體。給寶貝從實踐中學習的機會,他才能真正長大。
從實踐中學習包括從成功的經驗中學習,更多地是從失敗的教訓中學習。因此,成功的父母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輩子不&ld;摔跤&rd;,更不會為了讓寶貝盡可能少經歷失敗而越俎代庖,凡事包辦代替。成功的父母會給予寶貝足夠的幫助、支持、鼓勵,也給予他必要的保護,但絕不會給予寶貝一個風調雨順的溫室。經歷失敗,才能培養寶貝頑強的毅力,經歷失敗,才能激起寶貝戰勝困難的雄心,經歷失敗,寶貝才能在失敗中找到成功的捷徑。因此,只有讓寶貝在失敗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磨練,他才能最終成為不怕失敗,勇敢拼搏的小勇士。
12、多與朋友交流育兒體會
許多實際的育兒問題,即便是育兒專家,他們也往往措手無策。但是一些父母的經驗之談往往能劍出偏鋒,十分有效地解決問題。正式或非正式的聚會場合,是父母相互交流并分享育兒經驗的好所在。有了寶貝以后,堅持定期參加一些已經為人父母的朋友間的聚會,是解決育兒問題,提高寶貝社交能力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個人在養育寶貝的過程中都會有很多的育兒經驗,解決問題的方法,彼此交流往往能帶給父母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家庭教育成功實施的方法
1樹立父母的威信。父母要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于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學習,及時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說話才會有分量,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2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須了解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同時,要尊重孩子的合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經常做做&ld;心換位&rd;,多體會孩子的苦惱,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孩子的需要。父母只有與孩子同樂、同憂,孩子才會感受到父母的愛,愿意與父母親近,愿意聽從父母的教導,這樣教育效果就會倍增。
3要具有一定的機智和性。在批評和矯正孩子的錯誤時,有些父母不講究方法,直接打罵,結果不但沒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還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更加不愿聽從父母的話。而聰明的父母則曉之以,動之以情,先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知道這樣的錯誤需要改正,也相信孩子能夠改正,這樣教育效果自現。當遇到孩子&ld;頂牛&rd;時,父母應避其鋒芒,先轉移其注意力,使雙方都冷靜下來,等心平氣和了再找機會交談,效果會更好。因此,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智地處問題。教育孩子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父母不要輕易放棄,不要在說教了幾次沒有效果后,就認為孩子&ld;不可救藥&rd;了。教育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的任務,并允許反復,所以,不要指望一勞永逸。孩子在進步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反復,這是正常現象。父母應當允許孩子反復,并抓住反復的機會進行進一步教育,促使孩子繼續進步。抓反復,要反復抓,這樣教育才會生效,才會成功。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這是孩子必須接受學校教育的之一。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為主,家長通過言傳身教r更多的是用自身行為來影響、感染孩子。而學校教育則是以系統的性教育為主,無論是做人的道,還是眾多學科的學習,都引導學生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學生領進科學的殿堂,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人文素質和科技素質。這種&ld;延伸&rd;的功能必須學校擔當。
家庭教育的七種有效方法
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談。交談的質量,跟交談的藝術有密切關系。
交談,是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娓娓談心。交談的時機應該是恰當的,交談的話題應該是有益的、孩子是感興趣的。交談之前,家長應該誘導孩子無拘無束地把心里話傾吐出來,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見解作為一份禮物回贈給孩子。通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誨和啟迪。單純的家長講、孩子聽,沒有反饋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于家長借交談對孩子進行挖苦訓斥,抓住一件小事嘮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厭,則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談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交談時機的捕捉和交談方式的運用上。一般地說,家長和孩子雙方在情緒不佳時,特別是在氣頭上,不要交談;在事情的原委還沒有搞清楚時,不要交談;有局外人特別是有客人在場時,請不要做批評性的交談;在飯桌上,在孩子睡覺前,也不宜做批評性的交談。家庭教育的特點是&ld;遇物則誨&rd;,所以教育的時機要靈活掌握,一切從教育的需要,特別是教育的效果出發,以孩子能接受為準則。交談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漫談式、調查式、激勵式、嚴肅批評教育式等都可采用。其中的漫談式,即不拘時間、地點、內容,海闊天空、輕松愉快地交談,常常是孩子歡迎交談方式。
成功的交談,似春風化雨,孩子是會受到教益的。
二、跟孩子一同活動的藝術
家庭氣氛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動,就是創造家庭良好氣氛的有效做法之一。
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共同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
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游玩。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百花,夏日的蟬鳴,秋季的落葉,寒冬的白雪,對孩子都會有無窮的吸引力。家長掐著時令帶孩子郊游,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色會帶給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喚回家長對童年趣事的回憶。共同的心境和語言,使長幼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消失了,多少教育內容都可以在此時此刻進行。
跟孩子一起去參觀游覽。假期若能帶孩子到外地旅游,孩子是最開心的。那些名勝古跡和各種展覽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覽時,若家長能做精辟的講解,孩子是最為佩服;如顯知識不足,則會迫使家長去翻書查資料,這更能贏得孩子的心。
跟孩子一起上街購物。孩子小的時候喜歡跟家長逛商店,順便要點民愛之物,家長可乘機介紹商品知識,灌輸勤儉持家的道。孩子長大一點了,可以為家、為自己購物,家長陪著當參謀,邊買邊談,邊看邊談,邊走邊談,兩代人之間相互沒有戒備,是教育的好機會。
跟孩子一起娛樂。晚飯后,節假日,一家人各展特長,吹拉彈唱,談天說地,讓家庭充滿歡樂的氣氛,增強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
家長和孩子共同活動的內容很多,共同活動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溝,融洽感情,寓教于樂活動之中,讓家庭教育在歡樂、親切、無拘無束的活動中進行。
三、表揚、獎勵的藝術對孩子進行表揚、獎勵也是很有學問的。
表揚、獎勵孩子,可以鼓勵孩子重復良好習慣形成;在表揚和獎勵中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的情感的加深。
孩子改選履行了父母的要求、希望,可以給予表揚、獎勵;孩子有了良好的行為表現,雖只是苗頭,也可給予表揚、獎勵;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表現了勇敢的品質或一定的毅力,也可得到父母的表揚、獎勵;孩子獲得了光榮稱號,父母要給予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孩子的方式很多,應以精神獎勵為主。比如:夸獎、贊許、點頭、微笑、親昵等,都能達到激勵孩子上進的目的。物質獎勵也要有,對年紀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質獎勵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可以贈送書籍、衣物、玩具、學習用品等,但要慎用金錢,更不能讓孩子小小的年紀,純凈的心靈過早地染上銅臭氣。
家長要把握住表揚、獎勵的時機。孩子興奮起來,來得快,去得也快,家長要把握孩子的心脈搏,該表揚、獎勵的時候要及時,使他們良好的表現得以強化,得以鞏固。如果是馬后炮,就會削弱激勵作用。
再有,表揚也好,獎勵也好,都要實事求是,因為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評價,要讓孩子在表揚和獎勵中去認識自己。過高,容易讓孩子盲目滿足;過低,又不容易達到到激勵的目的。另外,表揚、獎勵,家長的態度要真誠,最好不要事先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守信;絕不能在獎勵的程度上與孩子討價還價。
近幾年,有些&ld;學者&rd;把&ld;賞識教育&rd;稱為&ld;萬能的教育&rd;,并且說:&ld;賞識孩子時,可以無中生有。&rd;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想用一種教育方法取代所有的教育手段是不科學的。
四、向孩子道歉的藝術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生的,如何處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系,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氣氛。
當然,家長道歉、認錯,特別是向孩子道歉、認錯,態度必須是誠懇的,不敷衍,不找客觀原因,真誠地去求得諒解。
五、寬容的藝術
寬容是指孩子做錯了事之后,家長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了孩子的過失,他們沒有過激語言的斥責,也沒有窮追不舍的追究,這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自責,并在悔恨、內疚中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冷靜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列寧8歲時,隨母親去姑媽家做客。他不小心打破了一只花瓶,當時無人看見,查問原因時他害怕也沒承認。細心的姑媽猜著準是淘氣的列寧打的,不過媽媽一直保持沉默,等待著兒子民中萌發羞愧感。三個月后,媽媽親昵地撫摸著兒子的頭,欲有所言,不料列寧失聲大哭,講出了打花瓶的的事。媽媽安慰兒子,并寬容了他。媽媽知道兒子在這場內心的道德斗爭中,美的、誠實的品質取得了勝利。
印度圣雄甘地,少年時染上了吸煙的壞習慣,進而發展到偷錢買煙的地步。他深感痛苦和悔恨,便把自己墮落的過程詳細地寫在一個筆記本上,并鼓足勇氣把它交給了父親,渴望得到父親的教誨和懲罰。父親沒有責備他,只是久久地凝視著甘地,兩行熱淚滾滾落下。父親的寬容使甘地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從那以后,甘地痛改前非,走上了正路。
可見,寬容的確是效果很好的教育手段。應用時,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實施寬容教育的前提,必須是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認識,并深感內疚、悔恨時方可運用寬容手段。
家長準備原諒孩子的過失時,應該從表情上、語氣上使孩子感到家長對孩子所犯的錯誤很痛心,并相信自己能夠悔改。如列寧母親對列寧的撫摸,甘地父親的熱淚,都是對他們極好的教育。家長不可取無所謂的態度,使孩子如釋重負,沒有壓力,缺乏改正的決心。
寬容,是為了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而這種習慣和品德只有在實踐的鍛煉中才能產生和鞏固。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某件事沒有干好,就再不讓孩子動手參與了,允許孩子去干好的事情,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寬容。
寬容,絕不等于放任、撒手不管。寬容是積極的教育,旅途是家長失職的表現。
六、批評的藝術
批評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手段,家長批評孩子是為了對孩子不良思想、行為、品質給以否定的評價,并予以警示,從而引起他們的內疚、痛苦、悔恨,從缺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運用要公正合,恰如其分。有了一點錯,就全盤否定孩子;批評今天錯,還帶著以前的錯;一分的錯,總是當十分的錯來批評,這些估做法都是不合適的。所以,家長遇到孩子的缺點,要弄清情節,弄清原因,恰當估計錯誤程度,不能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對孩子橫加指責,亂上綱,亂扣帽子,亂分析危害。如果這樣,不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很不利于問題解決。
在批評方式上應是先肯定對的,再指出錯的;先表揚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評,再批評孩子。批評孩子可以嚴肅,甚至可以嚴厲,但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諷刺挖苦、奚落謾罵。否則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勢必會引起對立的情緒。
我們常說&ld;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rd;是說在教育孩子時,以正面激勵為主,但不是否認對錯誤、缺點和過失的批評,甚至懲罰。批評是可以采用的,但不要過多、過濫,不要把批評當成家長的教育手段。另外,批評、懲罰是一種否定、一種壓力,但同樣也可以成為一種激勵、一種動力。
七、樹立榜樣的藝術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庭教育中用榜樣的言行,使教育的內容具體化、人格化,使孩子受到形象的感染和教育,增強教育的吸引性和有效性,激勵孩子去模仿、學習高尚的品德行為,自學矯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孩子年齡越小,榜樣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時候受到榜樣的影響,印象會極為深刻,甚至會終生難忘。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榜樣。父母是孩子的師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學習的最直觀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則的示范,不僅可以增強說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風潤物一樣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應時刻檢點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為,為子女的品德修養做出示范。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