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小朋友是家長們的心頭肉,可以說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孩子們的想法越來越多,情緒也越來越多,有時候,讓家長們很是捉摸不透。于是,久而久之,家長們就會認為是孩子在無取鬧。其實,家長朋友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這樣很多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孩子的喜怒哀樂通常會比成人強烈,一件在成人看來微乎其微的小事,常常可以引發(fā)孩子十分強烈的情緒波動。相信很多父母都面對過孩子的情緒&ld;海嘯&rd;:無取鬧、躺在地上撒潑、哭個不停,等等。好言相勸孩子不領(lǐng)情;不予睬反而哭得更兇;打上兩巴掌吧也沒見啥作用。這到底是娃不對,還是父母的管教有問題呢?關(guān)于孩子的情緒的問題,這也是父母在線后臺的一個熱門話題,今天我們邀請了&bsp;兒童行為教育學(xué)家吳東輝老師,來給我們詳細解答相關(guān)的問題。
大家好,我是吳東輝。
孩子有自己的一套思維系統(tǒng),成人不應(yīng)該以自己的看法或判斷來否定孩子的情緒反應(yīng)。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都是孩子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對孩子來說情緒無所謂對錯,只有表現(xiàn)的方式是否被成人所接受。當孩子出現(xiàn)極端負面情緒時,父母可以參照以下幾點來緩解孩子的情緒。
1、找到情緒的根本原因
當孩子困了、餓了、累了的時候,一點兒小事就很容易引發(fā)他的壞脾氣。孩子會變得不講,無取鬧。找到孩子情緒的根源,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2、接納孩子的壞脾氣
對于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強烈情緒的孩子來說,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壞情緒。在情感上與孩子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你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等孩子情緒穩(wěn)定后我們在再進行處。
3、適當讓孩子宣泄
讓孩子適當宣泄一下不良情緒,可以舒散、吐露心中的積郁,對孩子的身體發(fā)育是有好處的。所以只要孩子不太過分,想哭就讓他哭會兒吧。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父母都遇到了哪些孩子的情緒問題吧!
&ld; :我家寶寶發(fā)脾氣時會撞自己的頭,撞得頭上都是大包,或是躺在地上不起來,每次都是以大人的妥協(xié)收場。請問我們要怎樣對待寶寶的壞脾氣呢?
A:我們首先應(yīng)清楚一點:孩子情緒大,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受家庭影響。孩子情緒大一方面可能是于家庭成員情緒大所致,比如,原生家庭中媽媽的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就非常大,甚至當寶寶還在媽媽子宮里時就開始影響他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父母&ld;憤怒基因&rd;的影響。
2來源于小時候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孩子小時候遇了重大變故或傷害也可能會引起情緒的不穩(wěn)定。
3 特定時期的情緒變化。孩子在2~4歲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情緒比較大的波動,這是因為此時孩子的大腦,特別是大腦皮層正在迅速發(fā)育時期,這會對孩子的情緒有一定的影響。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做的是:正確引導(dǎo)孩子,讓孩子多思考,多動手,來激發(fā)他的大腦皮層,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大吼大叫。
當孩子無取鬧地發(fā)泄情緒時,家長可以警告。警告時可以是低沉的聲音,也可以是有些夸張的動作,這些都是有效的方式。警告的同時,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消化情緒,在此期間觀察孩子是否冷靜,如果沒有冷靜,我們可以重復(fù)警告。如果孩子有所改善,應(yīng)立即表揚孩子。懲罰性的措施也是可以的,但懲罰的內(nèi)容最好不要是體罰或責(zé)罵,建議是剝奪孩子的游戲時間或不讓孩子得到應(yīng)有的獎勵等。
另外,家長也可以通過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的情緒。比如讓孩子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如繪畫、看故事等,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
&ld; :我女兒4歲了,特別愛哭。別的小朋友玩她的玩具會哭,不小心碰到她會哭;家里人有好吃的、好玩的不先給她會哭;先夸獎了別的小朋友,沒夸獎她也會哭。反正只要她不順心就會哭。
A:哭是因為孩子有情緒,適當讓孩子釋放一下情緒不是壞事。但是應(yīng)注意的是孩子在哭的過程中,父母不要讓孩子形成&ld;哭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只要他一哭就能實現(xiàn)心愿&rd;這個信號。4歲的孩子認知能力已經(jīng)發(fā)展的很好了,媽媽在孩子哭時應(yīng)明確地告知她:有些事情,即使你再哭媽媽也不會為此改變原則,哭是沒有用的。這位媽媽還可以采取與孩子共情的方法,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體會孩子的感受。你可以對孩子說:&ld;寶貝,媽媽解你的感受,媽媽小的時候也像你一樣,但是長大了就不會這樣了。&rd;等孩子情緒穩(wěn)定后,再慢慢與孩子溝通。
&ld; :我兒子六歲,上幼兒園大班。特別不愛寫字,一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字來,而且一旦寫不好就會把筆扔了,或是把本子撕了。請問我要怎么教育孩子呢?
A:孩子不喜歡寫字,可能是因為其中沒有他感興趣的元素。建議孩子喜歡什么就從什么入手,比如孩子喜歡某種玩具,父母可以教孩子寫下玩具的名字;喜歡畫畫,可讓孩子給自己的畫起名,并教孩子寫出來等。在孩子的學(xué)習(xí)中,首先是讓他有快樂的體驗,這樣孩子才會感興趣。如果孩子認為寫字是一件非常快樂的游戲,又怎么會不愛寫字呢?6歲的孩子,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已經(jīng)很好,手部發(fā)育也能達到寫字的要求了,媽媽可以放心讓孩子寫字。對于一些還沒有寫字的孩子來說,切記不要太早開始寫字,一方面是孩子沒有達到寫字的能力,另一方也對孩子的手部發(fā)育不利。
&ld; :我家寶寶9個月,晚上睡覺一定要人哄著睡才行,不然就手腳亂踢亂蹬。試過幾次不管他,都能哭岔氣。睡覺過程中的半醒狀態(tài)也要哄,不然就一直嗯哼唧唧,直到清醒了又開始哭。
A:孩子晚上不睡要有人陪,這說明大人在白天和孩子的互動性不夠,或者白天的撫摸不是很充分。建議媽媽白天多與孩子互動或者多給孩子做一些撫觸,來增進親子關(guān)系。孩子安全感建立得好,自然就不要媽媽總是陪伴了。
&ld; :我家大寶3歲半了,經(jīng)常欺負妹妹,教育他很多次都沒用。有時候我氣急了會動手打大寶,可他就是不聽話,我該怎么辦啊?
A:老大對老二動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妹妹的到來讓他處于競爭狀態(tài),沒有了安全感。我的建議:媽媽一定要讓大寶知道他在媽媽心里的位置很重要,比如在分東西時很多父母可能會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則,但考慮到大寶的心特點,建議媽媽最好多分給大寶一些。當然,你也可以建議讓大寶主動分一小部分給小寶,并建議小寶說謝謝。不要以為大寶就一定得讓著小寶,畢竟孩子才3歲,對于大寶來說此時媽媽的心安慰更為重要。
很多孩子在家長沒滿足自己想法時,就大哭大鬧,這時父母該如何處呢?來聽聽兒童游戲治療師李思怎么說:
孩子在成長的各個階段依戀的家長可能會不一樣,有時候特別粘媽媽,有時候特別粘爸爸,這是怎么回事呢?來聽聽兒童心學(xué)博士羅靜怎么說:
來源: 父母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