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勇于對孩子的無理要求說"不"
&bsp;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育兒觀念逐漸加強,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加注重寬松民主的育兒方式,力在讓孩子們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下茁長成長。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的對于孩子的要求,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久而久之,家長們會發現孩子的無要求越來越多,一旦家長不答應、不滿足,孩子就會發脾氣。這令家長們非常頭疼。
走出超市,朋友無奈的說,我現在都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了,明明知道他錯了,可他一哭一鬧,我就慌了神,只能夠讓步,滿足他的愿望。
我看著朋友,忽然問他,我們小的時候,家里孩子那么多,父母會滿足我們這種無要求嗎?朋友搖著頭說,那怎么可能,不打一頓就算好的了。所以呀,我們做父母的,尤其是現在的那些年輕的父母,就應該向老輩學習,敢于對孩子提出無要求時,說&ld;不&rd;!我們不能夠太過迷信于當下許多空口說屁話的所謂教育專家說的什么夸獎教育,什么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我感覺這一種嚴重的誤導,好孩子從來都不是夸出來的,更不是讓步出來的,而是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家長不斷的糾錯,不斷的面對孩子的無要求,不肯讓步,讓孩子才慢慢懂得做父母是有原則的,做孩子也應該有原則。
那么,怎么做呢?一:分清楚愛與溺愛
我們可以好好愛孩子,但我們不能夠溺愛孩子。愛孩子是有原則的,溺愛孩子是沒有原則的。清醒的父母都會懂得,愛孩子給予的是溫暖,溺愛孩子給予的是毒藥,愛讓孩子成長,溺愛卻讓孩子迷失,并且不懂得克制自己的無要求。
二:好孩子不一定是夸出來的
在面對孩子的用哭來作為武器,對著你開火,在你的面前大哭大鬧,用哭鬧來試探父母的底線,從而達到自己無要求的時候。做父母的怎么辦,難道就一直沒有原則的夸他?這會有用嗎?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清醒的意識到,在面對孩子無哭鬧的時候,不但不夸,而且要冷處,讓孩子一個人在房間里靜一靜,只要是在我們視線范圍之內,并且沒有什么危險的情況下,就應該多讓孩子一個人靜下來反思,然后再同他講清楚道。
三:立場很重要
面對孩子無要求的時候,立場很重要,父母一定不能夠軟下心來,在孩子的面前敗下陣來,一次兩次之后,孩子就會懂得,我只要是哭,只要是鬧,只要是用這樣的方法,父母就會滿足我的要求,這樣的結果,父母沒有原則,孩子也沒有原則。
四:說&ld;不&rd;也得注意場合
千萬說明一點,父母要對孩子說&ld;不&rd;也得注意場合。我們在同孩子溝通引導的過程中,要同孩子溝通好,告訴孩子,作為父母一定不會傷害你的自尊心,當著別人的面,我不會對你怎么樣,但你提出的無要求,你犯下的錯,回到家里,我們一定要對你采取行動,我們一定會告訴你,你這樣是錯誤的。
五:從什么時候起,說&ld;不&rd;最好
在十歲之前,父母就要對孩子的無要求說&ld;不&rd;,孩子也許會因為父母的拒絕哭得昏天黑地,或者是覺得很屈,但在那種年紀,小孩子還是對父母的依賴性大,還是會主動跑到父母身邊,尋示和解。而你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再進行這類教育,再對他說&ld;不&rd;,就太晚上了,一是無法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教育是有延續性與一貫性,并且會讓孩子一下子無所適從。
許多家長都認為樹大自然直,在十歲之前放任自,十歲之后卻發現孩子的許多缺點,開始對無要求說&ld;不&rd;,卻不知道晚了,孩子不但不會哭鬧,而會選擇離家出走,選擇去爺爺奶奶求救,更可怕的是他們小小年紀就有可能會有自殺的念頭,因為他們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從而產生死的想法。所以說,對孩子的無要求說&ld;不&rd;教育,一定要在孩子十歲之前,就要開始,并且形成習慣,讓孩子慢慢懂得,無要求,就是不能夠得到滿足。
六:敢于說&ld;不,&rd;才能讓孩子成長
一般的孩子到了3到5歲,就開始有任性的傾向,開始懂得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要求,他們還不明白有些要求是合的,有些要求是不合的。看見好吃好玩的,他們就會想要占有,這時候的家長一定要明白,孩子怎么樣大哭大鬧,怎么樣無取鬧,都不要對他又打又罵,更不要同他在這時候講道,你所有的道,在這時候也講不通,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單獨呆著,遠離他的視線,保持父母的堅守。這時候的父母絕對不能夠心軟,一心軟,你就在孩子面前敗下陣來。只要你父母一直堅守原則,孩子就會慢慢明白,自己的哭鬧成為不了武器,而在事后,你再同孩子有效溝通,孩子也就能夠慢慢成長,并且會越來越懂事了。
所以,所有孩子的無要求,無取鬧,我們父母都要敢于對孩子說&ld;不&rd;,目的,就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以及讓孩子明白,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你的什么要求,都能夠得到滿足,你的無要求,父母就是會給予拒絕。這樣,孩子慢慢長大,他也就會懂得,有些不合的要求,不要去提,提了,也是沒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