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被打 到底該不該叫他打回去
孩子之間往往都會有一點小矛盾、小摩擦,處不好,就想著動手解決,這樣一來,勢必兩敗俱傷,家長們看著自家的孩子受欺負,自然也是于心不忍,那么,到底該如何處,巧妙的化解孩子之間的危機呢?讓其勇敢的打回去,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還是忍氣吞聲?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家長們的經驗之談吧!
據說孩子被打了,大多數家長都會讓孩子直接打回去!
小時候,弟弟的性格相對軟弱,經常被一些大孩子欺負。父親對我們姐弟的教育就是:&ld;在外面千萬不要欺負人,但也絕不能被人欺負。別人打你一下你要還他十倍,讓他再也不敢惹你。&rd;因為和弟弟在同一所學校讀書的原因,我還經常被父親叮囑一定要擔當好姐姐的角色。為了怕我和弟弟受欺負,父親居然教我們如何出拳最讓對方痛,并強迫我們每天放學練20分鐘沙袋來保護自己。
直到今日,父親依然堅持自己這個觀點,并不時的對俏妹旁敲側擊,看她有沒有被欺負。并告訴女兒,如果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欺負,只有還回去才能震懾住對方。
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像我的父親一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堅持不欺負別人的原則,但如果被別人欺負一定要重力反擊。的確,自家的孩子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無端欺負,沒有哪一個父母不心疼。但這種盲目的反擊,是不是就是最好的處方式?
1,父母教育孩子要有血性,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這種&ld;雄偉抱負&rd;的氣勢。要知道,對于大多數總被欺負的孩子而言,于性格軟弱或者力氣小等原因,大部分是打不回去的。
2,對于有能力反擊的孩子,如果只教孩子盲目反擊,很可能出現不可控的局面。也許你寧愿賠別人的醫藥費,都不愿自家孩子被欺負。
3,明明知道孩子打不過人家,也教唆孩子硬著頭皮上的家長,其實是對孩子的安全不負責。這樣不但激怒對方,更會讓孩子充滿挫敗感,以后就算再被欺負也不敢告訴父母。
4,
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再平常不過了,如果只是偶爾或者不經意的碰觸,沒有必要教孩子采用武力解決。但如果孩子總無端被欺負,家長不妨多教孩子幾招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方法,并讓他學會適當給對方點顏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