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在超市隨地尿尿 引發糾紛家長被打傷
寶寶的自理能力差,很多寶寶都有著隨處尿尿的習慣,家長們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權利和義務管理好自己的孩子,來自巴南區的的周先生一家帶著1歲大的寶寶去超市買菜,誰知寶寶卻隨地尿了起來,這一尿卻引來了糾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兒童資訊嗎?請看初中生將自己的寵物“藍孔雀”捐贈給動物園。
穿開襠褲的寶寶超市內尿尿
昨天,在市七院接受治療的當事人周雷,向記者講訴了事情的經過。
周雷今年26歲,家住巴南區李八路口,30日傍晚7點過,他們一家三口到附近的超市買菜,當時,他和妻子在選購蔬菜,1歲10個月大的兒子則在超市內看玩具。因為孩子穿著開襠褲,突然,他尿尿了。
周先生說,孩子在超市內小便,做家長的肯定有責任。夫妻倆立即趕了過來,妻子掏出紙巾開始清理。
這時,一名中年女營業員走了過來。“她讓我用拖把拖了,我說我怎么知道拖把在哪兒?”緊接著,她沖著孩子大吼起來,罵孩子沒素質,周先生的兒子當場嚇得大哭起來。
周先生和妻子于是停止清理,跟營業員大吵起來。女營業員打電話叫來兒子幫忙,周先生撥打了110報警,雙方在超市外打成一團。
孩子尿急可包容 但大人不可任性
“她罵孩子沒素質,這么小的孩子,好無辜嘛!”周先生說。
而超市女營業員也覺得自己委屈,“孩子不懂事,可以寬容,難道大人也不懂事?不懂得清理?”不過,對于自己的兒子打傷了周先生,她表示,打人肯定不對。
打人不對!相信很多家長都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而小孩尿急隨地小便,你怎么看?
昨天,記者來到事發現場,隨機進行了調查。大部分成年人對于孩子隨地小便都表現出了“包容”的態度,但“包容”并不等于就可以任性,大部分人認為,小孩隨地小便,也應該是僅限于“尿急”,又找不到廁所的情況下。
何先生是一名3歲男孩的父親,他說,自己小區的確有很多孩子的長輩,對于小孩隨地小便不以為然,甚至衛生間就在附近,也故意尿得到處都是。
家長可帶好裝備以備不時之需
“在這件事情上,孩子最無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關鍵還是看父母怎么做。”圍觀者雷女士說,現在天氣漸漸熱起來,她出門時也沒給兒子用尿不濕,但都要做一些應急準備,比如帶一些報紙或紙巾,把喝光了的飲料瓶留下備用。有一次,孩子在公交車上說要尿尿,為了不影響別人,她只好提前下車。
“雖然大家對于小孩子還是很包容,但也不能總寄希望于別人的包容。”陳先生的處理辦法是,盡量不讓孩子在公共場所隨地小便,特別是對于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實在找不到廁所,也要把孩子帶到偏僻點的地方,然后及時清理,避免直接發生沖突。
昨天中午,女營業員委托家人一共墊付了4000元醫藥費,并到醫院看望了周先生。
醫生診斷,周先生右耳外傷性耳聾,多處軟組織挫傷。超市方負責人胡先生表示,發生這樣的事情,超市不會推卸責任,也會對此事負責到底。
糾紛發生后,孩子的爸爸周先生因受傷到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