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出充滿陽剛之氣的小男子漢
隨著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家長們不僅只是希望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也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是一個敢說敢做、勇于承擔的小小男子漢,為了小男生們的正常發展,不至于偏向女性化發展,家庭教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鍛煉出男孩子的&ld;陽剛之氣&rd;呢?
心研究指出,人在3歲左右就有性別意識了。為避免孩子性格發展出現偏差,最好從3歲前就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如告訴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異。建議性 別教育的內容,讓男孩子了解到健康男孩的性格特點是什么,認識男孩與女孩的人際關系、愛好有何區別等。性別教育不是要專門提的,而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贊許 孩子和他性別相匹配的行為。
孩子是從母親身體里面分離出來的,他兩歲以前主要和母親建立信賴、安全的關系。3-5歲,是父親進駐的最佳時期。父親要引導孩子朝向外部的興趣、游 戲,接受挑戰、創新,包括和母親分離。在和母親分離過程中孩子會把興趣轉向外部,爸爸要跟孩子做游戲才會建立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建議父親可以陪兒子做一些 刺激性、運動量大的游戲,和兒子一起看英雄主義的影視文學作品,男孩子有問題多與父親探討,讓父親身上陽剛的特質折射給男孩子。
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運動和對抗中鍛煉他們的競爭意識、抗壓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平時書本上學習的知識是抽象的,沒有和具象 結合,在大腦中的附著力不強。通過活動這種典型的體驗式學習方式,可以讓場景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很容易讓孩子把知識記牢。另外,在團隊活動中相互激勵的 情緒也容易刺激大腦形成印象,有利于記憶。
現在的家庭和學校給孩子灌輸的念是,只要學習好就可以,這讓孩子生活自能力和責任感不強。家長要給孩子勞動的機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在家中應該 承擔的責任。并且勞動習慣與自、自立能力是連在一起的。在家務勞動中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在家務勞動中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動手能 力,并有助于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對事情分析、判斷、安排的統籌能力的鍛煉,使孩子能夠更好地認識事物。
從小讓男孩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斷地暗示男寶寶自己是強大的。平時出門,找路,坐地鐵,嘗試把責任交給孩子。爸爸出差或者出門時,可以對寶寶說&ld;我 不在的時候,你要幫忙照顧好媽媽、保護好媽媽&rd;等話語。當他們表現出陽剛一面的時候,要及時地鼓勵他們,多夸夸他們&ld;男子漢&rd;,時間久了他們就會自覺地向 著陽光的那一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