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要適度 家長教育孩子分寸難把握(2)
如果不給孩子買個冰淇淋,孩子就拒絕寫作業;對孩子學習管得太嚴格,孩子就產生逆反心。記者采訪中獲悉,多數中小學生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指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都遇到過類似的尷尬。教育界人士提醒家長,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引導而不是管束
美國的幼兒園、學校也會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懲罰。他們的懲罰方式是:讓犯了錯誤的孩子一個人到某個角落單獨呆上幾分鐘。當孩子意識到他所犯的錯誤帶給了自己麻煩之后,老師就會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里。
如果孩子過分頑劣,幼兒園或學校則會同家長聯系,讓家長一起參與來改造孩子。嚴重的甚至會請家長把孩子領回家教育好了再送回幼兒園或者學校。
英國 Eh 女兒5歲半 兒子2歲
英國父母基本是愛孩子的典范。他們對孩子的愛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絕對不溺愛孩子。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對孩子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會比較紳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潑。每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英國父母也會采取一些懲罰措施。但是他們的懲罰十分耐人尋味。
【專家指導】別把孩子當成了&t;出氣筒&t;
家庭教育,是大家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完全適用于每個孩子的完美辦法。但是,它有一些共通的原則,是值得每位家長參考的。
正如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即使是孿生的兄弟姐妹,也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
Eh描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女兒4歲那天,Eh給她買回一只會學多種小動物叫聲的特別漂亮的玩具小鬧鐘。小女孩對那只小鬧鐘愛不釋手,為鬧明白鬧鐘&t;肚子&t;里的秘密,她將鬧鐘拆了個稀巴爛。無法妙手回春的女兒急得大哭起來。
Eh平靜地對女兒說:&t;你把鬧鐘弄壞了,你可以自己把它修好。如果需要幫助,你可以找媽媽。&t;小女孩真的動手開始&t;修&t;小鬧鐘。雖然最終她沒有把她的小鬧鐘修好,但是個修鬧鐘的過程給了她不少很特別的體驗與鍛煉,并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同時也讓她明白了,她必須對她所有的行為負責任的道。
日本 TskBa 兒子2歲半
對日本家庭來說,父親是絕對的權威。正是因為習慣了服從,所以日本人才成為最守紀律、最富于集體主義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日本父母會采取各種措施懲罰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計劃,甚至讓孩子餓上一頓,或者進行適度的體罰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犯錯,父母一般不會當眾處罰孩子。TskBa像大多數的日本父母一樣,她認為在公共場所處罰孩子是不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而且也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因此,她會在回家之后再對孩子的表現進行點評,或者給孩子一些懲罰。 【教子有方】要給孩子一個游戲的童年
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從十月懷胎開始就擬定了種種嚴格的教育計劃,在孩子很小時就進行各種各樣的特長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