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才能與孩子成為朋友
很多家長朋友們覺得家庭教育很難進行,其實不是孩子的原因,很可能是教育方式的原因。想要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需要與孩子營造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然后再更多與孩子成為朋友,這樣才是教育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想看更多的家庭教育相關(guān)內(nèi)容嗎?請看
家長與孩子心靈的共振是撥動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之弦的磁片。以前總以為孩子就是孩子,因此無形中對她形成了一種武斷的態(tài)度,&ld;這樣不行!&rd;&ld;怎么還不學(xué)習(xí)?&rd;&ld;不許這樣,聽到?jīng)]有!&rd;諸如此類的話語,我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這些帶有火藥味的否定句,在我們看來是那么自然,很少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孩子是單純的,也許不愿聽到這樣的話,但她們往往有著博大的寬容心,也許她們從出生到現(xiàn)在已過多的適應(yīng)了這些話語,已經(jīng)習(xí)慣了大人的安排,似乎扭扭臉就忘了,但看著那個乖乖的,梗著脖子離去的小身影,總覺得我們之間又缺少了些什么。她的心靈之船在漸漸駛遠。到了初中,我們很自然地把這歸于&ld;青春期&rd;,但實際上我在想,應(yīng)該是孩子對大人長時間的武斷的一種反抗的覺醒。
我一方面對&ld;虎媽&rd;、&ld;狼爸&rd;的成就扼腕不已,但另一方面,俞敏洪的一篇教育感悟又讓我&ld;惺惺相惜&rd;。是的,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與成就比起來,孩子心靈深處的那種渴望被尊重的快樂似乎更重要。大人最容易低估孩子的頭腦和智慧。
我越來越多地驚訝于孩子那顆純凈心靈給我們大人所帶來的強烈震撼。只要與孩子在一起,我開始盡量減少否定與祈使句,&ld;好嗎?&rd;、&ld;可以嗎?&rd;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卻讓靠得越來越近。你能看出,孩子對你越來越像朋友那般親密,遇事她也變得更容易商量。
每天吃完晚飯,無論時間多緊,我和孩子都會擠在一起,親昵得私語。她將自己的&ld;大煩惱&rd;&ld;小快樂&rd;吧嗒吧嗒地傾倒給你,她單純而又可愛。其實,我們大人的,只需將平時對同事、朋友的客氣、包容拿來對待她,她就會反饋出最燦爛、最真誠的笑臉,而這也必然是一個最陽光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