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采用哪種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重點是什么
很多父母覺得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孩子很難,其中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父母之間的溝通不一樣,父親的教育方式比較嚴厲,母親的教育方式比較溫柔,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需要父母的溝通和教育方式達成一致。更多家庭教育相關的知識推薦給大家,請看
&ld;你這樣教育孩子不行,作業沒有做完,怎么能玩?&rd;&ld;教育孩子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不能實行獨裁啊,要講求勞逸結合,才有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rd;。這樣的語言在父母雙方的對話中經??梢月牭剑⒆觿t是傻傻地看著父母的爭吵,然后等待最后的一致&ld;宣判&rd;。
夫妻倆為了教育孩子而爭吵,可能是家庭教育傳統的解決之道,就是在家庭里什么都要達成一致,要不然父母必有一方暫時退出。但是從心學的角度來看,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的完美融合或許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會更好。
有兩個聲音,并不代表互相抵抗,很多時候都是可以完美融合的。把決定權給孩子,孩子自己決定,怎樣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娛樂,這也鍛煉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只是被動聽命。最終聽取多方意見后的決定,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執行。
現在很多的孩子獨立性差、依賴心較強。但是新一代的孩子中乖孩子多,有獨立精神的少。因為他聽不到不同的聲音,自我思考和判斷能力也不完善。試想,在家庭環境中只有一種教育的聲音,那么孩子就會以為這就是對的,從來不用去思考和選擇,只需要聽從。
其實夫妻倆首先要明確,彼此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這樣就可以心平氣和地來商量孩子的教育問題,能盡量避免爭吵。萬一有爭吵,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這樣會讓夫妻覺得在孩子面前沒有面子,必然會使爭吵升級,影響夫妻感情,乃至家庭和睦。
父母的意見不同,但又彼此認同對方,那么在孩子面前就是和諧的兩個聲音。這樣更有助于孩子成長,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識,學會自己處問題的能力。
當然,夫妻共同教育也是值得推崇的,如果有人退出教育,那么就少了監督者,一雙眼睛看到的,總比兩雙眼要片面得多。更何況,心學早就驗證過,孩子的教育既需要爸爸,也需要媽媽。
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達成同盟,但無須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