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怎樣給孩子過節(ji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家庭的物質條件都有所好轉,很多家長給孩子過節(jié),都過于重視物質上的追求,導致孩子產(chǎn)生&ld;拼爹&rd;、攀比的心。那么,家長該如何給孩子過節(jié),才對孩子的心和行為習慣有良好的影響呢?下面趕緊來和小編一塊看一看吧。
現(xiàn)在社會工作節(jié)奏快,家長普遍都為了掙錢而忙到不亦樂乎,幾乎周末都較難抽出時間陪孩子。而有許多的小朋友并不缺物質方面,更多是父母的一種關愛。孩子希望通過節(jié)日的機會,讓家長陪伴自己,和家長一起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家長可以籍借節(jié)假日,帶上孩子一起去公園、博物館或圖書室等地方,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過程中學到東西,更重要的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容易增進親子感情,加強親子間的溝通,容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比僅僅送孩子一份里面更加有心意。
小朋友之間多點溝通交流,既可以增強大家的友誼,也可以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所以,在節(jié)日期間,父母可以和幾個家長商量,讓平常一起玩耍的孩子
在小聚會的時候可以辦個化裝舞會,讓小朋友自己畫面具,再穿上與面具身份相符的衣服,或是扮成各種卡通人物,讓他們一起玩游戲、跳舞。相信,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過節(jié)日,孩子會更加開心。
有的家長,以為在節(jié)日這天帶孩子去游樂場就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也許,孩子就是想去自己很久沒去的地方,例如看個動畫電影、聽一個音樂會、到朋友家一起玩耍。
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孩子雖小,卻都有著自己世界的想法,做家長的不妨征求孩子的同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滿足孩子的一些合要求。使孩子得到快樂的同時,有被尊重的感覺。
每次趕上節(jié)假日,父母意見不一,都容易導致出游計劃無法實施。例如,爸爸覺得好不容易有個全家活動日,應該多運動,去戶外打球、爬山什么的;媽媽卻感覺平時上班都很辛苦了,放假還要這么多節(jié)目,真是&ld;招架不住&rd;。
如果父母因為分歧而取消了活動,孩子會很傷心,認為難得可以和父母一起游玩的機會都被剝奪。所以,經(jīng)濟條件允許,并且不會讓孩子形成炫富心的情況下,在節(jié)日期間,父母不如放手讓孩子策劃一次出游。
花花媽媽說,孩子聽到自己即將到來的生日,讓花花自己策劃全家人的一次出游,這幾天花花顯得非常興奮,自己設計路線,不懂的就叫父母幫忙上午搜查,連中午在哪吃飯都安排好了。父母相信,這對孩子會是一個增強自信心的鍛煉機會。
總之,家長的陪伴是孩子們度過一個溫馨快樂節(jié)日的重要保證,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過節(jié)是讓他們度過難忘節(jié)日的重要方法,而不是在于你送多昂貴的禮物,或者帶孩子去吃多豪華的大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