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學中小學生觀后感
影片《我要上學》的小主人公——王燕,是一個聰明能干、不怕困難的小姑娘,她生長在貧窮的山區農村,她非常渴望上學讀書,但由于交不學費,只能輟學。她每天向媽媽哭著要上學,但她媽媽也無能為力,只好對她說:“你要上學,自己去掙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我要上學中小學生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我要上學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
這部劇中說的是我國西部農村,有一位12歲的學生的母親想讓退學,還對女兒說女孩子上學也是白上,而卻很愿意上學,不同意母親的做法。母親就對王燕說:“想上學自己去掙學費。”于是王燕就利用放假的時間為自己掙了二十四元錢的學費。王燕掙錢好辛苦,賣雞蛋雞蛋被踩破;賣圓珠筆,圓珠筆丟了;賣小羊,又沒賺到錢。最后王燕到很遠的地方幫人家摘枸杞,摘一千克枸杞可以掙到四角錢,掙夠二十四元的工錢就要摘六十二千克枸杞。它要摘多少粒?要留多少汗?吃多少苦?
看完這部電影,王燕的身影圍繞在我的腦海里,使我知道在偏遠的山村里還有沒錢上學的孩子 。今年我上三年級還從沒有為學雜費而擔心。也不知道爸爸母親為我操了多少心。現在我才明白我把飯剩在碗里時為什么爸爸母親總說:“誰知盤中餐,。”
我和王燕比起來我的生活是多么好的呀,我和王燕比起來我有什么里有不好好上學呢?我要象王燕那樣吃苦耐勞。好好學習王燕那永不服輸的精神。不管自己遇到什么困難,我都要克服,還有那么多為了學費而上不起學的學生,我要珍惜父母給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想對爸爸母親說:“你們辛苦了,我會好好努力學習的。”
我要上學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2
電影主角是一個名叫趙小蓮的女孩,講的是她怎樣利用假期賺學雜費的故事。趙小蓮有兩個弟弟,因此家里三個孩子上學。放假了,老師對她們說,開學的學雜費是二十四塊八元(以前是二十元),趙小蓮的媽媽就不讓趙小蓮上學了,說家里沒有錢替她交學費,趙小蓮就決定自己在假期里賺錢。
她先是把家里的10個雞蛋賣了,賺了兩塊五。又花了一塊七元買了一支筆送給老師(其實是準備兩塊錢賣給老師的),老師給了她五塊錢,她又賺了三塊三元。后來,她通過買賣羊賺了五塊錢。除去路費和給弟弟買糖的錢,她正好賺了十塊錢。她用這十塊錢買了一張車票,和大人們一起去摘枸杞子。當時枸杞子的價錢是兩角錢一斤,她必須摘到一百多斤才夠(媽媽說要有小山那么高)。開學那天,她滿臉灰塵回到學校,打開一直攥得緊緊的手,對老師說:“這是二十四塊八,我可以上學了!”
真的非常感人!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那么窮、那么臟的地方(到處都是黃土,一點綠色都看不見)!想一想自己平時那么不珍惜錢,真是慚愧!我非常敬佩趙小蓮,我一定向她學習!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要上學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3
前幾個月,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看電影的活動,我雖然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到會議室去看,但是我也聽同學們為我講道,這部電影名叫《我要上學》。
《我要上學》主要講了:山村五年級女生趙小蓮面臨因山洪暴發,父親不幸離世,家中債臺高筑的狀況,在母親的力勸下,只好輟學與債主三寶邊打工邊復習。在二喜叔和學校田老師的幫助下,她重新得到了自己的權利——回到了學校,開始了新的上學夢。故事情節樸實感人,充滿正能量,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一部當代青少年催人淚下的勵志電影。
這部電影中,最讓我敬佩的是趙小蓮。她的生活環境那么艱苦,但她還是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回到學校上學。然而在20世紀,也有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弱女子,可是,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于哈佛大學!她靠的是什么?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啊!海倫·凱勒雖然有著殘疾的軀體,但是她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樣,我們求學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就說這部電影的主人公趙小蓮,盡管自己的家庭不好,生活的環境也惡劣,但是她輟了學在外面工作也不肯把自己的學業落下,她還想繼續上學,繼續學習。趙小蓮的熱愛讀書,堅持讀書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啊!
再看看我們自己,哪一個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皇帝”、“公主”?爸爸媽媽供我們上學,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都用在給我們買好衣服、好吃的上了,自己都不怎么舍得用錢,而我們卻不好好努力學習,上課做小動作,回家作業不及時完成,導致學習升級下降。父母們是為我們不知操碎了多少心啊。反之,如果我們像電影中的趙小蓮和海倫·凱勒一樣,去勇敢地迎接挑戰,努力學習,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堅實的足跡,那父母就會感到十分欣慰。
看了《我要上學》這部電影,對我的啟發可真大啊!
我要上學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4
拿破侖說:“在我的字典里沒有‘不可能’3個字”。王燕這個山村的小女孩,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做出了一般的小女孩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王燕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拿破侖拿起剪刀,把自己字典里“不可能”3個字剪掉的決心和勇氣!王燕憑著“我要讀書”的信念,踏上艱難的上學之路。這種近乎于拼命的勁頭,實在令人敬佩。影片中的小主角王燕,由于家境貧寒,家里再也供不起她讀書。而且家里人認為她年紀不小了,好歹認幾個字就行了,女孩子早晚都得嫁人,不如也像鄰家的三花姐一樣盡早嫁人,好為家里減輕負擔。可王燕不想輕易放棄“我要讀書”——有一天走出小山村的理想。善良的媽媽知曉女兒的心思,為了女兒讀書的事和丈夫說情,家人好不容易做了一點讓步,他們和王燕約定:如果王燕能自己的掙到學費,不花家里的一分錢,那她即可繼續上學。小小的年齡,為了自己能讀書,王燕踏上了艱難的求學之路。這樣的讀書之路,對城市里無憂無慮生活的小孩子來說,是多么的讓人無法相信的事情!
在貧困小山村,短時間內掙夠一學期的學費是相當的困難。王燕為了能讀書,可謂絞盡了腦汁:她偷偷的把家里的雞蛋變賣了;她頂著山村人的冷嘲熱諷,向她的對象——小哥哥借小山羊來養,養肥了山羊賣出去,賺點差價。在開學前一天,為了賺取2元的中介費,王燕苦求大叔把那只大肥羊按照原來的價格賣出去。賣羊的大叔被王燕的淚水感動了,同意大肥羊賣出去。王燕把賺來的2元中介費,和她的小哥哥當車費,來到“水固”打零工,摘枸杞。兩人連飯也顧不得吃,一天摘得一百二十四斤枸杞,又連夜把它賣掉。一斤枸杞得兩毛工錢,她們一共掙到二十四塊八!王燕的學費終于賺到了,她終于可以踏上了"上學之路"。
我要上學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5
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感動人心的電影,叫《我要上學》。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王燕的山區小姑娘,她一心想要上學,可她的媽媽認為學費太貴,不讓她上學,要她自己掙學費。于是,她先賣了她家辛辛苦苦攢的十個雞蛋,然后,又讓一位老爺爺幫她買了一只小羊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小羊羔慢慢長大了,她把羊拉到城里去賣,結果錢還差一元二角,她又想起那位幫她買羊的'好心爺爺,在那位老爺爺和好心人的幫助下,她掙到了二元錢,她又用八角錢買了一只筆。最后王燕興沖沖地到學校去參加開學典禮,終于上了學。
影片沒有華麗的表演,但它真實地反映了一個山區姑娘要上學的迫切希望,雖然經過了重重困難,但她還是掙到了學費。影片中的王燕是多么想上學、愛學習,她想用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它深深地感染了我。與她相比我們過得是多么幸福啊,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們能學習好,他們想方設法地為我們提供一切機會和金錢的支柱,有的甚至犧牲掉自己的工作來陪伴我們,我們過上的是皇帝般的生活,而我們回報父母的是什么呢?
和影片中的王燕相比,我覺得我們應該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平時多幫父母干家務活,用自己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