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爸爸去上學中小學的觀后感
影片《背起爸爸上學》深刻的主題,折射出那個時代家庭生活的艱難,孩子上學的不易。盡快改變落后地區的那種面貌迫在眉睫,尤其是貧困地區孩子上學問題。影片中熱情善良的高老師,樸實無華的村民們,可愛機靈的小女孩還有懂事孝順的石娃都是給人們留下來深刻的記憶。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背起爸爸去上學中小學的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背起爸爸去上學中小學的觀后感【篇1】
今天,我和爸媽看了一些親子電影,故事情節十分感人,具有教育意義。
在這么多電影中,我尤其鐘愛《背起爸爸上學》這一部電影。故事內容是:在一個山村里,有一戶貧困的家庭,母親很早就過世了,只剩下父親和兒女三口人。因為家境太貧窮了,父親無力供兒女都上學,逼于無奈,父親只能供兒子上學。但是女兒很懂事,并不責怪父親。兒子也很爭氣,非常努力學習,最終考上了大學,但是父親卻病垮了,父親為了讓兒子能順利讀大學,曾多次尋死,但都被兒子阻止了。最后,兒子以堅強的毅力背起爸爸上學……
看完這部電影,我和爸媽都感動的哭了。我還收獲了許多。我想,我生活在這么一個安逸的環境中是有多么幸福啊!但我卻不珍惜、不知足,還抱怨生活的不好。比起電影中的兒子,我真的很慚愧。電影中的兒子雖然生活很貧困,但是并不放棄,而是充滿希望,容易滿足,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我要從現在起,珍惜現在的一切,更加努力學習,改正自己愛慕虛榮的壞毛病,學習電影中兒子的堅強意志,遇到困難不放棄,勇于挑戰困難。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彩虹一定會出現……
背起爸爸去上學中小學的觀后感【篇2】
當我從電影放映大棚里走出來后,擦干眼角殘留的淚水時,我覺得影片主人公石娃更像黃土地上一棵挺拔的大樹!
得不到足夠的溫暖、自己依靠著貧瘠土地里僅有的`養分維持著生命!石娃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幸福生活,每天都能吃到大米、白面、蔬菜、水果,他只能啃著干硬的饅頭就著咸菜、喝著稀粥……他在一所鄉村學校學習,雖然學習條件十分落后,但這并不能代表什么,他仍舊成績優異、出類拔萃,猶如怒放在山間的野花,雖然沒有良好的生存環境,卻有著絢麗的色彩!相比身邊一些在城市里上學的學生,他們雖然條件優越,卻成績平平,甚至更差,就像在一塊肥沃的土地上或是溫室里卻最終只能成為稗草一樣!
天有不測風云,上天對他實在不公,讓他的父親患了中風而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石娃必須要在父親和求學之間做出抉擇,他最后選擇了——背起爸爸去上學!我很震驚,他那瘦弱的肩膀能承受得起這份擔當嗎?結果,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肩膀是寬厚而健壯的,石娃,已經從一棵孱弱的幼苗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父親在他的肩上感覺到了溫暖和踏實!
當石娃背著父親消失在那夕陽中,不,是朝陽!我知道了,那一定是朝陽。石娃從一個害怕上學的孩子成長為敢于挑戰上天、撥開絕望陰云的人,一粒種子,發出嫩芽,沖破壓在自己頭頂的石板,最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他穿過了黎明前的黑暗,終于迎來了燦爛的朝陽!
我為石娃的不幸垂淚,更為他的勝利歡呼!當他克服重重磨難、沖破蒼穹、像一棵堅韌、挺拔的大樹傲然挺立在貧瘠的山頂時候,那可憐的稗草會作何感想呢?答案不言自明了!
背起爸爸去上學中小學的觀后感【篇3】
在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里,有一個孩子,叫石娃。因為家里實在太窮了,爸爸用轉銅勺的方式做出決定,石娃有幸上了學。因為渡河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雷雨,水漫了上來,旁邊的小女孩淹死了,石娃嚇得鉆到家里的角落,再也不敢上學去了。因此,爸爸狠很地打了他,經過爸爸勸說,他才肯去上學。
一天又一天,石娃16歲了,上了中學。他對化學十分感興趣,參加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得了一等獎,隨后考上師范學校。可就在喜報頻傳時,爸爸在割高梁的時候跌下了山谷,一只腿殘疾了,石娃為了能照顧爸爸,自己又能上學,于是就背起爸爸上學。
這部片子感動了我。石娃的同桌溺水后,他就不敢去上學了,是爸爸背著他過去。現在是石娃背著爸爸,爸爸這一背是無私的父愛,而石娃這一背是忠實的孝心。石娃的精神激勵著我們要孝順父母。愛是無私奉獻的,而石娃和爸爸的愛都是平等的。
苦是什么?苦只是物質上的,但有這么個孝順的孩子和這么疼你的爸爸,你還感到苦嗎?窮是什么?窮也只是經濟上的,人窮志不窮,如果你的孩子有石娃學習那么好,你會感到窮嗎?
當媽媽為你洗衣洗襪,汗流浹背的時候,你就會想到母親那粗糙的手,你心里默默念著:“回報,回報……”它會激勵你勇敢向前;當爸爸為了你的學業到處奔波,回來時疲憊不堪的時候,你就會想到爸爸那張憔悴的臉,你心里暗暗想著“回報,回報……”它會鼓勵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以前,我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像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從來沒有體驗過父母的艱辛。他們供我吃飽穿暖,也費了不少勁。學習是最好的報答。石娃,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他都能把學上好,難道我們這條件比石娃好的孩子就不如他嗎?
同學們,我們已經長大了,是時候回報父母了。
背起爸爸去上學中小學的觀后感【篇4】
《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感人摯深,催人淚下。電影講的是:石娃從小跟父親和姐姐生活。由于家里貧窮,只能供一個人上學。于是父親就用一把銅勺子決定石娃和姐姐各自的命運,銅勺指向了石娃,所以石娃上學,姐姐退學。這一決定讓姐姐不得不放棄6年來深愛的學業。
姐姐為了讓石娃讀書,嫁給了一個有錢的呆子。父親為了掙錢養家外出打工,摔斷了腿,這使不幸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是石娃學習非常爭氣,拿到了全國化學比賽一等獎,高中畢業后考上了師范大學。面對通知書和殘疾多病的父親,石娃變賣了家產,背著父親走出了大山。
最讓人感動的是,當石娃背著父親走到當年父親曾背他走過的那條河時,父子倆對望時都流下了熱淚。這溫馨的一幕讓我看了心酸,眼淚奪眶而出。多么堅強的父親,多么懂事的兒子,貧困并沒有壓倒他們,反而讓他們站得更直,靠得更緊。
石娃在貧困中自強不息,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真是讓我敬佩不已。和他比一比,我們的生活條件實在是太優越了。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做個有用的人。石娃的父親和我們的父母一樣為了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讓我們也像石娃一樣用心回報父母吧!
背起爸爸去上學中小學的觀后感【篇5】
昨天晚自習觀看了《背起爸爸上學》這一部感人的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貧苦家庭中的孩子上學的過程,直到最后背著中風的父親一起去上學的心酸歷程。
電影很長卻很感人,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就是,石娃為了照顧中風的父親,準備放棄去師范上大學的機會,在家照顧中風父親的起居生活,但后來父親發現了石娃的大學通知,父親要求石娃去上學,但石娃還是不肯去,后來在一天夜里,父親慢慢起床,為了不拖累石娃,讓石娃安心去城里上大學,父親跳進了自家的井里面,后來又被驚醒的石娃救起。
16歲的石娃和現在的我們一樣,都是十六歲,但不一樣的是,我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我們所沒有的堅強、堅持不懈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
現如今,同樣身為十六歲的我們,還依舊過著以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快活日子。生活在父母的寵愛之下,什么都是最好用的還是最好的。
看了《背起爸爸上學》這一電影,確實對我震撼挺大,自己從來沒想過老一輩的年代里會是那樣的窮苦,更沒有想過如果自己是影片中的石娃,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那么的不好,自己還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如此不滿足。
所以和石娃相比我們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應當學會知足,更應該和石娃一樣有一份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孝心,還要有一顆堅強不服輸的決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應該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即使有的時候,可能結果不是那么的美好,但至少可以不后悔的說我堅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