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六年級的觀后感
央視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受到觀眾廣泛關注,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漢字文化的重視。11月8日,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編輯部聲稱,《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存在明顯誤判,并且這一失誤影響了比賽冠亞軍的名次。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六年級的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六年級的觀后感【篇1】
這段時間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賽”,自始至終像磁石般吸引著我,我是每期必看,每次都號召家人討論書寫,看似常見的漢字書寫卻讓我們每個人都著了迷。不僅為選手鼓掌贊嘆,而且也為他們惋惜。這場“漢字聽寫大賽”既提升了人們傳承發揚漢字文化的信心,同時有力地擴大漢字文化的影響。它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大餐,更是一種可貴的開拓和創新。
現如今無紙化的辦公,鍵盤時代的天下。漢字離我們大家越來越遠,一些耳熟能詳的漢字只能認讀,不能書寫,提筆忘字,握著鼠標忘了筆桿的現象,成為當下的一種通病。這些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背離,更是一種拋棄。再看看我們這次參賽的選手,是他們撐起了傳承了發揚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看著他們書寫出那么多生僻暗澀的字詞,我為他們感到驕傲,而為自己汗顏。
漢字是一門藝術,如果用的好,會達到妙筆生花,會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如果一個生僻字,說話時來幾個,寫作時來幾個,會讓生活更有趣;漢字都有表情,有的漂亮,有的丑陋,有的惡毒,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意義。所以,我們在讀書時,不能囫圇吞棗,只注重情節,多重復讀幾遍,多推敲一下字詞,會有更深層的體會和理解。
央視的“漢字聽寫大賽”已經掀起了“漢字書寫熱”,已經讓中國人重新重視漢字,熱愛和弘揚中國文化。同志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多讀好書,多寫漢字。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六年級的觀后感【篇2】
第一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冠軍之戰就在今天晚上,15名晉級的優秀選手紛紛進入聽寫大會的現場。
由1號沈沁源開始寫,他們寫得非常好,連那些教授都夸他們厲害。可是,就在第一輪,一個叫鐘天逸的男孩被淘汰了,因為他當時太緊張了,因為緊張而忘記“訕笑”的“訕”怎么寫了,所以他寫錯了,真是可惜!
在接下來的幾輪里,14名選手一輪比一輪精彩,又有幾名選手被淘汰。
我最喜歡的選手是151號的劉浥塵。在他沒有被淘汰之前大家都很看好他,一些比較特別的字他都寫對了,比如:帆檣、鏟刈、服庸、等。因為他小小的失誤寫錯了個字,將“式微”的“式”寫成“勢”而被淘汰。大家對他的出局都感到非常遺憾!
最后只有兩名選手了,她們分別是陸佳蕾和于加敏,她們兩個人競爭非常激烈,陸佳蕾寫對了“裂罅、跬步不離、海晏河清、逸飛”等,于加敏寫對了“倚徙、提掖、秫桔、嗔目切齒”,兩個人旗鼓相當,不相上下。陸佳蕾又寫“雞樅菌、秕糠、珉玉、婉孌”,于加敏又寫了“伊犁河、鋒鏑、及笄、佯嗔”,在寫“佯嗔”的時候把“嗔”寫成了“瞋”,因而屈居亞軍。于是冠軍就是陸佳蕾的了,她不僅獲得了冠軍的獎杯,還獲得了鮮花和更多的掌聲。
觀看了第一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更加懂得了漢字的重要性。中國文字的博學多彩,更加激勵我要學好漢字、寫好漢字,每個中國人都這樣的話,那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六年級的觀后感【篇3】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已經不是第一次關注了,這兩個多月來,我每個星期都要看,今天是總決賽,有十五位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來參加這個總決賽,而這十五位中,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一定非常精彩。
第一個出場的是安徽隊的沈沁源,我一開始就非常佩服她,從一個替補隊員到總決賽,這中間要付出多少艱辛啊!她的詞是“撅嘴”,她想都沒想就寫出來了,看來,她是非常有把握了,她點“確定”時,我的心都吊到嗓子眼兒了,當那三盞判定是否可以留下的燈亮起來時,我才放下心來。
第一輪比完后,淘汰了一個叫作鐘天逸的學生,敗于“訕笑”一詞。
可惜呀,我最看好的沈沁源在第三輪上被淘汰了。
我說到這里,你可能會疑問,我說了這么多,到底在說什么呀?
我可以告訴你,這是遠近皆知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規則是寫對的三盞燈亮了,就可以留下,錯了的,三盞燈不亮并淘汰。也有特殊情況一盞不亮兩盞亮,就能留下,兩盞不亮一盞亮的情況下,就會被淘汰。
主考官都是播音員,因為播音員的普通話都非常標準,標準的普通話是最好的。
裁判呢都是很厲害的,有三個,其中,就有兩位是編字典的。
中國的漢字真是千變萬化,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六年級的觀后感【篇4】
這一段時間和小柯一起觀看了CCTV-10科教頻道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感觸特別深!
本次賽制是來自不同省市區的32支代表隊按地域交叉編為8組進行初賽,產生進入復賽的8強。8強進行兩場復賽,產生進入決賽的兩強。所有未進入決賽的各隊中表現最佳的選手將進行一場附加賽,附加賽獲勝選手也將進入決賽。到現在為止已經是附加賽結束,只等待最后決賽的時刻了。
漢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載體,而正確的書寫又是漢字傳播的前提。這次漢字聽寫大會喚醒了深藏在炎黃子孫們心中,卻在鍵盤時代淡忘了的這種漢字情節。說實話看到學生們聽寫的那些詞,我是非常的汗顏,感覺自己就像是文盲,而我們的學生選手們太強悍了!真是值得我們豎起大拇指,給他們一個字“牛”啊!
漢字聽寫大會小柯同學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主考官每報一個詞之后他都告訴我他會,最開始我會非常詫異,覺得怎么可能他都會?隨著他的演示我終于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會”!雖然他并不認識那些字,但是他已經學了拼音,在主考官報出一個詞之后,他就會將這個詞的拼音跟著拼出來,這也就是他所謂的“會”了。當然,雖然是這樣的“會”,但我依舊是高興的,至少感覺得到小柯是在自己的意愿下在快樂地學習著。
聽寫中,考官不但要報詞,還要解釋詞意,或是引用出處原文讀句,或是適當予以造句,且有專家補充釋義,更是有場外評論員進行詞語解說,場內外是高手如云,這讓我們能更深入地對詞語進行理解。漢字的魅力讓人折服,這群孩子的魅力更讓人傾倒,孩子們的涉略面之廣不得不讓人欽佩!一邊看我都會一邊和小柯聊聊,總結了下還是要多看、多練,也就是有了大量的閱讀及練習才最終成就了孩子們自己的個人魅力!所以閱讀是多么的重要!而且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傳遞,這次聽寫大會是真正實踐了重視傳承傳統文化的呼喚,我是看得特別激動的!
在這里我也特別向各位推薦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個節目,可以讓孩子也感受感受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還有最后的決賽沒開始,總之我是非常期待的!相信你也會期待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六年級的觀后感【篇5】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在中央電視臺熱播,對漢字情有獨鐘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認真觀摩的'好機會。
星期五晚上,我準時收看這個讓我們提筆寫字,也能增加我們對漢字的興趣的好節目。漢字不僅是一種信息符號和交流工具,它蘊含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讓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橫平豎直寫字,方方正正做人。”漢字,您就是一個具有高雅品質的人。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不僅是一場漢字聽寫,在考詞釋義、例句演示、專家解說的過程中,還涉及到了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各個學科的知識。伴隨著節目緊張的氛圍,看著那些正在努力答題的同學,我也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我坐在電視機前也一直在同步答題,不僅為一些同學們的成功和博學喝彩,還為一些同學的失敗而扼腕嘆息。
最終,杭州外國語學院附中的一位同學取得第一節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冠軍頭銜。廣西代表隊也以非常出色的成績闖入總決賽。雖然他們最終無緣冠亞軍的決賽,但是,他們依然讓我感到欽佩。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信息時代,鍵盤代替了筆,很多人寫字的能力急劇下降。我們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者,我們必須把中國漢字寫好,用好!
我愛你,中國漢字!因為你的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愛你,中國漢字!你本身就帶著一股非凡的力量,帶著我飛向遠方,我將用您——漢字的精神來鞭策自己,鼓舞自己做一個方方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