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2影片中學生觀后感
影片《小孩不笨2》以新加坡競爭激烈的教育文化為背景,真實反應了青少年在學校及家庭里所面對的壓力,深入探討了父母與子女之間因彼此缺乏溝通而產生的代溝以及家長管教子女時所面對的困難。影片以其獨特的視角,令許多觀眾在觀看完影片后都深有感觸。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小孩不笨2影片中學生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小孩不笨2影片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
《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的名字聽著就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剛剛接觸這部電影時,我就想著:這肯定是講述一個孩子上學的經歷。正想著發生了什么事,電影就慢慢拉開了帷幕。我看著這部既帶有搞笑部分,有懷有感人部分的電影,有時兩眼放光,忍不住捧腹大笑;有時兩眼撲閃撲閃的,有幾顆晶瑩的東西在眼眶里直打轉。其中有一個鏡頭我至今都難以忘懷:因為父母太嚴厲,動不動就對兒子大喊大叫,而且不關心兒子的成長,所以兒子就整天與混混搭在一起,學會了抽煙、喝酒、偷東西……但做父母的竟然什么都不知道。從而兒子慢慢地發展到了下手搶東西!他不管男女老少,都搶!一次,搶東西后,兒子知道錯了,便回去歸還。
但周圍的人看不下去了,立刻報了警。兒子的父母趕了過來,本想打他,但警察正踏著步子朝這邊走來。父親為了能讓兒子安全回家,給兒子一個悔過的機會,他一把搶過金項鏈,求受害人謊稱是父親所為。受害人不肯,說是要給孩子一點兒教訓。父親見狀,緊緊握住受害人的手,當著眾人的面“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這時,那個屢教不改的兒子早已淚流滿面,嘴里只喊著一個字:“爸,爸!……”
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其實,你的父母越打你,越罵你,就說明他們心里越有你。我記得有句老話:“打是親,罵是愛。”要是哪天父母對你不聞也不問,那么說明他們心里再也沒有你這個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比被父母打罵更痛苦、更難受、更想發泄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很愛你,就一定要感謝他們給你帶來的溫暖、給你的幫助!同時,我從“父親下跪”的情景看出,父母真的很愛很愛你。
每次打罵完你,可能都會自己默默地傷心一次。因為打在你身,罵在你身,而都痛在父母心!因此,我們要更珍惜這段父母情,常常說一句“我愛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可能會使他們十分欣慰,讓他們去發現我們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存在,從而更加的愛護我們、關懷我們!
同時,我又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孩子的腳扭傷了,父親只是冷淡地問了一句:“你怎么樣了?”然后就很絕情地說:“沒事的話,自己站起來走!快!”孩子既驚訝又滿懷傷心地望著父親遠去。正當絕望時,父親在拐角處卻突然回過頭來善意地看了孩子一眼……
看來,父母對我們的嚴厲、絕情都只是表面現象,讓我們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體味父母內在的真正的良苦用心!
小孩不笨2影片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2
作為一個少年,我不得不向你推薦一部電影《小孩不笨2》。這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想流淚的電影,里面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語言,深深觸動了我的心……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叫學謙的中學生一直被父母批評,心靈走向墮落,與同學成才加入“小混混”。經過一件又一件的偶然事件與父母架起溝通的橋梁——找回與父母一起幸福的家。
電影使我很受觸動,影片的學謙的父母與世界無數個父母簡直是從一面鏡子照出來的。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讀書好,為了孩子上好學校,受好教育,一直努力工作掙錢,非常辛苦。每次飯前飯后都說個不停,其實我們什么都知道,我們知道的很多,明白的也很多。
有一句話說“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的確是這樣,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父母的教育。為什么有些人學習好,有些人學習不好?不是我們太笨,而是父母太急切,逼,打,罵一直用來約束我們,是父母改變了他們。每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小孩也是一樣,可是大多數父母都只會盯著我們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比較,從而使我們失去信心,慢慢忘卻自己的優點。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對父母說:“相信我們,我們明白你們的辛苦,但是請站在我們的角度行嗎?其實我們能做得更好,給我們些信心行嗎?小孩不笨,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或許換個角度,結果會更好。”
小孩不笨2影片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3
“你最終一次稱贊別人是在什么時候?
你最終一次被人稱贊又是在什么時候?
很久,對嗎?”
這是《小孩不笨2》開場對白。這是新加坡影視才子梁智強自導自編自演的另一部電影。我喜歡梁智強的作品,因為他的電影沒有港片般無理,或西片般飛檐走壁。他的電影恰恰反映新加坡(我認為也能夠反映我國的現況)的社會、教育和家庭問題,為我們帶來深思。
整個故事所要表達的訊息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以及教育問題。三個小孩之中,學謙及其弟杰利的家庭背景是相當富裕的,父母親都是忙碌的上班一族。他們的父母親以為給與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就是等于為孩子好。很多時候,家長都是一廂情愿的,因為家長根本都不了解孩子。在很多情景下,家長在說個不停或不分青紅皂白責罵孩子,當孩子欲加解釋,卻被告以“頂嘴”的罪名。結果,往往孩子與家長的對話只剩下“哦、嗯、啊”。
手機的出現,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可是,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嗎?戲中學謙及杰利的父母親都一向以為有花時間陪伴孩子,可是每每忙碌的他們的手機響起,卻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可能,家長都是疼愛孩子的,只是用錯方式了。
在學校,這三位小孩都不是精英班,而被認為是不會讀書的寄生蟲。在學校教師的眼中,他們都是一粒粒的“爛蘋果”。教師對他們失望,家長對他們失望,在一片的失望中,他們一度放棄自我了。
其中一位教師則說,我們需要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學生的缺點”。如果把一粒爛蘋果丟掉,那么什么都沒了;可是,如果只是把爛的部分切掉,這粒蘋果還是一粒好蘋果。多稱贊別人,多看別人的優點。你爸爸實在太愛你了,只是他不會愛你。這是戲里的其中一些經典對白。
小孩的要求有時候只是很簡單,他可能只想要父母親出席觀看他的學校演出;他可能只是想要父母親的肯定與鼓勵;他可能只想要父母親抽出一個不受打擾的一個小時。
難道,抽出一個小時真的那么難嗎?JERRY為了買爸爸的一小時,不惜賣掉心愛的卡,每一天省吃儉用,就為了存錢,購買別人以五百元請爸爸講座的時間…TOM的同學成才,也一樣和父親有著溝通問題,因為成才的父親出生卑微,以往誤入歧途,所以不想讓成才步上自我的后塵,對孩子寄予厚望,期望他能有出息;可是成才的成績卻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為心痛!才父是個沒學識的粗人,因而以為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才對父親更加的抗拒。才父并不懂得愛他孩子,里邊最讓我感動的便是才父對成才說:ILOVEU的時候…可惜他再也無法看見他孩子上學了…
期望每一個人都在鼓勵中,贊美中成長…
小孩不笨2影片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4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有些父母就管教得很嚴格,只要自己的子女稍微有一點“不正當”的想法,爸媽就要干涉阻止了。
在他們看來,只有認真用功讀書才是唯一正當的事;但有些父母呢,爸爸成天在外忙工作,媽媽也只顧自己東家西家地打麻將,很少有時間陪子女,凡事任由他們,只要不惹事,不要煩他們,就不管了。從《小孩不笨2》這部影片中,我仿佛看見了我表哥、我同學和他們父母的身影。在此,我想對專制的家長說:“叔叔阿姨,你們嚴格管教是對的,但不能老盯著孩子一舉一動,能否給他們一點屬于自己的自由空間?”
我也想對放任的家長說:“叔叔阿姨,你們真的很忙嗎?忙著應酬忙著打牌,難道連每天抽出一小點時間陪陪孩子都做不到嗎?不是把孩子丟給學校、老師就好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有個電視公益廣告嘛”有時間,多陪陪孩子!”天真爛漫的童年里不僅僅只有學習而已,還有許多五彩斑斕的夢想啊!有些家長常說自己的孩子笨,成績競賽比不過誰家孩子,其實他們的孩子并不笨,每個人都有自己優點缺點。
你們了解自己的孩子嗎?在要求孩子怎樣怎樣的時候,你們自己又做到了嗎?我想對所有家長說:“抽點時間陪陪孩子,關心他們而不僅僅只是他們的學習成績。
放飛孩子們的夢想,讓他們健康快樂自由地成長!”
小孩不笨2影片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5
星期三,陳教師給我們全班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使我感觸很深,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小孩不笨2》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梁”,最終最終找回“以往茫然、失落的心靈”!劇中的學謙、杰利為了得到父母的贊美不斷地努力奮斗,但得到的卻是父母的奚落,這種失落感我們也有過。
不明白從什么時候開始,父母沒有鼓勵和贊賞我們了,而是不停地管教我們,總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好,總以為他們是對的;也不明白從什么時候開始,父母忙碌到深夜才回家,連跟我們溝通的時間也沒有。
當然,我們也了解父母是為了這個家而忙碌,但再怎樣忙也應當抽出一點時間來陪陪我們吧,哪怕是半個小時,我們也需要你們的關心,也期待你們的賞識。如果我們因為缺乏教育而像電影中的學謙走上一條不歸路,那掙來的錢又有什么意義呢?
“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僅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他不是不愛成才,他只明白自我是從小被打大的,不期望成才走他的后路,不明白如何去愛一個人和表達自我的愛,才導致今日的杯具,用自我的生命換取孩子成長和回頭。如果說父母打孩子還能夠理解,但學校經過全校師生的顏面鞭打孩子的暴力方法去教育學生,我覺得很殘忍,我不贊同這樣做。
這樣做也許能夠令孩子取教訓,可是你們明白嗎?這樣的做法同時也使孩子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劇中也曾說過:爛蘋果削去爛的部分,剩下好的還能夠吃,全部丟掉就沒有了。
正因為在孩子提高時,家長沒有及時表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沒有好好教育,只是一個勁地責怪孩子,才導致孩子一錯再錯。劇中曾有這樣的一句說: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我相信每一個小孩都不笨,也期望每一個小孩如天使般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