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老人院影片大學生觀后感
導演張楊以往所擅長的東西在《飛越老人院》卻沒有起到絲毫作用。但這一次在處理這樣一部略顯沉重的老年人題材的影片時,張楊想要藝術與商業兼顧的特點卻使得整部影片風格搖擺不定,對影片的主題產生了負面影響。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飛越老人院影片大學生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飛越老人院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篇1)
《飛越老人院》,這是我今年看的為數不多的幾部好電影之一。沒想到我們的導演居然能關注現實,更沒想到關注的還是老年人這一容易被人忽視的群體。說實話,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對老年人的生活以及老年人的心態并不了解,以為人到老年就心如止水,除了整天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就沒別的事可做了。這部電影讓我知道,看來我雖置身現實,但卻并不了解現實。
如果除去各種意外疾病事故,每個人都會毫無例外地步入老年。現在朝氣蓬勃的我們都不想過多想象自己年老時候的樣子,也許因為人就是一種總是喜歡往好處想的動物。盡管我們在心里深深明白:自己遲早也會有衰老的那么一天。
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的震驚,同時也很快驚醒:我的父母,也將很快步入老年。作為他們唯一的兒子,我想平時對他們的關心真是太少了。這種驚醒讓我重新回到當年創業的欲望中,我想,也許只有我的成功才是給他們的最大慰藉。我不想因為我的失敗而讓他們在步入老年后依舊對我的前程每日牽腸掛肚。
想起老人院那些孤寂中顫巍巍的老人們,有的甚至生活已經不能自理,有的已經陷入老年癡呆,甚至還有被用繩子日日綁在床上的……回想起這些畫面,我有一種難以說明的情感。中國的老人也許是世界上最悲催的,他們為子女奮斗一生,但到最后,子女繼承他們全部所得后,未必會如愿孝順。中國人一向說自己是孝行當先的,但我們也許是世界上最不孝的一個民族。上世紀美國作家亞瑟·亨·史密斯在《中國人的德行》中就有這樣的觀點。我不知道這種言行不一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是否也有幾千年封建體制的原因。但另一種事實卻是這樣的:我們通常向世界所宣揚的東西,大多都是我們根本不具備的東西,恰恰是自己最欠缺的。
人老萬事休,這是中國老年人最真實的呼聲和寫照。我們也會有顫巍巍的一天,沒人會想自己的老年將在無盡的孤寂中渡過。我想凡事都是因果的,要想自己的老年獲得安穩境遇,自己就要為子女們做出表率,別讓自己的父母的余生在孤寂中度過。人老之后,因為心境以及精力的原因,很多愿望靠自己已然無法實現,我們做子女的,除了在物質上給他們的關心外,最好就是想方設法幫助完成他們的愿望。也許忙碌的生活會讓我們無暇顧及這些,甚至會漠然視之,但相對于雙親為我們付出的所有,繁忙的生活不應該成為我們孝行的羈絆。自私一點來講,孝順雙親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樣做你會在一定程度上稱為子女們的表率。要相信,你怎么對待雙親,子女們將來也會這么對待你,你父母的今天,也許就是你的明天。
關于這部電影的情節以及其它細節,在最近中國的電影中是比較出色的,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反映的現實。如韓寒所說,只要是表現現實的電影都不會太爛,誰讓現實那么爛。但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一定去看看。
飛越老人院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篇2)
當我打開電腦,一部《飛越老人院》的電影吸引了我的眼球,起初我認為又是像許多電影一樣玩穿越,但是穿越時間的隧道去看古代的老人院會是什么樣呢,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起了這部電影,可是當我看完了這部電影之后,聯想到我自己的父母、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這部電影主要演的是一群年歲已高的老人們因為各種原因被家人們送到了老人院,身體的每況愈下和精神上的孤獨讓他們十分憧憬老人院外面的生活,可是迫于家人的擔心和院長的管束他們不得已一次又一次地放棄自由生活的權利。直到老金的一次提議,他在老人院里召集身體健康的老人跟他一起去參加《超級變變變》的節目,當他們設計的節目博得了大家的笑聲,他們更加堅定了要到節目現場去參加表演的信心。商量過后,他們的想法雖然遭到了家屬和院長的反對,老金和其余老人們仍舊決定這一次一定要出去看一看走一走,不想只活在老人院里。于是大家齊心協力買了一輛大巴,逃脫了老人院保安的管轄,偷偷溜出了老人院,一路歌唱歡呼,活出了他們想要的激情,脫韁的野馬自由地奔跑在大草原上讓我想到了這群老人們真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并不是只有年輕人可以活出自我,老人們也應該比年輕時更熱愛生活。
這部電影里的老人們是一個大家眼中的弱勢群體,可是他們雖然在生理上不如從前,心理上卻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熱愛自由和生活,他們有自己的煩惱,雖然被忙碌的孩子們冷落在老人院里,
可他們心系子女渴望溫馨的家庭生活,渴望化解跟子女們的矛盾。
電影里很多細節的刻畫都讓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來。讓我們這些在喧囂之間忽略家人的孩子們重新審視自己,主動去呵護和父母之間無比珍貴的感情。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個情節是老葛跟自己的孫子說的那個麻雀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眼睛有些模糊了。老金在參加《超級變變變》的舞臺上被采訪的時候說之所以參加節目是為了讓在日本的女兒能在電視上看到自己,沒能在海邊看到日出的老金終于在老人院里看到了大家特意為他準備的節目,堅強有愛的他們用自己的身體為老金表演了最美的一次海邊日出,譜寫了不老的生命樂章。
其實老人們想要的很簡單,孩子們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逢年過節常回家團聚團聚,有時候只要我們一句溫暖的話,尊重他們的眼神,不嫌棄他們的態度。只要我們換位思考,想想自己的孩子再想想自己的父母,只要我們靜下心來細細體味,這一切都是來得及的,不要等到父母頭發斑白或遠離人世才后悔莫及。讓這部電影給我們一個反思的空間,也給我們敲響警鐘,重視跟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飛越老人院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篇3)
張楊在這部《飛越老人院》之前,其實還有一部《洗澡》是關注親情與老人的電影,因此這部電影再次將視點落到老人身上,也不足為奇。今年大陸上映的影片中,除了這部《飛越老人院》是關注老人群體的電影之外,還有許鞍華的《桃姐》,同樣也是關注老年人群體的。但是兩部電影完全是以兩種不一樣的風格示人的,首先類型方面就具有極強的反差,而且從細節上方來講,張楊的這部在喜劇的基礎上,更抓住了煽情的方式;而許鞍華的《桃姐》更為平淡,基本上將煽情的手法弱化到最低,專注的層面更多的是生活層面上的樸實無華。
倘若是從受眾層面上來看這部電影的話,導演并非是將它打造成一部全部年齡段都能夠理解和感動的電影。首先所選演員,像吳天明、許還山、李濱、劉江等等這一批老藝術家,從情感理解程度上,就向六零后和七零后的群體靠攏,而這批觀影群體,也正好是出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瓶頸期,這部電影所反映的主題,也正是這些人的情感共鳴的地方。
事實上,看罷此片,雖然這是一部貨真價實的關注老人的電影,但是也有諸多非寫實的東西在里面,末尾的煽情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過程中的調侃,總會讓人覺得這樣會不如《桃姐》的自然。而且像劇中那群生活在“關山老人院”的老人們,太過具有戲劇人物的特征了,是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湊到一齊的,這幫老文青、老嬉皮的生活態度,在國內之中,事實上還是少數的少數。
若如果才代系層面來劃分,張楊就應歸屬到中國第六代導演的名單里面。然而就第六代的普遍特征來看,張楊從處女作發家開始,作品中的第六代烙印幾乎是難尋蹤跡的,除了《昨日》里面的風格稍微靠近之外,其他幾部都是正統的形式進行的。張楊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感情麻辣燙》,完全是一部小品結構的影片,雖然藝術層面上沒有什么能夠討論的,但是單單就商業創作思路上方來看,著實是為九十年代的中國內地電影點出了1條思路。到了他的第二部作品《洗澡》,雖然依然是一部俗套的親情關聯的電影,但憑著三位演員的出色演出,完全將劇本升華,成為一部令人們稱道的佳作。之后又有《昨日》、《向日葵》、《落葉歸根》和《無人駕駛》的上映,細致的人能夠看出,就算是到了今年的《飛越老人院》,人們也不能找出張楊導演的風格在哪里。這也是張楊不能在內地紅火的原因所在。
還是回歸到電影上方。雖然演出者都是一群上了年紀的老人,但是同樣也能夠看做是一部變形的青春勵志片,人物設定只是導演創意的一個方面,雖是蒼老的外貌,但這些人都有一顆青春的心,人們在看這些老人神采飛揚的時會哈哈大笑,但這依然是圈定在固有的劇本模式之中的一部作品,尚且可看做是一幫老嬉皮士的一次追夢之旅。
飛越老人院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篇4)
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位姓周的老人他得了一個病——膀胱癌晚期,他鼓勵大家去參加【超級變變變】其實是為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能夠高高興興的離開人世間。其實他還有一個愿望,他有一個女孩遠嫁到日本了,已經七八年沒聯系了,只要進入了決賽就能夠去日本。不過很可惜,他在初賽結束時,病發,身亡了。他的確是無牽無掛的離開了。
我覺得,這些老人真的很可憐。他們本應該在兒女的照顧之下暗度晚年的,可是他們去被送進了老人院。在養老院中每天都做著相同的事,親人們隔上好久才會來看他們一次。而且有些老人的兒女已經不在自己的身邊了。他們整天都只能呆在養老院中,而且被種種條列束縛著:不讓喝酒,不讓做劇烈運動……他們想去天津參加【超級變變變】的初賽,盡他們的女兒不同意,覺得他們無法照顧自己,怕出什么危險,那可劃不來。有的老人便說了“自己是個老東西了,沒人會稀罕。”
在電影中有一部分,是老人們看到萬馬奔騰,歡呼了起來。我覺得他們仿佛就是那群奔馳的駿馬,自由自在的奔馳在那遼闊的大地上。
看完這部電影,我細細的想:我以后才不會讓自己的父母住進養老院。
真希望這個世界上沒有養老院啊,因為那是一個充滿悲傷的地方……
飛越老人院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篇5)
當看到《飛越老人院》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想到的是美國的一部電影《飛越瘋人院》,這部電影講述了正常人邁克·墨菲為了逃避監獄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被送到瘋人院的故事,邁克的到來,為死氣沉沉的瘋人院帶來了不一樣的氣息,使得那些精神失常的人也能夠過上他們所認為的愉快刺激的生活。同樣,《飛越老人院》中的故事也發生在一家暮氣沉沉的老人院中,這里住著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有的被子女拋棄,有的沒兒沒女,有的人精神失常;因為這些原因,他們住到了養老院。
影片剛開始的時候,看到這里的老人們的遭遇,我是非常痛心的。百行孝為先,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這里我卻看到了美德的缺失。因為到了他們這個年紀,本應是兒孫繞膝、坐享天倫,然而他們確被子女送到了養老院,過著渾渾噩噩等死的日子,這是非常悲哀的。
接著我想到的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多年計劃生育及醫療水平的提高,使得老齡人口越來越多,但是我們同時又不得不面臨這些老人們的養老問題,讓老人們能夠在晚年的時候過上幸福快樂生活,是我們做子女的義務和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
這不影片讓我思考更多的還是如何讓老年人能夠幸福快樂生活的問題,電影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老周,他的樂觀開朗、幽默大方深深吸引著我。為了讓老人院中的老人們能夠生活的快樂些,他變著法的組織大家排練節目,甚至設計帶領大家逃離老人院,駕車“飛越”馳騁公路。
當看到了老人們積極參與這些活動,并且在活動中“耍寶賣萌”,相互逗趣,像小孩一樣快樂的時候,我又感到特別的欣慰。我們做子女的,所希望的不就是我們的父輩們能夠過上快樂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