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初中生的觀后感
現代哪吒設定都是來自于封神,拜師太乙和反商及武器既不是來自西游,更不是佛經中的那咤,而是中國古人所創。盡管哪吒很可能是個舶來品,但最終演繹的形象早已擺脫了先前的只言片語,經過數代文人和民眾的藝術化演繹,已經徹頭徹尾本土化,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初中生的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初中生的觀后感【篇1】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情節異常簡單,講述的就是作為魔童降生的哪吒在世人異樣的眼光中叛逆的成長,卻在父母與師傅的愛中長成以為拯救黎民蒼生的小英雄的故事。
小哪吒降生之時被鄉親們認為是妖怪,要求李靖夫婦將他處死,是母親,護住了孩子,是父親向鄉親們保證不讓哪吒踏出家門,這才保住了哪吒的性命,但是生而不凡的小哪吒命中卻有三年魔咒,父親為了解除魔咒,跟隨太乙真人上天庭求助,母親每日忙于在陳塘鎮捉拿妖怪,一歲的小哪吒因為沒有父母的陪伴加上村們對他的成見,變得異常叛逆,經常偷偷溜出家門到鎮上“霍亂百姓”,他真的眾人口中的魔童、妖怪嗎?不,他捉弄人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眾人把他當做異類而疏遠他、辱罵他嗎?他從家逃走難道不是因為在家中得不到想要的溫暖與樂趣嗎?他這樣調皮頑劣難道不是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嗎?
這樣我不禁想起了我的一些學生,他們和電影里的哪吒一樣,因為自己的一些行為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簽,沒有人愿意去傾聽他們的內心,也沒人會關心他們到底需要什么。其實,和小哪吒一樣,他們需要的就是傾聽、陪伴和愛,他們需要的是讓大家都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壞孩子。可惜,我們的孩子似乎沒有哪吒那么幸運,父母老師的責罵讓他們漸漸觀賞了心里的大門。我想,我們都需要給所謂的“壞孩子”多一點時間,每一個頑劣的孩子,都只是因為缺少傾聽、陪伴與信任。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初中生的觀后感【篇2】
偶然的因素去看了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出乎意料地感覺很贊,國產動畫此刻真的是越來越有水平了。
片中冰、水、沙、火、草、木等各種元素都有涉獵,畫面質感、3D效果等視覺體驗都很不錯。
雖然是改編,可是故事節奏緊湊不拖沓,每一幀都自有用處,全程無尿點;人物設計造型大膽,不一味賣萌討好觀眾,風格自成一派:那個丑丑的哪吒,何不讓你也代入到了對這個傳聞是“魔童”的男孩有些抗拒和敵意呢
當觀眾也和劇中人融為一體時,每一個淚點和笑點都是實時共振的。
哪吒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并不是中國神話體系里的一線明星,畢竟“剔肉還母,拆骨還父”這樣的情節實在太反叛,太暗黑了。
導演大膽地挖掘出了哪吒的市場價值,從寶藏山里挖出了新的璞玉,不再盯著改編到吐的孫悟空了,這會帶來什么樣的蝴蝶效應,我簡直不敢想象。
整個中國神話體系里隨便派出一個嘯天犬白龍馬,都能跟迪士尼打。
片中主題刻畫的還比較有意思:個人對命運的掌控,突出自我意識。那個眼看著就要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更大的無敵英雄,應對世俗的敵意,是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完善自我的世界觀和人格定型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作文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600字
電影《哪吒》真的刷新了我對國產動畫片的認知,很多個情節都看得我熱淚盈眶。
“不認命,便是哪吒的命。”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僅有我自我說了算。”
“你是誰,僅有你自我說了算。若命運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故事起源于陰差陽錯地搞錯了靈珠和魔丸,本來要生出靈珠轉世神童的李靖夫人被壞人作梗生了魔丸轉世的哪吒,而靈珠被海龍王偷了去放到他自我的龍蛋里以求龍太子升天成仙來拯救龍族永囚海底的命運。
但靈珠和魔丸本就合二為一。就好像每個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一樣,好壞都是相對的,好壞也會相互轉化,有好也有壞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平衡。
哪吒的父母為了糾正他內心的魔性,一向循循善誘、多方設法拉回正道。哪吒不屈服于命運的既定,說“是魔是仙,僅有自我說了才算”,奮力地掙脫命運的定義。
我最感動的一個畫面是他不愿意他爸爸為他承擔命定的天雷之劫,說:
“我自我的命我自我扛,不拖累別人。”
他把移花接木的仙符損毀,自我上去理解天劫。
理解自我的命運但又不屈于命運,不把自我該承擔的職責卸膊給別人,這是我們為人的志氣和尊嚴。
也許,每一個想要有一番作為,能位列仙班者,都要經歷諸多的考驗和磨練,不理解命運的既定、不在意他人的成見、做自我想要成為的人,才能通關成功。
困難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自我或者他人給予的無形的眼光,有的是需要積累足夠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有的是需要犧牲一些東西來換取想要的結果,但,只要認定目標、堅持自我內心真實的想法,遇到一個困難克服一個困難、總是會有功德圓滿、得道成佛的那一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初中生的觀后感【篇3】
難得放松一下,出去看了心心念念的《哪吒》,這部國漫真的是火的“一塌胡涂”,就算沒去影院看過的朋友,也多多少少明白一些故事情節或者那些讓人記憶深刻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我說了才算”;“他是我兒”;“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樣努力都休想搬動”;“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的命,就是不認命。”。從預告到此刻我也看了許多影評,看過之后確實感觸頗深。有人談及了家庭需要愛,不管孩子是不是魔王,都要用愛去感化;有人談及了成見,要我們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我;有人談及了社會,有家庭背景的人,才能獲取更多資源,感嘆社會的不公;還有人談及了命,你是誰僅有你自我說了算。所以有關故事情節和上述觀點的我便不再贅述了,我只想談談那些還沒有被別人談及的打動我的地方。第一是哪吒的母親,這部電影擺脫了哪吒母親固有的形象,不再是一個溫柔淑德的賢妻良母。而是打得了妖怪的女強人。第一個鏡頭就是一手一個雞腿,一手一個饅頭,挺著個大肚子邁著豪邁的步子走向女媧廟,第一句臺詞就是:“拜,拜,拜,都拜了三年了,再生不出來,我砸了這破廟。”
雖然沒有大戰鰻魚精的鏡頭,可是她臨行出戰的英姿颯爽估計僅有花木蘭能夠媲美。這種形象也給她應對吒兒(我在這不想叫哪吒,因為電影里她叫哪吒為吒兒)那種溫柔構成了強烈的比較,她明白她為了百姓與妖魔作斗爭,缺少陪伴吒兒的時間,所以每次陪吒兒玩,都會盡量滿足吒兒的要求,只要吒兒開心。不管別人怎樣看待哪吒,她總是相信吒兒,期望吒兒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長大。我認為殷氏對于哪吒的愛多自出于愧疚。而電影中的殷氏的形象不正是如今社會上大多青年女性的形象么?在外有工作,不是女超人也算得是女強人,回到家盡管筋疲力盡還要陪著孩子。透過影片也看得出,如今社會女性的主角轉變,不再是以前那個在家里三從四德的家庭主婦。并且女性的地位也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可,也越來越被社會所關注。
第二是“朋友”,影片中除了高的立意之外,細心思也有不少,其中“朋友”就是一點。關于朋友的畫面雖然僅有兩個,第一次是哪吒的壽宴前,哪吒特意逃出去給敖丙送請帖并且說“我不管別人來不來,可是你必須要來,因為你是我朋友!”第二次是哪吒理解天雷劫的時候,敖丙沖進來不顧家族的使命與他一齊渡劫,哪吒罵他:“你傻不傻,白白搭上一條性命”,敖丙說“不傻,誰和你做朋友”。兩個3歲的小孩卻上演了世間難有的兄弟情誼。人們都說酒桌上喝酒的狐朋狗友,都不是真正的朋友,可是能真正陪你喝酒的不就是你的朋友么?管你是魔是仙,管你是貧是富,你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與你共度困難,共享喜悅。有事,我第一時間只想說給你聽;有酒,我第一時間只想和你一齊舉杯;有難,我第一時間只想找你幫忙。因為你是我的朋友。
第三是敖丙,相對哪吒我更心疼敖丙。不管哪吒犯了多少錯,總是有人愛著他,當他拯救百姓后,大家不會因為他之前種種的惡習而反感他,大家想的更多的是哪吒長大了,懂事了。而敖丙呢,溫文儒雅,善良懂事,但因家庭原因不得不活埋陳塘關,卻被人們所憎恨。就像兩個小孩子,一個經常不及格,不會被挨罵,一旦突破60,還會受到大大的獎勵;另一個經常拿100分,偶爾一次得了99,收到的不是表揚而是訓斥。可是99比60高很多啊!社會上也是如此,經常做好事的人不會給人留下太多印象,因為他們習慣了你做好事,習慣了受到你的幫忙,一旦你做了一件壞事,所有的好事都煙消云散。而往往不經常做好事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會讓別人感激涕零好久。這就是人心!心疼敖丙主要原因還是我在敖丙身上找到了自我的影子。生長的家庭在社會中地位低下,背負了家族的所有期望。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知書達理,一點壞事不敢做。或許哪天我做了出格的事,敖丙的結局就是我的寫照吧。
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都會有它自我獨到的點,《哪吒》這部國漫說實話沒有任何的主角,里面的每一個主角都是有血有肉的,也沒有正派與反派之分,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衷。雖說是動畫片,可是里面所刻畫出裸露的現實,確實值得每一個大人反思。因為那里必須有你的影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初中生的觀后感【篇4】
暑期檔爆款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以來,好評不斷,賺足觀眾眼淚的同時,電影故事背后蘊藏的道理,也值得每一位觀眾深思。
今晚女兒拉著我走進電影院,還是貴賓廳又是專場,剛坐下不一會廣播傳出悅耳動聽的聲音,歡迎貴賓走進萬達影視城貴賓廳,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即將開始……
影片開始是兩個魔力相當的魔珠和靈珠問世,兩個孩子有一個相同的童年,都是缺乏陪伴和朋友,他們因水怪而結緣相識,一起踢毽子,成為最好的朋友,都有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可兩個孩子肩負不一樣的責任,影片最后讓兩個莫逆之交成為對手,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我自己說了算!”,讓敖丙恍然大悟。
這句話哪吒說是父親教他的,最后通過哪吒這句話告訴家長,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能少了父親的教誨。
這樣的哪吒就像當下部分焦慮(有專家給定位的叛逆期)的孩子們,我不認為孩子沒有叛逆期,所有叛逆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逼孩子叛逆的父母,這些孩子他們心口不一,渴望被尊重、被認同、被接納,卻又會沮喪地放任自己。
當畫面里出現村民對哪吒的偏見,村里孩子們用爛菜葉、雞蛋扔哪吒,又給哪吒貼上一個妖怪的標簽時,我又想起我遇到的那位孩子,他當時看我的眼神和對我說過的話:“媽媽說我叛逆、老師說我骨子里就很壞,同學都疏遠我,我沒有朋友……”今天的電影真實的存在于現實。
由此可見,真正的魔,不是哪吒投胎的魔丸,而是被偏見蒙蔽了光明的心魔。偏見,存于無形,卻傷人最深。
如申公豹所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樣努力都休想搬動。”
父母對哪吒的禁錮,師傅對他的善意欺騙,父母因各自的使命又缺失對哪吒的陪伴,小伙伴對哪吒的排斥,海怪的興風作浪而讓哪吒有口難辯的僵局……,我隨著劇情,心情也隨之蕩氣回腸,難以平息,不是哪吒骨子里有魔性,而是大家對哪吒的偏見,缺失父親的陪伴才點燃了哪吒內心深處那把“妖火”。
孩子成長需要一個幸福溫暖的搖籃
“遺憾的是還沒跟你踢過毽子”,這句話里藏著一個孩子對父親陪伴的渴望,哪吒媽媽對孩子的不離不棄和忙中偷閑的陪伴(踢毽子),讓魔性的哪吒內心深處種下了愛和希望的種子。
那些把干事業和帶孩子對立起來的媽媽,那些根本就不在乎和孩子相處時間及相處質量的媽媽,不是她們不愛孩子,二十骨子里不認為和孩子相處是件重要的事。
家庭溫暖來自家人的呵護,父母的陪伴,而不是金錢物質的溫度。
哪吒學習環境和教師水平都很優越,他很想有所作為,可因師傅水平有限,讓他的學大于教,一致造成未出師而急于想幫父母除魔斬妖,最后是做事不計后果,擾亂了村民的正常生活,還中了水怪的反間計。
看到這里,我又想到現實當中遇到的這位孩子,他很聰明,他知道的知識已遠遠超過老師所講,每次上課不是他不愿意聽,是他聽老師講的內容他都已熟知意識,感覺老師教的太慢,沒有了學的動力,所以上課時“做小動作、說話、下座位亂跑……”他必經還是個孩子,自控能力有限,也沒有人知道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更沒有人教給孩子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方法,最后給孩子貼上了壞孩子的標貼……
當哪吒看到海怪興風作浪,又劫走小女孩,他不顧一切的去救,當大家誤解他時,他那種不屈服的性格就是凸顯當今那些所謂叛逆孩子的縮影。
李靖夫婦的真愛,太乙真人的正氣,幫本身身藏妖氣的魔丸,心里生出一股戰勝惡魔的正知正念。
龍王的怨氣和申公豹的邪氣,讓骨子里存有正氣的靈珠,心里卻生出無法自拔的魔性。兩者的相互陪襯,告訴大家,孩子生活的環境和身邊接觸的人影響孩子成長。
結合當今教育,讓我們知道孩子身邊的老師和家庭教育很重要,李靖夫婦的家庭教育是認可、相信、鼓勵、承擔、幫助,培養孩子自信、積極、努力、擔當、勇敢的面對發生的一切事情。
太乙真人(哪吒的老師)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平等、親和、賞識,樹立徒弟(學生)正知正念、不存私心、心存大愛、無我教育,讓魔丸心生善念,在千鈞一發時,以保護陳塘關的百姓為己任的大英雄。
可靈珠就是一個不幸運的孩子,靈珠本心生善念,因龍王把自己和龍族的所有希望寄托于靈珠,逼靈珠活出大人想要的樣子,心存善念的靈珠背負著復興龍族的重任,在心存惡念師傅申公豹的鞭策下,一步一步將善良的靈珠逼成了一個惡魔,涂炭生靈,不顧曾經和朋友(哪吒)的諾言,反良心而行之。
在影片中也看到了再魔性的孩子內心也有善良的種子,那種善良在萌芽期需要用呵護和真愛來澆灌,他才能發芽茁壯成長。在萌芽期如果教育方式不當會讓這種善念夭折,反而助長魔性的滋生。
孩子是一張白紙,你在這張白紙上寫下他是魔,他就是魔,寫下他是仙,他就是仙。如果在你內心深處,你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仙,他既就是魔也會在你的影響下由魔變仙,就如哪吒最后為了救父母他掙脫乾坤圈魔化自己救出了父母。龍王內心深處就認為敖丙是魔,善良的靈珠在父王的引導下大開殺戒,于村民安危不顧,只為實現自己的飛升成神的夙愿。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初中生的觀后感【篇5】
說到哪吒,你的嘴角是不是就翹起來了?混天綾?風火輪?英雄少年?但這部電影卻一如反常,混天綾,風火輪倒是有,但后面那個也許需要改動,為什么呢?別急,請聽我娓娓道來。
天地靈氣孕育的混元珠被天尊提煉成了靈珠和魔丸,魔丸被施了天劫咒,三年后將被摧毀。因申公豹從中搗亂,本應攜靈珠出生的哪吒成了魔丸,靈珠則被給了龍王之子敖丙。在哪吒三歲生辰那天,申公豹告訴了他魔丸的真實身世,他因憤怒還差點刺傷自己的父母,敖丙救下了哪吒的父母,卻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為了完成龍王托付給自己的重任,他選擇冰封陳塘關來隱瞞身份。但就在這時,哪吒知道父親為自己擋天劫,幡然醒悟,回到陳塘關與敖丙大戰,后兩人又一起戰勝天劫咒……
這部電影打破了一些傳統形象,哪吒從腳踩風火輪,手挽混天綾的飄逸少年變成了 混世魔王;而那位被剝皮抽筋的龍族三太子敖丙,卻成了肩負重任,重情重義,優雅帥氣的翩翩少年;太乙真人從仙風道骨的仙人形象變成了一個騎著身材與自己相仿的飛豬的道人。還有一些比較搞笑的角色,渾身肌肉,說話卻尖聲尖氣的大漢,關鍵時刻總會出現,找不到方向的盲人……
這部電影不僅搞笑,也很感人,哪吒生而為魔,被世人憎恨,但他卻沒有屈服,而是勇敢地扛起自己的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由我說了才算!”他這一聲吶喊鼓舞了多少被排擠,被人嫌棄的人?他的堅強激起了多少被命運鎮壓,卻堅強不屈的靈魂?哪吒是善是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面對命運毫不畏懼,毫不屈服的精神!不止這些,哪吒與敖丙之間真誠的友誼;李靖和哪吒之間感人的父子之情都令我動容。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由我說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