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電影觀后感600字
在電影《歲月神偷》里,觀眾看到了導演眼中的香港社會以及對它的批判,看到了他對底層人民的關切、欽佩,看到了底層人民質樸純潔的感情,看到了女性的偉大。回想這部影片的幀幀畫面,總像是被一層朦朧的晨曦光芒籠罩著,他們對生活的不棄總是給人以希望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歲月神偷電影觀后感600字5篇,供大家參考。
歲月神偷電影觀后感600字篇1
昨日在小組報了名,免費去國瑞城的百老匯看了“歲月神偷”的電影和見面會。
電影應當是4月16號才上映吧,昨日我看的那場貌似是媒體場,很多媒體的人在。沒去之前,看了電影的預告,還是很有些期待的,想想近幾年的香港都沒有什么異常出色的影片出現。
天氣很冷,下班高峰期,大家都在匆匆回家,我卻從家里往電影院趕,索性半個多小時就到了。去了人已經很多,不清楚都是看什么的哈。偶然回頭,卻看到“葉問2”的大海報異常打眼的立在那里。一瞬間感覺時光飛逝,那時候還專門和媽媽一齊去長虹影院看了葉問,覺得拍的很好,沒想到2都出來了。愣神的時候發現我們已經能夠入場了,就拿著票走進去。嘛~我的是B排,很前面啊,看電影很不舒服的,可是后面的見面會卻很好,因為能很清楚的看到人。
這部電影怎樣說呢,我周圍的很多人在最終都流下了眼淚,而我沒有。不是我淚點高,并且我覺得最終有些做作,就好像不是順其自然發生的,并且非得這樣才這樣的感覺,有些破壞美感。嗯,雖然電影整個情節簡單,有些地方有些做作,可是還是值得去看一下。起碼拋開那些不說,里面的進二異常可愛,里面的音樂很懷舊很喜歡,里面的色彩也很好,進二帶著魚缸仿佛用另外一個世界的眼光在看著這個世界,這個時代。
這個電影最打動我的地方不是最終進一的死,而是這整個家庭的感覺,小人物的生活。爸爸拼命做鞋賺錢,雖然很辛苦卻和老婆感情很好,大伯在剪頭,關鍵時刻對弟弟一家的支持,奶奶對進二的對話,哥哥品學兼優,卻因為家庭的巨大落差和喜歡的姑娘分別,最終得病去世,進二和哥哥的感情,和父母的感情,哥哥得病,爸爸媽媽是如何辛苦籌錢為他看病……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話,就能讓我感覺原先我也這樣切身的體會過,所以格外感人。那些點點滴滴,每個家庭的愛都是相互相通的吧……
有很多時候,電影不需要多深刻的內涵,多復雜的資料,只是簡單的最真摯的感情就能讓人難以忘懷。
歲月神偷電影觀后感600字篇2
今晚看了《歲月神偷》,感悟太多,我將寫下我此刻的一切,讓此刻的我用文字記錄下來,成為永恒的記憶,讓心愛的人兒也能看到,讓我們共同感受,共同為那份情節而感動。
整個電影中,兩個細節讓我異常感動。第一個細節是進一對他的女友說的,魚兒是最歡樂的,因為它的記憶僅有三秒鐘,它從魚缸的一頭游到另一頭,它的悲傷和痛苦的事全部忘記,留下的只是剛開始的那份心境。第二個情節是進二他奶奶對他說的,如果你異常想念一個人(那個人已經不在人間),你就把你所有你最喜歡的東西拋進苦海,最終把苦海填滿了,你就能見到你想見的人了。步明白為什么,就是那么的讓人的心弦跳躍。
電影名叫歲月神偷,我的理解是弟弟進二把他所有喜歡的東西都送給他逝去的哥哥,那些東西都是小進二偷偷摸摸從別人那拿的,不該說拿,應當是偷,呵呵。無論是偷還是拿,他的心靈是完美的,完美的讓人不能用那些難聽的詞語去描述他,所以只能說神偷。我很喜歡進二,小小年很聰明,也很懂事,明白哥哥得了白血病之后,他常常跑到醫院去陪哥哥,8歲的他不明白什么叫做血癌,什么叫做死亡。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電影中也有美麗的感情,有進二父母恩愛,相濡以沫。也有進一跟他女朋友的完美感情,進二是高中生,她是另一所中學的學生,進一在學校里是優秀的學生,并且他有驚人的運動天賦。當進一明白她是富家千金,他明白他們的距離是那么的遙遠,也許命運注定他們是一個凄美的結局。之后,那女生去了美國,暑期回來的時候,發現進一生病了,最終還死去。對她是什么打擊,也許只是陣痛而已,陣痛之后就忘記了。也許中學的感情就這樣,那么完美,而又那么經不起歲月的打磨。進一走了,她呢?影片中沒有揭示。
也許我的上頭這些文字,很難表達出我心中的情感。就這樣吧,已經十點多了,我要洗漱了,準備睡覺,不明白親愛的她此刻在做什么,好想跟她講話,好想跟她聊天,但她也許太忙了吧,我能守候,今日,明天,下個月,明年,或者一輩子。就像山楂樹之戀的老三說的,我不能等你三年零一個月,我也不能等你到20歲,我等你一輩子。
歲月神偷電影觀后感600字篇3
若不是北京的夜太深,風太大,來往的路人太匆忙誰也看不清旁人的臉,我也不會選取在這樣一個春風沉醉的任由淚水從眼角滑落;若不是音樂太美,故事太傷感,我也不會強壓著近乎哽咽的聲音給父親給遠在南國的父親忽然打去電話。我只是說“爸爸,很久沒和你說話了,問候下”,我沒能說我是看了一部叫《歲月神偷》的電影被觸動了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經而想念他和母親。
我已經不想再用“有情懷”來形容這樣一部制作認真充滿對往昔時光眷戀的電影了,反正郁悶是情懷,孤獨是情懷,懷戀也是情懷。那么泛黃的鏡頭、悠揚動情的音樂,20世紀60年代香港平民生活的街區奔跑追逐打鬧孩童的笑聲亦是一種情懷,只是“情懷”這個詞說多了,真的顯得太過俗套也無意中顯露出自我語言的貧瘠。
雖然這部精雕細琢的電影在劇情依然還稍微有些俗套,窮二代男與富二代女的感情,患上絕癥結尾勢必死亡的男主角,生活艱苦卻又樂觀應對現實的小老百姓,無時不在烘托凄美氣氛的悅耳音樂,哪個也不能免俗,但這并不妨礙看電影的俗人們被打動。感情與親情,平凡又殘酷的現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樣的元素只要組合得當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看看那些充斥著熒屏和銀幕的電影電視哪一個又逃得開這些俗套,哪怕連唐僧、孫悟空也要與人與妖轟轟烈烈的談起情愛來。而作為導演羅啟銳與編劇張婉婷這對金牌組合最讓人稱贊的就是他們將香港六十年代人們的拼搏精神帶入到故事中,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像羅太所說“做人,總要信,總要信”,像葉倩文與杜德偉所唱“信世間始終全美”。
我想看過影片的預告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看過片名看過預告片早早的就明白影片要說歲月才是小偷,所以我始終沒有認為那個偷走了烏龜、偷走了金魚缸、偷走了寺廟中孫悟空像、偷走了米字旗、偷走了月光杯的弟弟會真的成為小偷。在應對失去最親愛的哥哥的時候,弟弟將自我偷來的一切都扔到了海里,因為奶奶說過用最珍貴的東西填滿了苦海就能與逝去的親人相見,孫悟空像沉到了海底、月光杯沉到了海底、再無法迎風飄揚的米字旗也只能靜躺水面,而以前戴在弟弟腦袋上像宇航員帽子的金魚缸也搖晃著脆弱的身軀在海面上等待破裂。海那么大,如何填得滿?水那么深,如何看得到底。最殘酷無情原先還是時間,它帶走了哥哥、帶走了父親也將帶走奶奶,帶走一切行將枯萎與注定逝去的,是的,那是一切的一切,沒有任何人能夠逃過。比起此刻直白的名字,影片另外一個名字《1969太空漫游》或許更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
看似簡單俗套的電影情節,即便不去深入挖掘和解讀,觀眾也不難看出那些潛藏在其中的其它關鍵詞,殖民地、粵語殘片、老港星、教會學校、內地人移民香港、香港人移民國外、英文歌曲……太多太多被歲月偷去的記憶,透過影像制造出的幻覺又被拿回,然后亦夢亦幻的像針尖一般或輕或重的扎人心的深處。
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承載了太多的沉重的擔子,好在任達華、吳君如、秦沛等一眾資深香港電影人不搖不晃的將擔子穩穩的抗在肩膀上,而哥哥與弟弟(個性是弟弟)的演繹也給人驚喜。要解讀那些深刻的好處,留給專業的影評人們,要借電影抒情,就留給我等這樣的凡夫俗子。只道是,不傷感,怎能不傷感。回首驚覺,天地無情時光最難留,人生幻夢歲月是神偷。
歲月神偷電影觀后感600字篇4
我真是個俗人,第一眼看到《歲月神偷》這個片名我想到的是這會是是一部有關警察與小偷的喜劇電影,看完才明白卻原先是這樣感人的一部生活片。
電影開頭便告訴我們“在幻變的世界里,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本以為電影會有一個很大的時間跨度,講一個普通家庭的悲喜生活、起起落落。可我又錯了,導演只是截取了這個家庭生活的一個片段,講的都是些瑣碎小事,最大的事也就是哥哥羅進一的離世。
但正是這些瑣碎的小事抓住了我,讓我覺得不虛此行。因為我在里面看到了自我小時候生活的影子。記得曾幾何時,自我也常做天真的夢;也有一個大箱子里面裝著自我的“寶貝”---老爸給刻得木刀木槍,小人書,黏黏紙,酒貼兒,煙盒,玻璃彈子……;夏天夜里騎在大表哥脖子上看露天電影;一家三口在果園里干活聽著老爸講著他那爛掉了的一點都不好笑的笑話……
但也正像導演說的“歲月是最大的小偷”,它偷走了這一切,偷走了我的童真的夢,偷走了父母了的健康。留給我的僅有回憶。
歲月神偷電影觀后感600字篇5
歲月就像一個小偷,在我們不經意間悄悄地貼在父母的發鬢,輕輕地躲在孩子的身體。大富大貴是一種生活,平平淡淡也是一生,何在乎強調非要過什么生活呢?
在影片中,雖然吳君如和任達華的表演已經為我們所熟知,但是看著他們,還是想到了自我的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爸爸說:“最重要的是保住頂。”任何人總有自我的原則的底線,在任何狀況下千萬不能違背自我的原則,在中國人眼里,有時骨氣要來得重要得多。
媽媽說:“做人,總要信。”命運有時會在無意之間開這樣或者那樣的玩笑,讓人猝不及防,全家人的期望在大哥身上,但是優秀的大哥卻染上絕癥,雖然看起來有些戲劇化,但是誰又能保證在自我的一生中不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呢?有時,我總是想,人到底是為什么活著。一句話,做人總是要信,因為此刻的我們完全不明白將來的自我會變成什么樣,自我的父母將會過上怎樣的生活,也許,我們都在等人生中所謂的奇跡。我總是相信,這個世界雖然不是完全的公平,但是只要自我有信仰和勤奮踏實的精神,沒有什么能難倒我們。
我自我也有一個親生妹妹,看了這部影片之后,我明白自我之前的做法是大錯特錯。此刻孩子的'成績是很重要,但是這真的是他們自我喜歡的生活嗎?也許更多的是為了大人的面子。
孩子他們有自我的天性,有時愛偷小東西,那是因為他們還不懂得這個社會的生存原則,對于他們我們就應有更多的寬容和關愛。而我們家人對妹妹的態度是恨鐵不成鋼,總是逼著她學這學那,沒真正體會到她自我的心靈。他們的本身是善良的,只但是需要更多的正確引導和寬容。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發也許會改變自我的一生吧,暫且是這么認為,因為后面有太多的不可知因素。
一部好的電影不在乎它的投入和票房什么的,真正的是它能否打動你我的心靈,讓我們真正從中學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