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萬能議論文作文素材800字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舉例子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萬能議論文作文素材800字(通用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萬能議論文作文素材800字(篇1)
張橫渠曾經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獨學,為萬世開太平。子路之志在有福同享時而無怨無悔,顏淵之志是在謙虛之中處事待人而不自夸邀功。他們二人或者是胸中懷著一顆寬廣的共享之心,或者是持著一種高尚的謙虛之品。但在這之中,最令我感觸最深刻的卻是孔夫子的為主民立命之志。
為生民立命,立的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千百年以來,儒家思想奉行的是尊敬年長老人之禮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對待長者禮數全部周周到到,對待困苦孤獨的老人,尊奉他們生計。孔夫子他心懷天下,心寄百姓。他四處奔走,傳揚儒學,他的志向不在于入朝廷做大官,卻惶惶如同喪家之犬,只得盡其所能,救助困苦百姓于水火之中,志在使老年人生活得安逸幸福,平安喜樂。
為生民立命,立的是得信于友之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志向在于取得信任于平輩的朋友們。他以誠信為本,以自己之心度別人之心,雖然孔夫子身立于亂世之中,他卻心中懷著一顆舉世皆濁我獨新之城,懷著心之所善之信。
為生民立命,立的是使少有所歸依之志。孔子讓他的三千弟子們立身修德,舉辦學府創立儒學,門人弟子填其室,傳承儒學之禮數,教授人生之大道。孔子的弟子們無一不尊敬,孔子為圣師皈依懷念著他。
圣人之所以為圣,志不在己而在天下。昔有孔夫子為生民立命之志,有屈子屈心抑志卻仍然心懷朝廷,心系家國,有蘇武持旄節立于北海之上,有勾踐臥薪嘗膽,有魯迅的吶喊,有覺民的與妻書……毛姆曾經說過,我完全贊同認可平凡人的生活,可我更加向往生命中那些不一樣的光。孔夫子為一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他的志向并不似平淡如同子路一般班
共享之心,也不像是如顏淵般自我約束的謙虛品格,而是心向百姓,心系人民,拋己利而善他人,拋己心而顧它心。
孔子之所以能夠在這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矗立為圣人,千百年以來儒學廣為流傳,與其為生民立命之志是密不可分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獨學,為萬世開太平,豈言
孔子之志不為人所感慨乎哉?
高中萬能議論文作文素材800字(篇2)
是一種真誠,在一言一行中能夠體現;是一種關懷,在相識中得到溫暖;是一種責任,在承擔中經受風雨。
能夠影響自己的子女。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哭著要跟著她一塊去。妻子就哄她說:“你在家乖乖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孩子信以為真。傍晚,孩子見媽媽回來啦,他高興的迎上去一邊喊著:“娘,娘快殺豬、快殺豬,我都快要饞死啦。”而曾子的妻子卻說:“一頭豬頂咱家兩三個月的口糧哪!怎么能隨隨便便就殺豬哪,”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了,曾子知道了這件事,二話沒說就拿起了菜刀出來了,而曾子的妻子卻對曾子說:“我是哄著他玩那,不用當真的,”曾子認真的對他的妻子說:“對小孩子怎么能欺騙哪?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的,我們現在說話不算數,哪孩子以后就不會再信任我們了。”于是,他們一起就把豬給殺了。
言必行,行必果。曾子以自己的行動去證明了他們說過的話,做到了言而有信,更是對他的兒子有這深刻的影響。
是教育學生的方式。
湖北咸寧實驗小學開旗儀式上發生了非常有趣的一幕:主管學生德育工作的副校長洪耀明在眾目睽睽下親吻了一頭40多斤的小豬。此舉是為了兌現他對學生的——“如果學生不在希望校園亂扔垃圾,那我就和小豬親嘴”。洪耀明用自己的行動,不顧自己的形象,只為了實現自己的,能夠教育學生,給學生上了一堂誠信課。
是一種仁德。
山東省濱州市的劉同堂,自幼跟隨陽信縣一位貨郎師傅習武,練就了套純正的正骨推拿手藝。正骨并非他的主業,平日他種植棗樹、飼養牲畜作為經濟來源,隨便義務給四鄰八鄉有跌打傷的村民看看病。
為什么看病是免費的哪?這其中還有個緣故,那就是劉同堂的貨郎師傅在傳授他正骨推拿手藝的時候,要求他治病不能收一分錢,劉同堂說:“我喜歡推拿,學習這并不是為了謀口生機,我師傅是義務為大家治病,當然我也能為鄉親四鄰免費做到這些。”現在他已經64歲了,想把手藝傳人,他的孫子想學,所以想傳給他的孫子。不過他提出,前提是要繼承我們師徒不收費的。
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品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失去也就丟失了自己的品德。
高中萬能議論文作文素材800字(篇3)
孟母三遷最終造就了儒學的亞圣——孟子,環境之故;熱帶魚由魚缸轉入池塘變迅速長大,環境之故;險象環生的生態環境中,狼避險覓食、強勢圖存,亦是環境之故。可見環境造人才,所言不虛。
惡劣的環境往往造就英才。平王東遷洛邑,曾做出一個不起眼的封賞之舉,將崤山以西與西戎接壤的大片土地賜予秦伯。或許平王本就不懷好意,八百里秦川均為犬戎掌控,在那個連天子都被犬戎趕得無家可歸的年代,派秦伯去開疆拓土,實在是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味道。然而秦伯還是去了,幾代人披荊斬棘馬革裹尸,多少次險些被滅,秦國終于站穩了腳跟,在那個四戰之地,秦人個個尚武,民風剽悍,甚至有?秦軍虎狼之師?的評價。環境的磨礪,成就了秦的霸業,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
優越的環境,往往培養庸才。長平之戰,老將廉頗在前線一味堅守,把秦軍急得發瘋,就在這時,趙軍換防了,趙王中了秦人的反間計,把高談闊論出身名門的軍事票友趙括換了上去。趙括熟讀兵書,卻是只不善實戰的紙老虎。數月后,趙括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個名副其實的庸才,趙軍四十萬被秦坑殺。優越環境造就出來的庸才,其害不亦大乎?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隨意抽取了10名學生,并把名單交給了班任,并說,他們是很有潛力的學生。由于班任對這10名學生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不久以后,他們的成績都有提高。班級沒有變,班任也沒有變,那么,隨意抽取的這10名學生為何發生了良性的轉變?
由此可見,環境優劣,其實也未必決定人的命運,真正主宰命運的是人自身的心理環境。眾所周知,比爾蓋茨是標準富二代;大批罪犯常出身貧民窟。難道環境作用甚微?非也。若一人胸懷大志,在通向理想的征途中百折不撓,外部環境無論優劣都能從不同角度推助他;若一人鼠目寸光,貪圖安逸,意志薄弱,環境再優也是徒勞。這,也正是孔子倡導“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而孟子倡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原因。
打造強勢的心理環境,惡劣環境懂得適應,優越環境懂得珍惜,人才造就之道也。倘若,我們能借鑒一二,必能有所裨益,塑造自我,拾級而上,走向成才。
高中萬能議論文作文素材800字(篇4)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自古至今,凡大成者,無不有“恒”,凡成事,無不用“恒”。
明代文學家宋濂,自幼嗜學,如饑似渴,無奈家境貧困,便令人難以設想地“假借”而“自筆錄”,不舍晝夜,筆耕不輟;從師游學,縱使天寒地凍,衣衫不堪,求知的欲望勝過了肉體的摧殘;同一片屋檐下,攀比榮華成風成氣,而絲毫無羨慕之意,屹然而自成體系,潛心于學,以精神充實碾壓物質豐裕。終有一朝,立侍九重天,承天子之寵,集萬眾之矚,窮布衣搖身一變為大儒,青史一跡,受之無愧;后生之尊,理所當然。宋濂的成功,是在荊棘的磨礪下、山腰上奇芳異草的吸引下,以及一顆永葆生命之光的恒心引領下,沖破了枷鎖、清除了藩籬、戳穿了屏障;才得以一覽眾山小,凜然而孤傲。
無獨有偶,我國現代科學家屠呦呦在簡陋條件下,帶領團隊艱苦創業,勇于創新,克服重重艱難險阻,歷時23年終于研制了“升級版”雙氫青蒿素。在醫學領域取得了一項新成就,為治瘧這一世界性問題的解決,貢獻了中國力量與中國智慧。
既然持之以恒如此重要,那么應怎樣行動,才叫“持之以恒呢”?
持之以恒,要注重平日積累,不要臨時抱佛腳,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技能絕不是一朝一夕便可練就的。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定不能打沒有把握的戰爭。不怕天不應、地不靈;就怕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日積月累才能成大事,腳踏實地才能鑄輝煌。
持之以恒,要堅持不懈,不要一曝十寒。一時興起,乘興而行事,三分鐘熱度,只是一場沒有回報的“下注”。敬愛的“張老師”曾教導她的學生們:“堅持努力,收獲會更大。”堅持,便是給夢的種子源源不斷地輸送水和無機鹽,結出的果皮和種皮都是芬芳與甘甜。古語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如所言,再近的路,懶得邁開腿腳,便迷離了前途;有時邁出的一小步,醞釀著后來的一大步。
莽莽紅塵,風起云涌。唯持之以恒者進,唯持之以恒者勝,唯持之以恒者強。
高中萬能議論文作文素材800字(篇5)
現如今的視頻平臺上,吃播無疑占據著半壁江山。然而當獵奇吃播,超量進食的內容甚囂塵上,演變為一場病態的行為藝術時,不免人引人深思。
吃播源是為了傳遞出品嘗美食時候的幸福,時至今日卻只是在享樂主義,普遍的自我放縱下進行的無底線地浪費糧食,夸大了表演形式,一味地去滿足獵奇的低級審美趣味。得不償失下的病態吃播竟然愈演愈烈,究其根本,他們心中都缺少了對于糧食的敬畏。正是因為缺少了對于糧食的敬畏,才忽視了糧食的重要性。
糧食是民生之本,糧食對于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倉廩實而知禮節。”縱然我國糧食儲備尚且充足,但是相應的美德似乎卻有所缺位。實際上還是因為吃播們缺少了憂患意識,忽視了糧食的重要性,讓自己成為了被放縱支配的個體。
進一步來說,吃播們僅僅只是認識到了糧食的表層符號,囿于果腹;卻不知糧食同樣是文化的載體,已然在一代代中傳承著鄉情與美學意念,升華為人類生命的脈搏。人生于土地,二者之間的媒介便是糧食。姑妄言之,每一個生命的實質,都是用一粒粒糧食積累而成。不了解糧食,缺少了應有的敬畏,才會在病態吃播中麻痹自身,肆意屠殺糧食而無所顧忌。
另一個角度上,缺少敬畏同時也是在忘記感恩。袁隆平鮐背之年仍然在田間做科研,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而獻出自己的一生。敬畏糧食方能夠珍惜糧食,才能夠敬重勞動人民辛勤的付出,才能夠紀念生命延續的歷史,才能夠感恩糧食所帶來的生命。
“以儉許國正當時。”珍惜糧食刻不容緩,因此更加需要多管齊下。為杜絕形式主義,政府應當加強監管,引導好社會凝聚好節約共識,樹立時代新風。而緊緊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吃播者們也應當心存敬畏,將病態表演向更加健康的方式轉變,傳遞出正確的飲食態度。只有人人心中都繃住敬畏糧食的弦,形成全民節約的風尚,為家為國都是福澤千世。
敬畏糧食,珍惜糧食,不僅是主播對自己和觀眾的負責;也是對勞動汗水的尊重;更是對于社會國家節約資源的貢獻。
總之,心存敬畏,感恩生命,別再肆意屠殺糧食,應當人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