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感動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
鐘南山爺爺是“國士”。國之士,棟梁也,勇士也!那么你知道致敬感動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致敬感動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致敬感動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篇1)
有的人,身著白衣,心有錦緞。面對突發疫情,他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漢,自己卻轉身來到武漢,沖到了戰斗的最前線。白衣逆行,國士無雙,他就是逆行者---鐘南山!
生平不凡 英雄事跡
鐘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廈門人,出生于南京。出身于醫學世家,呼吸病學專家。1960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院部)2007年榮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指導師。2003年抗擊“非典”先進人物。
不畏病毒 抗擊“非典”
2003年抗擊“非典”中,鐘南山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合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主動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為奪取應對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無硝煙的戰爭,驚心動魄。從收治中國大陸地區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開始,其時67歲的鐘南山就以非凡的勇氣站在戰斗的第一線:非典病人送來時,他親自檢查,制訂治療方案;檢查患者口腔,頭湊到和病人距離不到20厘米處;提議把各醫院不幸感染倒下的醫護人員和最危重的病人送到呼研所來…… 別人贊他將自身安危置之度外,鐘南山付之一哂:“我們就是搞這個的,不干誰干?”持續了8個月的SARS病毒(“非典”),終于,在2003年7月13日得到了全面控制……
再遇磨難 毫不退縮
2020年大年初一,原本是闔家歡樂的好日子,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從武漢等地傳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然而這又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當所有人都在猶豫不決的時候,鐘南山老先生再一次站了出來,他不允許任何人前往武漢,但他自己卻奮不顧身的前往武漢,奮戰在一線當中。
目前,疫情還沒有穩定,但是鐘老承諾我們,這次的疫情絕對不會重演10年前的非典!希望鐘老這次可以“完勝”病魔,也希望大家配合國家,相信國家,有鐘老在,這次疫情一定可以平安度過!這就是逆行者---鐘南山!
致敬感動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篇2)
他出生于1936年10月,他是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他就是奔走在抗疫最前線的鐘南山院士。
鐘南山院士是我國抗擊____的領導者,在這次“戰役”中,鐘南山院士從1月18日開始提出:盡量少出門,出門戴口罩的忠告,他雖然年紀大了,但他在武漢最需要的時候沖了上去,在那期間,人們都是要逃離武漢,可是鐘南山院士卻要奔赴武漢,到最危險的地方去,所以他被人們稱為“最美逆行者”。面對未知的病毒,人們陷入恐慌,終南山院士卻沉著應對,還為人們關心的疫情問題做出了解答。他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努力的挽救病人,不顧自身安危,與死神爭奪生命,不愧是最勇敢的戰士。
雖然現在鐘南山院士已經84歲高齡了,但他每天依然努力的工作,當新冠病毒出現時,他毅然和病毒較量,站在了抗疫的最前線,尋找戰勝病毒的最好方法,現在疫情有些好轉,可就在幾個月前,疫情來勢洶洶的時候,國家的一切被疫情打亂了。通過這次疫情,讓我們再次認識了鐘南山,認識了這位雖年事已高,卻奮斗不止的偉人。他不顧個人安危,沖到了最前線,他勇敢而堅強,努力的向病毒抗爭。工作上終南山院士是如此兢兢業業,生活中更是艱苦樸素,為人低調。不得不令人佩服。
我們應該向鐘南山院士學習,學習他奮不顧身,敢于擔當,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的站出來,不計個人得失。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真的是我們14億中國人民最可靠的“靠山”,我們應該向他致敬。致敬我們最美的“逆行者”。
致敬感動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篇3)
鐘南山,想必這個名字已經人盡皆知了。2003年,他是抗擊非典型肺炎的主帥。今年,他更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中流砥柱。
因為今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大家都看到了熒屏上鐘南山爺爺因為憂慮而紅了眼圈。不少網友都表示看到這一幕落淚了。鐘南山爺爺是英雄,鐘南山爺爺是救星,他更是我們的希望。大家知道嗎?為了找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鐘南山爺爺操勞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痛心疾首地呼吁著:預防病毒!預防病毒,讓自己不生病,就是對抗擊病毒做的貢獻!2003年,是他拯救了我們。2020年,他又救了我們一次。
他不僅是權威,他還敢于批判權威!2003年,權威說病源是衣原體。只有他勇敢站出來說:“不,你錯了!病源不是衣原體,是病毒!”他說話耿直,也是因為他的錚錚鐵骨和巨大的勇氣。作文www.yuananren.com抗擊非典時,他說:“把病情最嚴重的病人送到我這里來!”這不僅是一種勇氣,還是醫者的擔當與責任。他還勇于承認錯誤,不會像有些人犯了錯誤還死撐著不承認。他還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他說霧霾是致癌體。當時很多人不信,但事實證明了他是對的。他也不怕得罪人,他覺得只要清清白白的,腳踏實地就沒錯!
從鐘南山爺爺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首先就是要敢于質疑,說真話。其次,就是要勇于承認錯誤,知錯就改。當然,從冠狀病毒這一事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知識的重要性。有了知識,才能去研究抗體,拯救人類;有了知識,才能找到預防疾病的方法;有了知識,才能讓自己看得更高,望得更遠,在危難時挺身而出!我們作為國家的新棟梁,當然也要好好學習,奮發向上!
最后,向鐘南山爺爺致敬!我們一定會按照您的教導走下去,好好學習,用知識拯救人類,用責任拯救人類,用一顆赤子之心拯救人類!致敬鐘南山爺爺的醫者仁心!
致敬感動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篇4)
2020的新年,并不如往年一般。我們面臨著一場突發的重大疫情,但我們沒有退縮,眾志成城,各行各業用自己的行動去抗擊疫情。我想說,沒有真正的美好生活,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醫院里,醫生們不停地穿梭在病患之間,不少醫護人員因此患病,但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勇敢奔走在疫情一線,悉心照顧每一位病患;武漢醫護人員不足的時候,全國各地的醫院紛紛組織醫護人員前來援助,沒有一個人退縮,做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也毅然投身于抗疫第一線。在網上有這樣一張圖片,鐘南山院士在飛機上睡著了,桌子上還放著疫情資料....他在抗疫的第一線為我們保駕護航,為全中國人民的安康努力拼搏著。
因為突然發生的疫情,我們的春晚迎來了第一個沒有彩排的節目,六位主持人臨時寫稿,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奔走在一線的人們送上鼓勵和祝福
不僅僅是醫護人員,其他各行各業的人們都為這次抗擊疫情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即使現在的出行很不方便,也沒有人去抱怨,不少企業家、明星、海外華僑都在為一些重疫情區捐款,有物資的捐物資,運往重疫情區。
給武漢運輸物資的卡車一輛接著一輛,每一輛車上都無一例外地掛著寫著“武漢加油”的字樣的橫幅。一些口罩的生產工廠,加班加點,緊急召回所有員工生產一次性的口罩,甚至因為是過年期間,企業提出發雙倍工資,為的就是多趕制出一些口罩,可以多給我們,給醫護人員提供一份保障。
只有在災難面前,方顯我們中國人本色: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我們用行動表達我們的決心,無論多大的困難和挑戰,我們一定行!中國一定行!
曾經的非典,我們沒有經歷過,如今的肺炎我們沒有遇到過,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平安幸福并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而是在災難面前,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面對疫情,我們不是醫生,不能救死扶傷,我們沒有龐大的資金捐助物資。我們中學生能做的是要保護好自己,注意衛生,有身體不適時及時就醫,還要在家中努力學習 ,積累知識,成就夢想,才能在未來國家需要我們的那一天挺身而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我們眾志成城,各行各業用自己的行動,去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們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愿這場戰“疫”我們能早日凱旋!
致敬感動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篇5)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初讀時不禁疑惑,倉頡創字而已,何以讓天地慟哭、神鬼驚懼?張彥遠這樣解釋:“造化不能藏起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意思是,文字出現后,上天終于可以傳達心意、記載秘密,所以感動得下粟雨;而文字由于有巫術,鬼怪再也不能隱秘,所以驚懼大哭。可見,當有血有肉的現實生活,化作最真實情感的文字時,它的震撼力將無以衡量。
驀然想到,在這場悄然而至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除了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突擊隊員沖鋒一線,也有大量文藝工作者堅守后方,真實書寫,向社會和人民傳遞著共克時艱的信心力量。
我在后方戰“疫”,我看到每一名文藝工作者都在努力奔跑。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沒有白大褂、也沒有綠軍裝,但是他們依然奮戰一線,發揮耳目喉舌作用,用不滅的燈為戰友們點亮歸家的路,用如椽的筆撐起同志們疲憊的肩。他們牢記囑托、響應號召,及時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客觀記錄前線點點滴滴,深入挖掘一線感人事跡。他們,用鏡頭定格感動,讓我看到了“國士”南山眼中飽含的深情熱淚;他們,用畫筆描繪溫暖,讓我看到了“逆行者”雪夜登機戰病魔的感人場景;他們,用各種各樣方式,讓我們看到一張張滿是壓痕的臉、一雙雙滿是血絲的眼。他們用心書寫著時代的精神圖譜,精心創作著平民的英雄贊歌。
我在后方戰“疫”,我為每一位奮戰在前的朋友點贊。我們手雖不能相握,心卻緊緊相連。您的“請戰書”,您的“與妻信”,您在抗擊疫情中的每一次逆行、每一份溫情,都是我最樸質的創作元素。正如您所言:“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這就是我的責任,雖然心里也有不舍,但疫情面前,不能退縮。”我將始終堅守文藝初心,在這狂風驟雨中以筆戰“疫”,記錄感動、鼓舞士氣,謳歌真英雄,傳播正能量,用文字向白衣戰士致敬,向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抗疫英雄致敬。
有人說:在這個古老國度每一寸土地上,成片的花在大地上“搖擺”。每一朵都那么渺小,當他們連成一片,風也要駐足,云也要致敬。這種力量聚沙成塔,集孤弱為偉力;這種精神自強不息,使困地發新芽。我在后方戰“疫”,讓我們一起用愛歌唱、以筆戰斗,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