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10篇
今天,看了感動中國。里面有許許多多社會上的好人。要好好向他們學習。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岁P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1)
開學了,我們懷著好心情,回到了學校。今天又要看一年一次的《感動中國》。
今天下午的第二節(jié)課就開始播放了。令我最感動的是一對夫妻,丈夫叫朱敏才,妻子叫孫麗娜。大家都認為他們倆退休后會回到北京過日子,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不僅沒有回到北京,反而還到了一個村莊去教學。夫妻倆把所有的心都注重在了孩子們的成長之上。后來,因為孫麗娜長期受紫外線的照射和長期吃不到菜,所以視力就開始慢慢下降。有一天,一個孩子來給孫麗娜送菜,但是那個孩子本身家里就窮,吃不上菜,好不容易弄來的白菜葉,就給老師送了過來,這讓她非常感動。不久,與她風雨同舟的老伴終于堅持不住,倒下了。經(jīng)過醫(yī)生們的搶救,朱敏才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
我們的老師又何嘗不是這樣,雖然沒有他二人做得多,可是,老師們也在為我們的前途著想啊!并且我們生病的時候,老師還費盡心思的照顧我們。可是,我們就是不聽話,不像那些孩子,知道老師生病了,自己家明明窮的都快不行了,卻還要照顧老師。我們呢?老師讓我們幫他干些活,我們還不情愿干。
老師說我們,我們心里還不服,光想跟老師吵一架;老師留的作業(yè)總不能按時完成。我們?nèi)粢心菢拥睦蠋煟闶俏覀儼涯c子悔青也不會安心的。
今天看《感動中國》,我頗有感受。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2)
無數(shù)的送別 ;無論榮華或清苦,無論快樂或悲傷,都要一視同仁。怎奈一小主邀嬪妾同去飲茶,嬪妾不好博了小主的面子,只得同行,這事也就耽擱了。忽然之間好想看雪,發(fā)現(xiàn)我長了這么大,還沒看過雪是什么樣子的。彩虹的出現(xiàn),不要雨后。來到一家書店隨手拿起一本,靜靜的坐在一旁翻看著,感受著那片海洋傳來的氣息,忽然間想放開一切的束縛,對關心自己的人給與一個溫暖的微笑!
在書中,我吸收了一股無形無色的力量,使我的心不斷的被震撼,不斷的潸然淚下。書中講述了一些感動中國人物,有的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也有的依然生活著;有的我們很熟悉熟悉,也有的我們比較陌生。身殘志堅的張海迪;舍己為人,救死扶傷的葉欣;以“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錢,一心為國家,一切為人民”為宗旨的“鐵人”王進喜;為四川輸送25。8噸卻不信離開我們的邱光華;以筆為武器為祖國效力的魯迅;“郵箱包里的東西跟生命一樣重”為責任的王順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一個個動人的篇章,真所謂“天之驕子”。我也從中學到了可貴的品質(zhì):堅持不懈,舍己為人,勇往直前,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這些將伴著我走過一生。
回味這本書,我終于明白了擁有高尚情操來之不易,更讓我懂得應該熱愛祖國,保衛(wèi)人民,為社會做出不朽的貢獻。而這本書將成為我成長的伴侶。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3)
在看《感動中國》前,我們班里的同學神采各異。有的和周圍的同學小聲談論著,似乎在討論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會是誰;有的搬起椅子,跑到另外的地方去看;還有的拿出筆和本子,準備抄寫一些有價值的頒獎辭、評語。
《感動中國》開始了!首先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的錢學森老爺爺,他不但發(fā)明了“兩彈一星”,而且神州號載人航天飛船和嫦娥工程的總設計師都是他培養(yǎng)出來的。“中國脊梁”這個稱號送給他當之無愧。然后出場的是天地英雄—李劍英,他在一次演習中遇到了一群鴿子,發(fā)生了空難。但是,他并沒有選擇跳傘逃生,而是選擇迫降,因為下面有九個自然村。最后,壯烈犧牲。他這種大智大勇的精神又一次感動了我們。隨后還有鐘期榮、胡鴻烈、方永剛、孟祥斌、李麗……他們都是偉大的人,都做了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但是,我最敬佩的還是謝延信。
他為了遵守一個小小的誓言,而幾乎用盡一輩子的精力!他可以在妻子死去的時候走,他沒有。他可以在岳父癱瘓的時候走,但他也沒有。服侍長輩,一天兩天沒問題,但是謝延信卻服侍了整整30年,這令我感到敬佩。正如他所說的,那么多年無怨無悔,靠的是良心。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有這里那里的不足。但是良心,是人人天生就有的,也是人人必須有的!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4)
如果懷恨是斤斤計較,那感動就是大公無私;如果怨恨是膽小如鼠,那感動就是大義凜然;如果抱怨是嬌生慣養(yǎng),那感動就是自力更生……
自從看完《感動中國》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感動在此刻!那位擁有堅強而又脆弱生命的女孩,她叫何玥,因患上了腦瘤,12歲去世了。診治不好的何玥,要求把別人捐給她的錢再捐給她更需要錢的人,還要求在她死后捐獻器官給醫(yī)院。看到這時,我心頭微微一顫,對她敬重的心情油然而生,雖然我和她年齡差不多,但我卻沒有她的勇氣、力量和善良,她做的一切,有的大人或許都做不到,何況一個學生呢?我想你已經(jīng)化成天使,張開雙翅,是哭著離開的,有太多的不舍,永久成遺憾了,我想你已經(jīng)化成天使,張開雙翅,是笑著離開的,這短暫的旅程,溫暖繽紛,有爸媽疼你的樣子,你去的地方很遠,愛的呼喚已聽不見,雖然閉上了眼,可在人們心中,你永遠微笑著面對一切……
感動在此刻!在雨中,為別人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在絕望時,為別人送去安慰的話語;在哭泣時,為別人擦去眼角的淚花。我想,感動就在這不知不覺,不聲不響,無聲無息中閃動了。
一個新生兒的降生,讓你感動于他的到來;一個成功人士,讓你感動于他的堅持;一個為人們奉獻的人,讓你感動于他的抉擇。絢麗彩虹,白天黑夜,四季輪回,這些又怎能不感動?于是,我便讓感動永恒縈繞于心間……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5)
愛是什么?愛是一種無窮的力量。愛是什么?愛是一種不分高下的東西。愛能夠感動所有人,愛是偉大的,能夠感動中國的愛更加令人記憶深刻。
20__年的中國因為突如其來的汶川地震,而讓13億中國人民以及全世界的人民看到了一個團結一致,不會被災難震垮的中國。地震發(fā)生后的.那一刻,十三位兄弟立刻趕赴災區(qū),搶救著災民,不放棄每一個幸存著的人民。這十三位英雄在20__年撐起了中國脊梁,感動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心,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有這樣兩位教師,他們每天都要爬著天梯去教孩子們,他們已經(jīng)在那兒呆了整整19年了,他們拋下了自己的兒子,來到這個極度貧乏地區(qū)——彝族任教,因為他們的心中有這樣一個念頭:如果他們放棄照顧兒子一人,就能有十幾個孩子獲得知識。從1990年開始,他們的這種信念從未間斷過。在最崎嶇的山路上,正是這兩位偉大的教師點燃了知識的火把。
還記得5月12日14時28分的那個時刻嗎?這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刻,在汶川地震中,共有84017名災民被救出。在災區(qū)救援時,有這樣一位戰(zhàn)士,他每日不顧辛苦和勞累地救出一個又一個幸存著的災民,搬運著一箱又一箱的物資。終于他可以休息,但是他的這一睡,永遠都不會醒了。不過我們相信他已經(jīng)永遠活在了我們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心中。他那二十六歲的青春,是那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是那白天最亮的一束光芒,是那夜晚最閃耀的星星。
這些人物的事跡感動了我們,感動了中國,他們的生命中都有這樣一句話:不拋棄,不放棄。讓我們相信愛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
在此,讓我們給這些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6)
今天,全班同學都觀看了《感動中國》,大家的心里都出現(xiàn)的一顆星,我的心里就出現(xiàn)了一位閃爍的星。
劉偉因地震而失去雙臂,從此成了殘疾人。他自強不息,要開始游泳,人生的轉折點又出現(xiàn)了,他生了一場重病不能游泳了。劉偉祥打不死的小強,百折不撓,百煉成鋼,用腳彈鋼琴。
我立刻想到了我的偶像海倫·凱勒。她也和劉偉一樣,海倫一歲半是因病而失去了雙眼,耳朵也聾了,一個大人都接受不了,何況這一丁點兒的孩子。漸漸地,她的生命打開了一扇窗,透出了那期盼已久的光芒。她是海倫的第一個老師——安妮·沙利文。海倫脾氣暴躁,不喜歡和人在一起,她喜歡一個人去花園的秋千上玩。沙利文老師費了許多力,才教會海倫閱讀。她每天不停地用手觸摸書本,小小的手指摸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血泡,然后破了,但她不管身體的痛苦,仍堅持學習。春天的第一束陽光照在床上,這時海倫立刻起床,來到書桌旁,開始她的閱讀。夏日的中午,海倫坐在樹蔭下,沙利文老師在教她新的課程。秋天的傍晚,海倫依偎在老師懷里,閱讀著新的書本。冬天的夜晚,海倫在那練習,練習,不停的練習不知多少寒來暑往已悄悄過去海倫的成功無與倫比,她以堅定不移的目標度過87年無聲、無光的歲月。
我一直跳繩不行,每次測試總是不及格。但我仍然堅信“只要努力了,就會成功。”我拿起繩子,站在樹蔭下,雙手握好繩子,“一,二,三開始!”“一,二,三,四,五,六······”眼看越來越接近100個了,我喜出望外,繩子不知不覺就掉了,我立刻彎下腰去揀繩子,可自己的肚子越來越痛,手也不知不覺地停下來。時間到了,我就差20個就100了。雖是冬天,我卻越來越熱。眼淚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轉,恨自己沒用,考試不及格,回到家,一放下書包,拿起跳繩,飛快地來到廣場上,手不停地轉動,繩子在我手上飛舞,“嗖——嗖”的聲音回蕩在我耳邊。回到家,我掀開褲腳,出現(xiàn)了一道道紫色痕跡,但我的體育成績也隨著提高了。辛苦像一杯苦藥,成功像一顆蜜糖,但應先苦后甜,你才會感到生命有意義。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7)
《感動中國》中的每一個人物,他們做的每一個事物,都讓我們相信,相信這是一個有愛的世界,相信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有愛的未來!
他們,像一位位老師,他們親身經(jīng)歷的事跡,他們對人的一生的總結,教會了我們許多許多!他們,給我們上了人生中最寶貴的一課,為我們的心靈埋下了愛的種子,并讓它發(fā)芽,成長!
他們那些平凡而偉大的事跡,讓我的眼淚在不經(jīng)意間流下,觸動了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心田。
多一份決心,為祖國做更多;多一份孝心,為父母做得更多;多一份愛心,為陌生人做得更多;多一份關心,為朋友做的更多……這是他們教會給我的!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們看齊!
愛是不會絕跡的,愛能觸動心靈,震撼地球!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8)
太陽落在了西邊的山頭,染紅了云彩;大屏上的節(jié)目《感動中國》,感染了我的心靈。
高齡的盧院士,躺在潔白的病床上,花白的頭發(fā)和粗糙的手,看著讓人心疼。據(jù)了解,這位老人與他的妻子平時生活拮據(jù),許多家具都已經(jīng)有著長久的歷史了,一把椅子更是被綁了又綁,但盧院士卻說:“物還沒有盡其用。”可是,當他捐款時,卻毫不吝惜,一下就是八百萬。
消防員楊科樟,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小女孩。狹窄的電梯井,他本可以伸開雙手撐住墻面,使自己不再往下掉,但為了保護懷中的小女孩,他并沒有這么做,而是緊緊懷抱著手中的女孩。盡管楊科樟的生命在27歲那年定格了,但他卻永遠會活在大家的心里!夜晚的風輕輕吹著我的淚花,我情不自禁地為這位青年鼓起掌來。
除了盧院士和楊科樟,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平凡而偉大的“英雄”……
此刻,窗外突然風雨大作。寒風使勁吹著,冷雨不停下著,這些感人的故事卻猶如熊熊的火焰,溫暖著大家。這些故事將會被永遠流傳下去,感動你我,感動中國,也會使更多的人像他們一樣,做善事、行善舉,讓這份溫暖永久地傳遞下去!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9)
當《感動中國》的熟悉旋律在耳邊唱響,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又一次潤濕了我們的眼眶,用榜樣的力量傳遞中華美德的正能量。讓我們細數(shù)那些感動著我們,感動著中國的道德模范們的先鋒事跡,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退休后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yī)胡佩蘭;榮譽遲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革命老人龔全珍;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努力改變鄉(xiāng)村面貌的基層好干部山西村官段愛平;懸崖邊上的護夢人,西藏墨脫山區(qū)教師格桑德吉;為報答戰(zhàn)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筑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為子女籌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
為什么他們能感動我們?他們的大愛無私,他們對理想的的信念和堅持,他們在災難面前的堅強和執(zhí)著……無一不打動著我,我想,在被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感動的同時,我們的反應不應該僅僅只是流幾滴被感動的眼淚。他們大多數(shù)其實就是普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在于他們用一顆尚未泯滅良知的心,去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去做而大多數(shù)人無法堅持或者根本無法做得到的事情。讓我們回首看看我們身邊另外的人和事。當年的“我爸是李剛”,再到小悅悅事件,再到摔倒老人的扶不扶。從毒大米事件到染色饅頭和地溝油。社會有善惡兩面,我們應該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基層干部要像最美村官段愛平,扎根基層,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所急。她說:“我啥也不要,不要命不要錢,我要的就是我的老百姓。他們信任我、尊重我,我就滿足了。”
她在自己生病后還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完成好分內(nèi)和分外的工作,在村主任這個崗位上用盡了自己的家財,卻建好了村里的學校,發(fā)展了村里的產(chǎn)業(yè),保障了群眾利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自己說的這段話做了最好的詮釋。——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經(jīng)過實踐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醫(yī)生要像胡佩蘭老人那樣,有高尚的醫(yī)德。它曾在接受現(xiàn)場采訪時這樣說道:“醫(yī)生應該是不愛金錢的職業(yè),它需要對病人的情感投入,想發(fā)財就不要當醫(yī)生。看到病人痛苦的來,快樂的去,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只要活一天,就要給病人看一天病。”多么貼心樸實的話語!——那些靠收取紅包才給病人手術、昧著良心給病人開最貴的藥、讓病人重復化驗檢查收取額外費用的醫(yī)生們,那些以藥養(yǎng)醫(yī)的黑心醫(yī)院的院長們,你們看后做何感想?我們要向好人學習,和他們一同進步。
關于感動中國的優(yōu)秀作文(篇10)
那張圖,讓我久久難忘:左邊一位爺爺,右邊一位奶奶,穿著最普通的外套,戴著袖套圍裙,笑容很燦爛,皺紋如鐫刻。他們不是穿著防護服的一線工作者,也不是穿著警服的一線英雄,他們只是一對開著一個特殊 “廚房”的平凡夫婦而已。
這對夫婦如是說:“生死是大事,吃飯也是!”他們的廚房,非常特別,竟然開設在江西腫瘤醫(yī)院旁的小巷子里,而且是一家虧本收費的“抗癌廚房”。18年來,這對夫婦從開設一個早點攤開始,到如今的一排爐灶、油鹽醬醋和鍋碗瓢盆,一塊錢一個炒菜的價格,一直堅持的24小時服務,為癌癥患者和家屬提供炊具和調(diào)味品……經(jīng)營著這個“愛心廚房”的平凡夫婦,就是已年過六旬的萬佐成和熊庚香。
“感覺值得。”萬佐成說。這一聲“值得”的背后,是18年的爐火不息,堅持不懈。醫(yī)院全年無休,老萬夫婦和他們的愛心廚房也是全年無休。一年365天,愛心廚房從不打烊,包括萬家圓圓的除夕。除夕那天,老萬夫婦還會給腫瘤醫(yī)院的患者和家屬做一頓免費的水餃和紅燒肉。就這樣,一天24小時中,從凌晨4點起床用木柴給煤爐生火,9點前得把廚房收拾好,就此一直忙到夜里9點后,老萬夫婦才能吃上自己的晚飯。
我們都清楚,一個人一旦得了癌癥,將會意味著什么。不僅是自己丟掉工作,不僅是長期醫(yī)療的痛苦,不僅是巨額的醫(yī)療費和生活支出,還有家人長期的陪伴、看護和擔憂……這些足以擊垮一個普通家庭,足以讓淚水和憂愁布滿整個家的天空。于是,他們每次的開支,都是能省一分是一分,節(jié)省下的都是生命和希望!
一爐火,一份心,就能守護人間溫暖。一炊香起萬灶煙,“抗癌廚房”就這么平凡又溫暖地存在于陋巷,讓患者和家屬在醫(yī)院就有了家,讓患者有一份來自家人掌勺的熟悉味道,更是讓那些被病魔逼入絕境的人心中有一處溫暖停憩的港灣。感動我的,正是這份平凡、渺小卻溫暖、偉大的善良和愛心。
“堅持到倒下為止,堅持到無能為力為止!”有人曾問,你們都這把年紀了,你們自己省吃儉用,還給別人最高價不超過2。5元的服務,你們圖什么?你們不虧嗎?這對夫婦的回答總是:“不虧!”這聲“不”字,一說就是整整十八個年頭,一說就是十八個365天的風吹雨打。
還記得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一段臺詞,狠狠地敲擊著我的內(nèi)心。老太太對警察滿臉絕望地說:“4萬元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xiàn)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誰家能不遇上一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讓我們更加明白,老兩口的初心。他們的一點善行,能讓病人和家屬吃得好一點,負擔輕一點,遺憾少一點,內(nèi)心暖一點,足矣!感動我的,正是他們的這份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守護和堅守。
“人生百味,皆在飯里。不吃飽飯,哪來的勇氣面對生活的一切?怎么重拾起生命的希望?”這對老夫婦的.愛心,足以感動全中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福建、山東等20多個地區(qū)也開始創(chuàng)辦免費供餐的特殊廚房,人間真情的接力棒在不斷傳遞,人性的暖風正刮過每一寸中華大地。感動我的,是他們在傳遞和播種的愛和希望。
“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身在陋巷的廚房,烹煮的是焦慮和苦澀,端出的是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他們卻還是默默準備好炭火。”這是“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晚會”上對這對夫婦的頒獎詞,也是對這對夫婦的崇高敬意,更是對所有國人的愛心號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感動了,見證了,這是人性溫暖的力量。這對老夫婦,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比感動更大的分量。
他們的精神,更應成為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