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精品10篇)】,供你選擇借鑒。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1
最近,我讀了一本厚厚的《拿破侖傳》它給我帶來了無數的感慨,讓我為之一震。我覺得,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本書主要講了拿破侖在血雨腥風的歷史時期,努力拼搏,勤奮好學,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他的無與倫比的統治能力與杰出的軍事才能。他在鐵蹄聲聲中鑄就了一個個千古傳奇。他指揮的百萬法軍,東擊俄普,西征葡西,南戰奧國,北迎英倫。在那匆匆而逝的歲月里,他以武力寫下了一個個不朽的傳說!
雖然如今已是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學習他是怎樣得英勇善戰,怎樣的野心勃勃,但拿破侖身上還是有很多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比如,拿破侖生平非常喜歡讀書,甚至到了癡狂的程度。他在布里埃納軍校的時候,別的貴族子弟都不務正業,不求上進,整天喝酒鬧事,揮金如土,時不時還對拿破侖冷嘲熱諷,笑話拿破侖勉強的貴族身份,輕蔑的稱他為“科西嘉蠻子”,認為他不配上貴族軍校。而且還笑話拿破侖一米六六的個子。但是拿破侖卻不以為然地說:“我的個子是比你們矮,但如果你們因此而蔑視我的話,我將馬上砍下你的頭,消除這個差別!”
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拿破侖竟然依舊能心平氣和的讀書,絲毫不動搖。他如饑似渴,如一只蜜蜂撲向花朵,近乎瘋狂地吸吮著花蜜。在茫茫的書海中他幾乎一泡就是一整天,正因為他勤奮好學,所以他日后才成了一代偉人。
讓我們也如拿破侖般,勤奮好學,奮力拼搏,向成功的明天沖刺吧!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2
最近,我剛讀完一本書,《拿破侖傳》。《拿破侖傳》講的是拿破侖一生的傳奇故事。書的封面上畫著一位勇敢的青年,英勇地駕在一匹駿馬的身上,想便那就是拿破侖了吧。
別看這本書只有1·2厘米厚,里面的人物可不少呢,我數了數一共63個主要人物。你們想聽聽我跟你們講一講這本書的故事嗎,好,我就講幾個故事給你們聽聽吧。
首先,我先給你們介紹介紹拿破侖吧。
拿破侖在1804年稱帝前,一般被稱為波拿巴,將軍,統帥,執政。1804年稱帝后,改稱為拿破侖。
書中的故事有(四面楚歌)(退位)(異國之戀)等,其中讓我最難忘的就是(異國之戀)了。
異國之戀講了拿破侖在舞會上遇到了瓦萊夫斯卡伯爵夫人。她因家里貧困,不得不嫁給一個年老而富有的伯爵,此時,拿破侖也因為她的可愛善良喜歡上了她,還寫了三份信給她,后來,拿破侖帶著她打仗去了,拿破侖把她安頓在一個小房間厘,在沒上戰場的日子里,拿破侖就會在這里陪她。過了些天后拿破侖就重返戰場了,要是拿破侖忘記她,他會讀到這一名言“假如你不再愛我,請別忘了,我仍然愛你。”
這個故事讓我覺得拿破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我呢,朋友跟我玩,討好我的我就開心,不討好我的我就不跟他們玩,不像拿破侖,在沙場上都還沒忘記了瓦萊夫斯基伯爵夫人。
這本書的內容,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有讓人喜笑眉開的,把拿破侖一生的傳奇故事記載了里面,也讓我這些后人了解拿破侖是個怎樣的傳奇人物。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3
“不想當軍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拿破侖說過的一句話。
1769年8月5日,地中海的科西嘉島上一個嬰兒呱呱落地,這嬰兒不是別人正是后來叱咤風云,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的風云人物——拿破侖.波拿巴
拿破侖十歲的時候被送進一所軍校,在這所學校的紈绔子弟嘲笑他,但又因為他有極強的意志力給他起了個“斯巴達漢子”的綽號,拿破侖一直沒有忘記這所學校,在這里他初次體會到了做人的尊嚴。畢業后他以一少尉的身份分配到了炮兵營。在1792年8月10日法國君主體系被人們推翻,拿破侖十分鄙視路易十六,他說:“如果我是路易十六,我就騎上馬背,一面讓步一面很抽幾鞭子,勝利還是我的。”
法國大革命爆發后,拿破侖依靠大革命崛起,并成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和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從此以后參加60多個戰役,他還曾占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許多國家成為他的戰敗國,簽訂過許多條令,他甚至曾遠征過埃及。妄想著稱霸世界。但是他的優勢兵力在俄羅斯就被徹底消滅了。在俄羅斯,法軍60萬大軍大敗而歸,“皇帝”只得自己駕著雪橇回來了。
拿破侖的戰爭終究打破了歐洲的權利均衡,第六次反法同盟終于在萊比錫平原上演,法軍大敗,昔日的皇帝不得不被流放在厄爾瓜島上,但拿破侖卻不死心,1815年2月26日,拿破侖逃回法國,形成了著名的“百日王朝”。但戰爭很快結束了這個王朝。
最終,拿破侖被流放到了圣赫勒島上,結束了生命。
細品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在拿破侖身上上有一種很強的愛國精神,他在流放的時間里想給他的兒子寫一個座右銘:一切只為了法國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嘴里還念叨著:“法蘭西……軍隊……。沖鋒…。。”。
他不是像希特勒那樣的戰爭狂子,他一切只為了國家,我們或許真應該學習一下他了,作為90后的我們,追求“韓流”、聽MJ(邁克爾杰克遜)的歌卻沒把那些真正的英雄成偶像,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還在意祖國?
多少年過去了拿破侖一直是客觀存在的,他死后盡管偶像曾大起大落過,但誰也無法否認他作為一個偉人的存在。今天作為生長在黨的陽光下的青少年,我們應當好好學習科學知識,鍛煉生存本領。以愛國為己任,以強國為奮斗目標。這才是九零后的精彩人生…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4
拿破侖的一生,都在書寫著“磅礴”、“恢弘”和“大氣”。他的成就,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是極其輝煌的。在軍事上,拿破侖被人們稱為“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多達60余次,其中有許多戰役在戰爭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侖的軍事言論和戰爭戰例仍被作為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為傳播。用武力打下的遼闊領土,從亞歷山大的地跨歐亞非的馬其頓帝國,到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無不是經過一兩百年就分崩離析的。唯有拿破侖法典,歷經百年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今天的法律制度中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5
縱觀拿破侖的一生,最開始進入軍校的勤奮、孤僻,每晚的挑燈夜戰。為什么他能百戰百勝,因為熟悉各個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化,他攻入一個國家,知道此國家的人民的需求,知道此國家君主的弱點。他利用自己的地理知識,排兵布陣。他會鼓舞士氣,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打仗期間,能隨時隨地睡著,2、3個小時之后便精力充沛。然而,最讓拿破侖顯得可悲的是他的此生最愛的約瑟芬。就算在法國稱皇,歐洲稱雄又如何。在他行軍打仗之時,受著對妻子思念之情寫下無數封懷有愛意的情書,得到的是滿是虛假謊話的回信。他的妻子此時正在法國和情人夜夜笙歌。等到他凱旋,還要為其還債。最后東窗事發,拿破侖忍無可忍還是選擇了離婚,留給她前妻一大筆財產。
后人總是拿拿破侖和希特勒比較,的確他們有極為相似的地方,也大相徑庭。兩人的出生都是當時社會的底層人物,都并非自己所執政國家的本國人民,政變時國家在歐洲地位都十分軟弱,都依靠武力對他國進行征服。然而拿破侖并沒有像希特勒那樣焚燒本國與他國的書籍,毀滅文明,沒有控制輿論,沒有屠殺。不過在拿破侖執政的后期,也干涉了他國的內政,比如讓其哥哥約瑟夫充當西班牙國王。兩人都十分傲慢難以容忍持與自己意見相反之人。拿破侖給后人留下了許多財富。頒布了《拿破侖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破侖通過征戰,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不同程度地傳播到了法軍所到之處,打破了歐洲各國的封建社會。而希特勒給后人留下了什么? 也許是全世界面對二戰帶來的痛苦,對戰爭的反思又或者像古羅馬帝國時期對猶太人的屠殺而讓猶太族更團結?他留給后人的恐怕只有毀滅。
的確拿破侖很偉大,勤奮刻苦,充滿智慧,意志堅強,但是這還不足以讓他被后人所銘記。借用恩格斯的一句話:“恰巧拿破侖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這是個偶然現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侖這個人,那么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這點可以由下面的事實來證明,即每當需要有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如凱撒、奧古斯都、克倫威爾等等。” 20世紀的希特勒、斯大林和拿破侖如出一轍,是因為當時社會需要這樣一個人物的出現。那么我們要謹防現在的希臘和朝鮮再次出現像希特勒這樣的人物。
我想,多年以后的人們又會如何評價我們所處時代的人物,也許不再有亞歷山大、凱撒、拿破侖這樣軍事人物的出現,應該更可能是喬布斯或者谷歌這樣的科技大佬和企業吧。正所謂時代造英雄。
最后奉上我最愛的拿破侖大帝名言: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沒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和我的榮譽,在我死后仍將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6
縱觀拿破侖的一生,最開始進入軍校的勤奮、孤僻,每晚的挑燈夜戰。為什么他能百戰百勝,因為熟悉各個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化,他攻入一個國家,知道此國家的人民的需求,知道此國家君主的弱點。他利用自己的地理知識,排兵布陣。他會鼓舞士氣,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打仗期間,能隨時隨地睡著,2、3個小時之后便精力充沛。然而,最讓拿破侖顯得可悲的是他的此生最愛的約瑟芬。就算在法國稱皇,歐洲稱雄又如何。在他行軍打仗之時,受著對妻子思念之情寫下無數封懷有愛意的情書,得到的是滿是虛假謊話的回信。他的妻子此時正在法國和情人夜夜笙歌。等到他凱旋,還要為其還債。最后東窗事發,拿破侖忍無可忍還是選擇了離婚,留給她前妻一大筆財產。
后人總是拿拿破侖和希特勒比較,的確他們有極為相似的地方,也大相徑庭。兩人的出生都是當時社會的底層人物,都并非自己所執政國家的本國人民,政變時國家在歐洲地位都十分軟弱,都依靠武力對他國進行征服。然而拿破侖并沒有像希特勒那樣焚燒本國與他國的書籍,毀滅文明,沒有控制輿論,沒有屠殺。不過在拿破侖執政的后期,也干涉了他國的內政,比如讓其哥哥約瑟夫充當西班牙國王。兩人都十分傲慢難以容忍持與自己意見相反之人。拿破侖給后人留下了許多財富。頒布了《拿破侖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破侖通過征戰,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不同程度地傳播到了法軍所到之處,打破了歐洲各國的封建社會。而希特勒給后人留下了什么? 也許是全世界面對二戰帶來的痛苦,對戰爭的反思又或者像古羅馬帝國時期對猶太人的屠殺而讓猶太族更團結?他留給后人的恐怕只有毀滅。
的確拿破侖很偉大,勤奮刻苦,充滿智慧,意志堅強,但是這還不足以讓他被后人所銘記。借用恩格斯的一句話:“恰巧拿破侖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這是個偶然現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侖這個人,那么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這點可以由下面的事實來證明,即每當需要有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如凱撒、奧古斯都、克倫威爾等等。” 20世紀的希特勒、斯大林和拿破侖如出一轍,是因為當時社會需要這樣一個人物的出現。那么我們要謹防現在的希臘和朝鮮再次出現像希特勒這樣的人物。
我想,多年以后的人們又會如何評價我們所處時代的人物,也許不再有亞歷山大、凱撒、拿破侖這樣軍事人物的出現,應該更可能是喬布斯或者谷歌這樣的科技大佬和企業吧。正所謂時代造英雄。
最后奉上我最愛的拿破侖大帝名言: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沒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和我的榮譽,在我死后仍將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7
拿破侖,原名拿破侖波拿巴,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雅克肖城。意大利語的意思是“荒野雄獅”,這名字在意大利的科西嘉語時為發音“拿布略尼,博歐拿巴”,后來才改成拿破侖的。
在過年這段期間,我在自己閑暇之余看了一本書《拿破侖傳》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書,作者艾米爾。路德維希,不愧為一代傳記大師。拜讀其作品,猶如與其本人促膝而席,共同探究傳主一生曲折的心路歷程。不難看出路德維希對于拿破侖情有獨鐘,對這位偉大的天才傾注了滿腔同情,他幾乎是用詩一般的語言,寫下了這長達600多頁的巨著。不僅文采斐然,對于拿破侖的性格與心理活動分析的細致入微,引人入勝。令每一個閱讀者,都不經然隨著傳主一生之浮沉而或喜或悲。被作者在字里行間所傾注的情感所深深感染!
應該說,拿破侖的一生,都在書寫著“磅礴”、“恢弘”和“大氣”。他的成就,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是極其輝煌的。在軍事上,拿破侖被人們稱為“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多達60余次,其中有許多戰役在戰爭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侖的軍事言論和戰爭戰例仍被作為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為傳播。在政治上,他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么多勝利的回憶。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和參政院的會議紀錄,我與大臣們的通訊……由于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這就足夠了。用武力打下的遼闊領土,從亞歷山大的地跨歐亞非的馬其頓帝國,到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無不是經過一兩百年就分崩離析的。唯有拿破侖法典,歷經百年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今天的法律制度中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或許天妒其才,他終被囚于圣赫勒拿島。他已經倦了,他完成了他的任務,他可以用死來結束他壯烈的一生了。就這樣,一頭雄獅倒下了,伴著暴風雨,就像他來時那般壯美,他去得凄美,卻也動人。但他的雄魂永遠吸引著世人,他的神秘永遠留給后人。
一個人憑借自信和勇氣,憑借激情和努力,憑借知識和能力,為了光榮與夢想,就像拿破侖那樣,又有什么可以橫亙在他面前呢?尋著偉人的腳步,我們何懼前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拿破侖的傳奇讓后人知道,他的傳奇一生,他的故事。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8
每當我讀起這本艾米爾·路德維希寫的《拿破侖傳》時,就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那個驚心動魄的年代,我聆聽著歷史長河的水浪擊打巖石的聲音,細聽著雄鷹劃過高空的呼嘯、佇立萬仞之巔的氣魄。他的戰爭藝術,他的果敢堅毅,他的博學多識,他的傳統守舊,他的風流多情,還有他由炮兵少尉榮升至法蘭西帝國皇帝直至最后在囚禁地圣赫勒拿島去世的傳奇經歷,激起我心中無限的浮想,難以描述。就像歌德所說的:“拿破侖的故事給我的印象,有如圣約翰的啟示錄。我們總覺得其中必有更多的內涵,卻又說不清是什么。”
拿破侖·波拿巴,他出身科西嘉一個破落貴族家庭中,畢業于布列納堡預備軍校和巴黎高等軍事學校。1785年10月任炮兵少尉。法國大革命爆發后,加入雅各賓俱樂部,成為參加革命活動的少數軍官之一。1783年在土倫會戰中立功,獲準將銜。1795年因在鎮壓保王黨叛亂時表現果斷,晉升少將,并被任命為巴黎衛戍司令。1796年統兵到意大利作戰,以出色的指揮,并依靠當地的 、反封建力量,打敗皮埃蒙特和奧地利聯軍。1788年率軍遠征埃及。1799年10月返巴黎,發動霧月政變,推翻督政府,組成執政府,任第一執政。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稱拿破侖一世皇帝。此后10年間,他指揮了一系列戰爭,但逐步喪失進步性,轉化為侵略性,他不僅要對付歐洲反法聯軍的大敵,而且遭到被壓迫各國人民的反抗。加上后期軍事上的失誤,遂由勝利走向挫折和失敗。1814年被第六次反法聯軍打敗,4月退位后被放逐至巴島。1815年重返巴黎,恢復短期統治,史稱“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鐵盧會戰失敗后再次退位,1821年死于流放地圣赫勒拿島。
其實書中最打動我的地方,并非是以上拿破侖的傳奇經歷,而是他頭腦中閃爍的思想和智慧,和似乎已深入骨髓的堅毅性格和非凡氣質。天才的性格和智慧的交匯處才是關注的焦點。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9
人生來平等,但有人成功,有人卻只能失敗,為什么?靠的就是那堅忍不拔的意志,還有堅定的信念。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的確如此,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信賴自己,信賴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想法。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如此。
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不可能只有在庸人的詞典里才有 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這些都是拿破侖的語錄,而他自己,又是這些最好的實踐者。不錯,他的自信,他的想象力,還有一切一切,都成就了他的未來。成功并不難,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在付諸最大的努力,就會成為世界的強者,生命的強者。
拿破侖擁有那么多 家 的頭銜,可他不是宗教家,也不是一個醫學家,他沒有預知他的死亡,是他最大的不幸。故事發展到中間的時候,他的缺點基本都暴露出來了,作者也不是那么極力的吹捧了(當然我并不知道,作者不自始至終的吹捧。
當然書的后記說了一些恭維本書作者的話,我倒是認為大可不必,因為恭維如此喜好恭維的人對這些譯者并無好處,如果真是想由此讓更多人來買這本書的話,那必定是一種愚弄消費者 看書的人總會分個好壞出來)。到這時我對拿破侖的看法有比較大的改變了 因為以前不了解他。我對他的敬重只于兩個原因:其一,他可以展開如此大規模的侵略戰爭,而少有失敗;其二,他是人民選出來的皇帝。
我以前就是這樣認識這個偉人的,沒想到的是他這個皇帝卻是他自己通過一系列手段而完成的,我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他本身就是個倒退思想,法國革命的果實被他毀于一旦。他仍然是一個貪欲及自私的人,他更多的希望得到政治利益,做了資產階級的第一個(可能也是最后一個)皇帝,我倒是覺得沒有他要不了的政治利益了。
出于他跟約瑟芬離婚有個較為和情的借口(以減輕輿論壓力),他竟然可以要求他的弟弟呂西安跟他的愛妻離婚,當然這個皇帝出于政治原因一直對這出婚姻都不承認,因為婚姻沒有政治收益。拿破侖雄才大略被這些私欲玷污了。到此為止我仍能感到他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或許他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可是他卻不能成為一個獨裁者。
從人格上講拿破侖比不上成吉思汗!當然歷史都是人寫的,我也不必非要在歷史或者實際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完美的偶像,但是我可以虛擬一個偶像,假設他擁有所有偉人的優點,而趨于完美。不過從來沒有想過給他起個什么名字好。
拿破侖傳的讀后感400字篇10
這是一個傳奇的故事。意大利人拿破侖·波拿巴在其短暫的一生中,攻下過整個歐洲大陸,擊敗五次反法同盟,兩度成為皇帝,卻在第七次與反法同盟的戰斗中敗北,從此一直被英國囚禁在圣赫勒拿島上,一直到他去世。縱觀其一生,他本人清廉節約,卻放縱自己的兄弟姐妹盡情揮霍;他自己睿智機敏,卻因太過自信,將重權交到了叛徒手上而從沒懷疑;他不懼強權,連曾經不可一世的教皇在他面前也是那樣謙卑。在他鼎盛時期,整個歐洲的皇帝都是他的親兄弟。
在拿破侖不到二十歲時,他就很有自己的思想。他的腦袋在那時起就充滿了自己對政治、哲學、物理、歷史和戰斗的思考。背后包抄、迂回前進、快速行軍,這些戰術戰法在他以前從來沒有人使用過,然而拿破侖憑借著他那敏銳的大腦做到了,所以才使他在面對那些思想保守的歐洲軍團時能夠百戰百勝。畢加索、凡·高,他們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創建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派系。如果只知道跟隨潮流,跟著大部隊走的話,就不會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就不會有屬于自己的成功。
拿破侖犯得為數不多的錯誤之一就是太過自信。這可以說是他犯的最為嚴重的錯誤。因為太過自信,他進攻俄國,認為戰無不勝的自己一定能夠使俄國屈服,結果不僅沒有征服俄國,反而丟下了九十萬法軍士兵的尸體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里;因為太過自信,他毫無保留地將機密交給了外交大臣塔列朗,認為塔列朗一定不會背叛自己,卻從沒想過這個塔列朗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竟將這些機密以“賣”的形式賣給了國王的敵人當然,如果沒有自信,那也是不行的。因為他有自信,所以他經過重重險阻,成為了法國的國王;因為他有自信,所以他力挫群雄,成為稱霸歐洲的霸主可見,要想把握好“充滿自信”和“太過自信”中間的平衡,是多么的困難。
拿破侖用其一生寫就的悲劇可謂千年不遇。早年的他想像亞歷山大大帝一樣,稱霸歐亞,青史留名;晚年的他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想要停止戰爭,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停也停不了。拿破侖的優點數不勝數,精力旺盛、不甘失敗、機敏聰慧、清廉節儉······可惜的是,他的弱點卻和他的優點幾乎一樣顯著。讀了埃米爾·路德維希的《拿破侖傳》后,我認為拿破侖過于復雜,對于他,我并不想評價,也評價不了。但是,如果讓我形容他的一生,我認為,拿破侖足以當得上“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這個稱號。